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人朝江南走去

2020-03-30刘大琛

艺术启蒙 2020年3期
关键词:忆江南赋诗诗酒

文/刘大琛 图/李 鹏

雨后石板巷飘出了阵阵酒香,江心乌篷船传来了悠扬笛声……诗人白居易又梦见了曾经的江南。当年,这位优雅的“背包客”翻山越岭与美好的景色相见,而在迁居洛阳十二年后,他写下《忆江南》,期待与心中的“桃花源”重逢。

忆江南(其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能听懂的才是好诗

白居易可谓家喻户晓的大诗人,他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据说白居易常常把写好的诗念给老妇人听,如果她有听不懂的地方,他就一直修改到她能听明白为止。

阿婆,我昨天又熬夜改诗了,我读给您听听。

年轻人别念了,再念我都能背下来了!

因此,白居易的诗可读性很强。《忆江南》上来只说三个字:江南好!而在江南任职多年的白居易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为真,马上说:“江南的风光我十分熟悉。”究竟是怎样的风光呢?诗人陷入了回忆——一轮红日从江面徐徐升起,把江边的丛丛野花照得火红一片;碧绿的江水奔腾流去,颜色比做染料的蓝草还要更胜一筹。短短两句,已把春日清晨的江岸之景描绘得美不胜收。接下来,白居易又俏皮地反问读者:“你们说,这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呢?”

人人向往的温柔水乡

和白居易一样,许多文人墨客把江南当作心中的理想家园,那方土地究竟有什么吸引力?

事实上,来到江南的第一批文人大多是为了躲避战争。据史书记载,魏晋时期北方战乱不断,不少士人携家眷南下,寻找一条生路。他们刚刚从四面楚歌中逃离,一见杏花垂柳、小桥流水,就一股脑儿将逃难的慌乱与疲倦抛开,有了游山玩水、吟诗作对的兴致。

即兴赋诗一首,抵白银十两。

我来!我一口气能作二十首!

我有诗,你有酒

来到江南,诗人最爱参加诗酒集会。要是你有幸被邀请前去,一定先弄懂集会的规矩才能和他们玩到一起。首先,宾客们沿着溪流坐成一排,从上游将盛满酒的酒杯放在溪水中,酒杯顺着曲折的溪流缓缓漂下,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住,谁就要即兴作诗。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你就要掂量一下自己的酒量了哟!这种诗酒集会的形式起源于魏晋,在唐朝尤为兴盛。白居易在苏杭任刺史期间多次举办这样的诗酒集会,甚至还融入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今天我实在是才思枯竭,再喝就真没法儿驾马车回家了,不能酒驾呀!

喝不了酒?那就请您献上一段舞蹈吧!

稀奇说

根据《世说新语》的记载,集会中无法赋诗的人要罚酒三觥(觥是古代酒器,一觥酒的分量大致为半斤),可见这种诗酒集会并不是一般人能参与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正是大文豪王羲之在会稽山和好友集会时乘兴写就的。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提出一种近乎和谐的生活状态:“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已有一群浪漫潇洒的文人墨客,诗意地栖居在江南那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令后人心驰神往。

猜你喜欢

忆江南赋诗诗酒
母亲河、忆江南
又遇二月二
初雪
寄思
春秋时期女性赋诗、引诗析论
醉菊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的诗酒写意情怀
酒中日月
忆江南·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