APP下载

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2020-03-30陈祥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育意识高中体育核心素养

陈祥清

摘要: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核心素养的培养无疑是当下教学工作的开展重点。作为一种基于学生长足发展的能力培养模式,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长时间教学方式的磨合和优化,同时也需要所有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本文以此为基础,就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2-0023

在以往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让学生按照要测试的项目进行重复的练习,导致学生很难真正喜欢上体育这门课程,不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良好兴趣,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形成良好的体育核心素养。

一、重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1. 强化学生相互交流的欲望及主体意识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同时作为教师也需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相匹配的教学环境设计,以此为基础,为学生自身创造力的激发创造条件。

2. 对学生合作精神进行培养

体育核心素养作为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自身体育素质得到锻炼,与之相对应的团队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等能力也会随之增加。合作精神以及集体力量的挖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在体育课程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还需引导其进行主动学习。此外,学生自身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环节。

二、实施多样选项教学,提高专项运动能力

1. 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培养专项学习能力

专项学习能力是掌握和应用体育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学生在专项运动学习中应用方法和技巧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掌握和应用体育知识技能的效果。因此,在2017年版课标的实施中,首先结合本校的实际,在选项课程结构的设置、模块教学目标的确定、模块教学内容的选配和专项评价方法的选用等方面都要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突出选项学习能力的培育。其次要注重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改善,结合地方文化、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和运动特色,实施多样化的运动选项模块课程,可开设“球类项目+特色”“田径类项目+时尚”等多种模块课程,增加课程学习的选择性,引导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自主选择1~3项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学习,提高专项运动能力。

2. 关注技能规范学练,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高中生的心智水平、自我意识都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思维品质开始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等体能要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能较好地适应专项化运动学练要求,为较高难度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模块选项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技能学练的规范性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是通过运动技能系列模块递进式学练方法的选择与实践,帮助学生理解运动项目和相关技术动作特点,加快学生掌握专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进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是依据教材的技能特点和结构,关注课堂教学中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使学生能理解技术动作的结构,掌握技术动作学练的方法和技巧,积极体验运动的精彩性,激发深入学习的欲望。

三、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养

体育教师要关注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要想落实体育教学改革,首先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他的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体育课堂不单单是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还要注重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判断能力、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等品质。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牢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根据学生具体的体质和特长,合理进行体育锻炼,能使学生在教学中感悟到体育精神,激发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兴趣,能从课堂上汲取有益知識,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四、合理设计体育教学项目

在开展体育选项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合理开设和编制体育项目,最大程度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实例,借鉴具有学习性的篮球成功教学案例,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热爱,真正做到对教师、对学生负责,促进体育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

五、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使学生将体育锻炼纳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如此才能促使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得到真正的发展。对此,高中体育教师要树立起开放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体育文化,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让学生的体育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的扩充。

比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笔者鼓励学生按照兴趣分成小组,展开个性化的自主练习,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练习的体操类项目,如健美操、流行舞蹈等,还可以以理论为方向,和同学一起调查了解关于体育方面的小知识,记录下来。并且,笔者还会每个月举办一次才艺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运动成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地探索生活中的体育文化,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起开放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我。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性格比较敏感,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戴 燕,辛艳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8):134+141.

[2] 张年雷.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田径,2018(5).

(作者单位: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    441200)

猜你喜欢

体育意识高中体育核心素养
终身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贯彻的研究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商水县高中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