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生长受限与孕妇抗凝血酶Ⅲ、蛋白C、D-二聚体相关性及抗凝治疗效果
2020-03-30李春英陈少慧李海静冯书梅陈苑红
李春英 陈少慧 李海静 冯书梅 陈苑红
广东省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暨南大学附属东莞常平医院)(523573)
我国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为6.39%[1],占围生儿死亡的42.30%,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FGR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研究认为与孕妇血液高凝状态有关[3]。妊娠期间孕妇体内可产生大量凝血酶,消耗抗凝血酶Ⅲ(AT-Ⅲ)和蛋白C(PC)等抗凝物质,D-二聚体促凝物质分泌增多导致血液高凝状态,促使纤维蛋白沉积于子宫及胎盘形成微血栓,阻碍胎盘血液灌注,发生FGR[4-5]。低分子肝素抗凝是治疗FGR手段,可增强AT-Ⅲ活性,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改善新生儿结局,不增加母婴不良并发症[6-7]。目前应用血浆AT-Ⅲ、PC监测FGR病情及指导抗凝治疗研究不多,本研究通过检测孕28~32周FGR及正常孕妇血清AT-Ⅲ、PC、D-二聚体水平,探讨AT-Ⅲ和PC与FGR的相关性,观察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前后AT-Ⅲ、PC、D-二聚体的变化及胎儿的宫内生长变化和妊娠结局,为临床治疗FGR提供监测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诊断标准[8];②单胎妊娠;③妊娠28~32周;④无妊娠期其它合并症或并发症。排除标准:①胎儿畸形、先天性染色体异常等因素导致FGR;②双胎或多胎妊娠;③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④胎盘早剥;⑤药物依赖。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20例孕28~32周诊断为FGR孕妇(FGR组)和同期正常孕妇120例为对照组,均根据末次月经、第一次准确的超声检查确定孕周。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会批准,纳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抗凝治疗
随机数字表法将FGR孕妇分为治疗组60例和常规组60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常规组:接受基础治疗,包括吸氧、饮食指导、补充微量元素、静脉营养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那屈肝素钙注射液,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4ml:4100IU皮下注射,1次/d,1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周,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凝血指标检测
采集所有受试者晨空腹静脉抗凝,离心,冷冻保存。希森美康CS 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检测AT-Ⅲ、PC、D-二聚体水平,试剂盒由西门子有限公司生产。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FGR组、对照组以及FGR患者治疗前后AT-Ⅲ、PC、D-二聚体水平。②二维超声测量治疗前后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宫高变化,评估胎儿生长情况;彩色多普勒B超测量脐动脉血流阻抗峰速比值(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变化。③观察两组妊娠结局,包括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FGR组:年龄(26.4±3.6)岁(21~29岁), 体质指数(24.4±2.7)kg/m2(22~27kg/m2),孕周(29.7±6.6)周(28~32周),孕次(2.7±0.3)次(0~6次),产次(1.4±0.3)次(0~3次)。对照组:年龄(26.6±3.8)岁(21~32岁),体质指数(24.0±3.0)kg/m2(21~26kg/m2),孕周(29.9±6.0)周(29~32周),孕次(2.8±0.3)次(0~7次),产次(1.4±0.3)次(0~4次)。两组孕妇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2.2 AT-Ⅲ、PC、D-二聚体水平
FGR组血浆AT-Ⅲ、PC水平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Spearman相关分析,AT-Ⅲ、PC与FGR呈负相关(r=-0.421、-0.502,P<0.05),D-二聚体水平与FGR呈正相关(r=0.473,P<0.05)。
2.3 FGR患者治疗前后AT-Ⅲ、PC、D-二聚体水平变化
FGR患者中,常规组和治疗组治疗前AT-Ⅲ、PC、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AT-Ⅲ、PC水平升高,D-二聚体下降(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AT-Ⅲ、PC、D-二聚体无变化(P>0.05)。见表2。
表1 两组AT-Ⅲ、PC、D-二聚体水平比较
表2 FGR患者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指标水平比较
2.4 胎儿生长情况
对照组与FGR患者的治疗组宫高、头围、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增长等均无差异(P>0.05),但治疗组大于常规组(P<0.05)。见表3。
2.5 脐动脉血流指标
RI、PI、S/D水平对照组与FGR患者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无差异(P>0.05),但均低于常规组(P<0.05); FGR患者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RI、PI、S/D降低(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见表4。
表3 FGR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每周胎儿生长情况
表4 FGR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动脉血流指标比较
2.6 妊娠结局
对照组与FGR患者治疗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均无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常规组,新生儿早产率、剖宫产率低于常规组(均P<0.05),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与常规组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5。
表5 各组妊娠结局比较
3 讨论
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离不开充足的营养供应和母体良好的血液循环,但妊娠期为特殊生理时期,妊娠中晚期凝血因子II、V、VII、VIII、IX、X等可升高1.5~5倍,影响胎盘微循环、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导致FGR。张伟等[9]发现妊娠晚期孕妇血浆AT-Ⅲ、PC水平较未孕女性降低,而FGR孕妇血浆AT-Ⅲ、PC水平较正常孕妇有下降趋势,D-二聚体明显升高,提示正常妊娠女性均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但FGR患者血液凝滞度增高,说明血液高凝状态可能是FGR发病的主要因素。提示测定血凝指标有助于监测FGR的发生和指导临床治疗。
本研究观察FGR孕妇血浆AT-Ⅲ、PC水平低于正常孕妇,D-二聚体高于正常孕妇,与相关研究结果[10-11]一致。妊娠期间凝血酶的产生消耗了大量AT-Ⅲ和PC,AT-Ⅲ抗凝功能占人体抗凝功能的70%,是肝素依赖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通过抑制或灭活各种活性凝血因子发挥抗凝血作用。PC是第二大抗凝因子,在Ca+2环境下活化,灭活凝血因子Ⅴ、Ⅷ活性发挥抗凝作用。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升高提示血液高凝状态和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在临床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诊断中有重要作用[12]。本研究相关分析发现AT-Ⅲ、PC与FGR呈负相关,D-二聚体水平与FGR呈正相关,提示AT-Ⅲ、PC、D-二聚体在FGR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互拮抗和协同机制,共同促进了FGR发生和进展。
低分子肝素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可有效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胎盘血液供应,提高胎儿营养和氧气供应,促进胎儿宫内生长发育[13-14]。AT-Ⅲ在抗凝治疗中与凝血酶通过精氨酸-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Ⅲ凝血酶复合物降低或凝血酶,达到抗凝血目的;而肝素可促进这一反应过程,提高AT-Ⅲ抗凝效果[15]。本研究FGR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AT-Ⅲ、PC水平,宫高、头围、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增长均高于常规治疗组,D-二聚体,脐血流RI、PI、S/D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说明低分子肝素可明显改善FGR患者的血液凝滞状态,改善胎盘血流动力学,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促使FGR胎儿生长发育;妊娠结局,治疗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常规组,新生儿早产率、剖宫产率低于常规组,说明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改善新生儿结局。
综上,FGR患者AT-Ⅲ、PC水平降低,D-二聚体水平升高,三者可能在FGR发病中发挥拮抗或协同机制。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D-二聚体水平,提高AT-Ⅲ、PC活性,改善脐血动力学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改善妊娠结局。但本研究未分析经低分子肝素治疗后AT-Ⅲ、PC、D-二聚体无明显改善者的妊娠结局,后续将对此类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改善FGR患者的妊娠结局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