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组子细工的珍贵树种余料再利用设计研究
——以小径柚木为例*

2020-03-30张宏玉黄彦慧黄琼涛

林产工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余料柚木小径

张宏玉 黄彦慧 黄琼涛

(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汕头 515834)

柚木(TectonagrandisL.f)是世界珍贵树种木材,纹理美观,耐腐抗虫,经久耐磨,用途广泛[1]。天然柚木林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热带雨林,我国无天然柚木林且柚木人工林资源少[2-3]。小径柚木因其培育周期短,成材快,有可能成为柚木商品材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工业化批量生产使传统手工业遭到冲击,致使部分木作传统技艺失传。如能将木材余料利用与手工木作文化相结合,将不失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实现材料的高利用率和高附加值,还能促进传统手工木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小径柚木余料来源与特点

小径柚木主要是指长度在2 ~6 m、径级在4 ~16 cm[4]的小径级速生人工林柚木,其主要力学性质多属于中等级别,可用作力学强度要求不高的建筑构件以及家具用材[5-6]。余料是指在木材加工过程中因自然、技术、人为等原因产生的没有完全使用且无法再加工利用的碎料、边角料等废弃木材[7]。由于小径柚木幼龄材占比高、生长应力大,稳定性不高,容易发生开裂变形,干燥过程中容易产生横弯,生产加工过程中经过多种加工工序,其产生的余料和废料形状、尺寸各异,规律性较差。总体来说,小径柚木余料尺寸小,可利用率低,很难在已有的设计模式中找到新的再利用方式,而组子细工的组子片厚度一般只有0.8~6 mm,是世界上最小的榫卯构件,小径柚木余料以组子的形式进行再利用,可充分发挥余料的作用。

2 组子细工

组子细工是通过榫卯结构的方式将细木片拼出各种繁复花纹的传统手工木作技艺,利用几何法则表现几何图形的自然之美。

2.1 历史由来

组子细工,源于中国大唐直棂窗。宋朝沿袭唐之形制,发明了可推拉的双排棂木条窗。传入日本后,日本的工匠在直棂窗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垂直、水平、倾斜组合的薄件,作为窗的骨架,这些薄构件被称为组子或组子片(Kumiko),旧称组木、组手木条,也就是我国古代的窗格或窗棂。因为制作组子的工艺属于精细木工,所以被称为组子细工[8]。由于日本土地房屋为民间私有,加上特有的文化传承和保护机制,几百年来从未间断过这种传统木作的制作,并且对其创新改进,通过组子拼接的变化,演变出了具有不同地区特色的形态,形成了数百种不同的搭配样式,使得这种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2 组子纹样

组子细工成品常常由多种基础组子纹样组合而成,多应用于日式拉门、屏风和栏间等室内装饰。基本组子通过不同的拼接变化,可演变形成数百种不同的组子纹样[9-12]。组子纹样基本上有两种类型: 1)基于菱形的变化演变而来,主要有菱形组子和龟甲物组子两类,菱形组子常见的有一重菱、二重菱、网代割菱、业平割菱、八重菱蜀江等,龟甲组子常见的有麻叶、二重麻叶、桔梗麻叶、樱龟甲、胡麻、三重龟甲、小町龟甲等;2)基于垂直水平网格的变化演变而来,主要是真矩组子,常见的有蜀江 、蜀江角、提灯枡、二重角蜀江、二重蜀江等,如图1。

图1 常见组子纹样Fig.1 Common Kumiko patterns

不同组子纹样寓意不同,都寄托着人们的祈愿和祝福。如樱纹,体现了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之情,寓意华丽高贵;胡麻纹,芝麻被认为是健康和长寿的吉祥物,芝麻开花节节高,寓意健康长寿;蜀江纹,表示婚事和长寿,蜀江源于中国三国时期的河名,是蜀锦织品发源与繁荣之地;麻叶纹,源自大麻叶的形状,麻叶笔直生长,外观华丽漂亮,取健康成长、消灾之意,寓意祈求婴儿健康成长。

3 基于组子细工的小径柚木余料再利用设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用品的需求从单纯的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层面,具有独特个性和文化内涵的手工木作用品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组子细工是对传统木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升华,将其文化元素注入到余料再利用设计,在提高余料附加值的同时,也将传统美学的细致、典雅、和谐的独特韵味融入到家居生活中。

3.1 设计原则

3.1.1 少即是多 组子纹样形式繁复,其在设计上吸取了中国儒家“中庸之道”和佛家“中道义”思想,在技术结构上采用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技艺。将组子元素融入到现代家居生活用品应遵循“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少”,即以简洁、纯粹的形式和颜色来表达结构、材料、造型的关系,进而提炼设计语言,将最简洁的设计语言与组子纹样融为一体,进而呼应“多”的需求,将“多”的设计情感与文化内涵表达得更淋漓尽致。

3.1.2 因“材”施“教” 根据小径柚木余料形状、色泽、尺寸及材性,决定设计载体,提取设计元素,选用巧妙的表现形式,实现以材料特点为导向,以提高余料附加值为目的的绿色设计,充分发挥余料的余热作用,使之成为有艺术特色的文化设计产品。

3.1.3 结构合理 组子细工的关键连接技术是榫卯结构,其制作过程基本靠手工开凿实现,因此组子片间连接结构必须合理,以减少误差的产生,从而为组子拼装奠定良好技术基础。同时组子构件与其他构件连接时结构也应合理并稳定,实现组子细工在家居产品中的设计应用。

