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防水墙设计方法与工程实例
2020-03-29王业建
王业建
(湖南第一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1)
防水闸门硐室和防水墙是地下矿山井下防治水的主要安全设施,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或者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应当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应当在其他巷道适当地点预留或设置防水闸门硐室和防水墙,使矿井形成分翼、分水平或分采区隔离开采,在水患发生时,能够使矿井分区隔离,缩小灾情影响范围,控制水害,确保矿井安全。
当井下巷道尚有运输、行人、通风等要求时,设置防水闸门硐室;其他情况下,可设置防水墙。对涌水量较大或存在突水淹井危险、资源价值不大的采掘区域,可以构筑防水墙封闭,以保证其他区域的安全生产,减少矿井涌水量,减少排水费用,防治矿井排水引发的地质灾害。
邻近矿井关闭退出后,在其积水威胁区域,构筑边界防水墙封闭,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张荣立,何国纬,李铎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年)采用的井下防水闸门硐室和防水墙结构形式有圆柱形、楔形和倒截锥形三种,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理论及计算公式。
现场有时需设置矩形防水墙,与圆柱形、楔形和倒截锥形三种形式比较,矩形防水墙:①施工容易,形状规整,施工工艺简单易懂;②不需要按异型结构掏槽,井巷工程量较省;③简单掏槽或不需要掏槽,构筑防水墙时的生产系统相对简单;④适用于应急处理,不需要按异型结构掏槽,施工工期短,为防治水抢险赢得时间;当矿井透水时,可选择适当地点紧急构筑防水墙,以保证其他井巷的安全生产,并赢得处理透水、恢复井巷的时间。
下面按粘结强度原理,结合井下防水墙的具体要求,导出墙体厚度计算公式。
1 矩形防水墙设计方法
1.1 矩形防水墙
1.1.1 概念
矩形防水墙就是平行巷道中心线的平面与防水墙的截面轮廓为矩形,利用混凝土与围岩的粘结抗剪力等平衡静水压力,其结构形式如图1。
图1 矩形防水墙结构形式
1.1.2 围岩内是否开凿掏槽
(1)是否开凿掏槽围岩。①静水压力小,I 级或II 级围岩,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可以不掏槽。②静水压力较高,Ⅲ、Ⅳ、Ⅴ级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需开凿掏槽。
(2)围岩开凿掏槽目的与作用。①观察防水墙所处位置围岩的岩石物理性质(岩性、强度、离层、破碎带、松动圏范围、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等等)及水文地质条件(围岩渗透系数、有无渗漏、水质等)。②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处理。③延长渗水途径,改变渗水方向,减少渗水量。④改变围岩应力分布及其传递方向,降低围岩渗透系数,充分利用应力,提高围岩承载能力和抗渗透能力。
1.1.3 墙体内是否布设钢筋
为了增强防水墙墙体强度,可以在墙体内布设钢筋,可以锚固墙体于围岩。防水墙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设钢筋,尤其是墙体较厚,跨度较小者;巷道跨度大、墙体薄应布设钢筋。
1.2 矩形防水墙设计原理及墙体厚度计算
1.2.1 不考虑锚杆抗剪力
(1)纵筋对混凝土有销栓作用,销栓作用很难计算,设计规范均不考虑。
(2)根据圣维南原理(Saint Venant"s Principle),分布于弹性体上一小块面积(或体积)内的荷载所引起的物体中的应力,在离荷载作用区稍远的地方,基本上只同荷载的合力和合力矩有关;荷载的具体分布只影响荷载作用区附近的应力分布。锚杆直径一般远小于间距,一般地,在锚杆(1 ~2)d 的外围,仅有混凝土的应力。
1.2.2 设计原理
矩形防水墙的设计原理为墙体的承载力超过静水压力,承载力考虑的是混凝土与围岩的粘结抗剪力,墙体的自重、锚杆抗剪力等作为富余强度。防水墙应满足抗渗条件要求。
1.2.3 墙体厚度计算公式
(1)混凝土与围岩的粘结抗剪力:
式中:F粘——混凝土与围岩的粘结抗剪力,MN。
S粘——防水墙承载区粘结面积,m2。
fmg——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MPa,如表1。
fjc——混凝土抗剪强度设计取值,MPa。
fj——混凝土抗剪强度设计值,MPa,如表2。
n——粘结强度与混凝土抗剪强度之比,取0.5 ~0.7,表面清理干净、平整度差、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墙体厚、混凝土经标准养护后承载,取大值。
m——工作条件系数,取0.5 ~0.7,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墙体厚,取小值。
C墙——防水墙周长,m。
L墙——防水墙厚度,m。
表1 混凝土与围岩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表
表2 混凝土抗剪强度表
(2)静水压力作用于墙体上的剪力:
式中:F静——静水压力作用于墙体上的剪力,MN。
λ——超载系数,取1.2 ~1.3。
P——静水压力,MPa。
S墙——防水墙横截面积,m2。
(3)按粘结强度计算的墙体厚度。
根据设计原理,F静≤F粘,按公式(1)、(4),有:
(4)常见断面形式的墙体厚度计算公式。
防水墙一般设置在运输巷、石门等岩石巷道中,巷道断面形式多为圆弧拱、三心拱、半圆拱,根据公式⑸导出相应的防水墙厚度计算公式如表3。
(5)按达西线性渗流定律校验抗渗条件:
表3 墙体厚度计算公式表
式中:K——渗透系数,m/d,如表4。
Q——标准要求的抗渗条件,一般取0.5m3/d。
表4 混凝土抗渗等级与渗透系数值
1.2.4 加固锚杆设计
(1)加固锚杆应满足防渗、防锈蚀要求,可采用钢筋砂浆锚杆,采用16#或18#矿用右旋螺纹钢,不耦合系数2 ~2.5。
(2)锚杆锚入围岩的长度按悬吊理论计算,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不小于0.3m。
(3)锚杆锚入墙体的长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计算、选取。
(4)锚杆间距按选取。
(5)注浆终压不小于1.5 倍静水压力。
2 工程实例
为防治11 采区之东北区域水害,湖南省煤业集团金竹山矿业有限公司土朱煤矿在-50m 东翼运输大巷、-50m 东翼回风大巷各建设1 座防水墙,墙体厚度计算参数。
断面形状半圆拱形,B=3.6m,h3=1.6m,静水压力2.4MPa,采用C30 混凝土,取n=0.55,=0.55×0.95×2.1=1.10MPa,m=0.55,λ=1.3。
将参数代入横截面为半圆拱形的矩形防水墙厚度计算公式,得,L墙=4.5m,设计取L墙=5m。
现场按照L墙=5m 施工矩形防水墙;加固锚杆采用18#矿用右旋螺纹钢,长度3.0m,其中,锚入围岩的长度2.1m、锚入墙体的长度0.9m,间、排距1.0m;并对周边围岩注浆;水压试验及运行结果表明,耐压、抗渗漏能力均符合要求。
3 结语
矩形防水墙有施工简单、适用于应急处理等优点。按粘结强度原理,导出的墙体厚度计算公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