3.1.4 细节至上 组子细工特点是细节精致,因此组子特色产品设计应注重细节处理,可体现在构图设计、结构设计、颜色搭配、几何造型、拼合组装等方面。良好的细节处理能使设计更为丰富突出,彰显组子产品的细腻之美,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3.2 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组子细工及小径柚木余料特点,结合上述设计原则,可根据设计载体的提取方式,将基于组子细工的小径柚木余料再利用设计方法分为两种:1)组子直接作为装饰小品;2)组子作为小品的装饰部分,并通过变化组子纹样及轮廓形状、木材颜色等实现设计的多样性,完成提高小径柚木余料附加值的组子产品设计过程。

3.2.1 组子直接作为装饰小品 杯垫、盆栽垫、餐具垫、餐具架、挂饰、摆饰等家居小品体量小,用料尺寸小,制作相对简单,完全可利用余料进行制作,是余料利用的绝佳设计载体。主要设计要素包括:1)组子边框。通常情况下组子外围都要与边框拼合组装,达到稳固结构的作用,在视觉上也有规矩、稳妥、圆满的效果。因此首先应确定边框的形状及颜色,再设计后续组子的图案及尺寸; 2)组子纹样。组子纹样是在我国窗格窗棂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如千本格子和唐朝的一马三箭窗的样式基本一致。一马三箭窗是直棂窗的变体,是在一般竖向直棂条的上、中、下部位再垂直打上横向的棂条,因此,比只有竖向直棂条的窗更有变化,设计时可选取已有成熟纹样,也可根据数理几何计算设计新颖的图案,蕴含独特中华民族韵味的纹样会使设计增色不少;3)套系产品。每个产品应有其家族产品,用独特的产品DNA联系产品家族的各个产品,并形成独特的显著标识性风格。这类设计中如图2所示的装饰小品值得学习借鉴,图中杯、盆栽垫,挂壁装饰,桌面摆饰,采用经典组子纹样或在经典纹样之上加以创新设计,如图2a),通过模拟仿生的方式模拟花的形状,选取正六边形边框,六边形看起来像龟壳,龟壳在东方国家象征长寿而被视为幸运符号,是一组简约静谧的工艺装饰品。

图2 组子装饰品Fig.2 Kumiko decorations

3.2.2 组子作为小品的装饰部分 首饰盒、文具盒、笔筒、收纳盒、展示盒、盆栽外饰、小台灯等盒类小品制作相对繁琐,材料尺寸相对大一些,用量多一些,组子装饰部分可利用余料制作,其余大尺寸部件采用商品材料制作。主要设计要素为组子边框、组子纹样、套系产品(同上文,不再赘述)。这类设计中 Matt Kenney的BOX[13]作品值得学习借鉴,如图3,其采用千本格子形式的基础纹样作为简洁修饰,并配以抹茶绿色的麻布布料,简约休闲,图中盛装茶具茶叶的储物盒子,将其设计比例放大可以是一件极简主义的家具,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组子与家具可以完美融合,可作为家具的装饰构件,将设计纹样与千本格子纹样相结合,以“镶嵌”的方式嵌入到合适的位置,装饰简洁且结构稳定。

图3 Matt Kenney设计作品Fig.3 Matt Kenney's design products

3.3 设计案例分析

3.3.1 设计分析 中国结,寓意团结幸福平安,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4]。笔者以中国结为设计元素并将其简化变形设计成组子纹样,运用到小径柚木余料家居品设计中,寓意幸福美满,以期创新发展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图4a)的装饰小品,尺寸为10 mm×10 mm×9 mm,寓意十全十美,长长久久,由于小径柚木心材颜色深,边材颜色浅,所以设计时采取深色框(小径柚木余料心材)+浅色组子(小径柚木余料边材)的颜色对比形式,视觉感强,同时可一物三用,作为杯垫、挂壁装饰、桌上摆饰可增加香氛功能(在木上滴不同味道精油散发不同香氛味道)。延伸的套系设计为灯饰和橱柜,如图4b)、4c):1)灯饰。由多个装饰小品组合形成装饰灯,其中灯饰的顶面将装饰小品纹样做了变形对称处理,使整体协调感更强; 2)橱柜。柜门采用中国结纹样和千本格子纹样(唐朝一马三箭窗样式)相结合的装饰方式,家具整体分割构图上均采用整数分割或根号分割和对称均衡的构图美学原理,颜色上同样采取深色框(胡桃木)+浅色组子(小径柚木余料边材)的对比形式,更能彰显简洁而又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新中式风格。

图4 设计案例效果图Fig.4 Design case rendering

3.3.2 经济价值分析 小径柚木余料制作的装饰小品、灯饰的出厂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而市场上这类创意手工木作品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价格不等,价格较高,总体来说,小径柚木余料制品在价格上更有优势,更有市场力,有较好的利润空间和市场前景。

4 结语

本文以组子细工为情感设计的表达形式,以珍贵木材余料为设计输出的表达载体,以展现传统文化内涵为设计目的,论述了珍贵树种余料再利用设计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新中式家居产品的原则和方法。以中国结元素为例,运用组子的形式传达幸福美满的文化寓意,并通过系列产品的延伸设计,使小径柚木余料制作的家居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容,设计情感更为饱满,同时更具有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设计思路。将珍贵木材余料与组子细工相结合不仅可实现材料的高利用率和高附加值,充分发挥余料的“余热”作用,而且对于手工木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并创新传统文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余料柚木小径
海目星视觉余料切割,轻松实现板材利用最大化
开辟一条小径
小农户柚木人工林促进湄公河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
探析红木余料开发应用研究
基于C#的钢板余料管理系统研究
自动冲压线工艺余料自动回收装置设计及应用
小径
全球柚木研究强调营林与市场的重要性
柚木无性系苗期抗旱生理评价与选择的研究
桂小径油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