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血管、CT血管造影及其联合检测对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效果研究

2020-03-29李士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4期
关键词:颈动脉造影斑块

李士英

(1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 武汉;2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超声科 重庆)

0 引言

当前,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将会引发严重的脑梗塞,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对于颈动脉狭窄的部位进行早期的诊断与病变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确诊后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诊断手段主要有颈部血管彩超、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DUS)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等[1-3]。本文探究颈部血管、CT血管造影及其联合检测在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本院在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被怀疑患上颈动脉狭窄病变并且行DSA检查的病例298例,以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诊断标准,按照入院ID号随机分为CT 血管造影(CTA)组与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组各100例,及同时采用两种检查方式的联合应用组98例。

1.2 方法

1.2.1 CTA检查

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嘱患者将颈部位置充分暴露出来,姿势摆放好之后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好,然后进行检测,检测所用的仪器为64排Siemens Somatom 为主的CT机,各项参数设置准确(电流:600mA,电压:120kV,层厚:0.75mm)。使用单筒高压注射器以 3.5-4.5ml/s 流率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约70-100ml),从顶部的主动脉弓一直扫描到颅底段颈部动脉。仔细观察患者的颈动脉分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情况。在工作站上处理完扫描的原始数据之后,借助减影软件将采集的骨骼图像从增强后的数据中减去,分离血管。若发现有狭窄情况则要深入计算出狭窄的程度。

1.2.2 超声检查

应用多种彩色多普勒诊断仪以PHILLIPS HD11为主,其中探头频率:8-14MHz。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将颈部充分暴露出来,然后由上到下进行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颈动脉分叉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的血管走行、血流充盈情况[4]。

1.2.3 DSA检查

使用SIEMENS AXIOM dTA血管造影机进行检查,告知患者躺平,并较好地露出双侧腹股沟区,保持视野开阔。使用2%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等到麻醉作用起效后实施常规的消毒铺巾,利用sledinger技术对股动脉进行穿刺并将 5F 导管鞘置入其中。之后在导丝的引导下经导管鞘将5F猪尾巴管造影主动脉弓置入,准确摄取颈动脉、颈总动脉、主动脉弓的造影图像。之后将5F椎动脉管更换对左右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实施造影,主要检查是否有管腔狭窄等情况出现,如果发现有动脉狭窄症状,那么要进一步明确狭窄的程度[5]。

1.3 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是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若得到的 P<0.05则表示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CDUS与DSA比较

所有患者中,有265例患者的530条颈动脉使用DSA与CDUS检查,其中CDUS的特异度为60.15%,准确度为66.93%,灵敏度为82.09%,阴性预测值为86.27%,阳性预测值为51.87%,误诊率为41.01%,漏诊率为17.63%,χ2=82.039,P<0.01。CDUS方法与DSA方法一致性为0.359,一致性的程度较差。P<0.01说明两组检查方法存在统计学差异。

2.2 CTA与DSA比较

所有患者中,有149例患者的298条颈动脉进行了DSA与CTA检查。其中CTA的特异度为66.11%,准确度为70.10%,灵敏度为73.98%,阴性预测值为74.69%,阳性预测值为64.66%,误诊率为35.12%,漏诊率为24.38%,χ2=48.577,P<0.01。CTA方法与DSA方法一致性为0.388,一致性的程度较差。P<0.01说明两组检查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CDUS与CTA比较

所有患者中,有118例患者的236条颈动脉进行了CDUS与CTA检查。χ2=50.141,P<0.01。CDUS检查方法与CTA检查方法K值为0.459,一致性的程度较差。二者检查的颈动脉斑块或狭窄闭塞数据见表1。

表1 CDUS与CTA颈动脉斑块或狭窄闭塞数据统计

2.4 CDUS联合CTA与DSA的比较

对以上的118例患者的236条颈动脉进行了CDUS联合CTA与DSA检查。其中CDUS联合CTA的特异度为51.87%,准确度为69.22%,灵敏度为88.92%,阴性预测值为84.94%,阳性预测值为60.71%,误诊率为48.77%,漏诊率为11.64%,χ2=44.198,P<0.01。CDUS联合CTA检查方法与DSA检查方法K值为0.387,一致性的程度较差。P<0.01说明两组检查方法存在统计学差异。二者检查的颈动脉斑块或狭窄闭塞数据见表2。

表2 DSA与CDUS联合CTA颈动脉斑块或狭窄闭塞数据统计

3 讨论

导致颈动脉狭窄发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这种因素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机制为:(1)粗糙的斑块表面,对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产生影响,起到刺激作用而形成血栓,而血栓会直接阻塞血管。(2)随着病情的时间延长,斑块体积会慢慢变大,导致动脉闭塞。(3)有些斑块的性质极其不稳定,会发生破裂,小血栓形成后会随血流栓塞远端的血管。(4)血流动力学性末梢低灌流学说。三种影像诊断方法都各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各种诊断方法可以达到优势互补,所以应重视影像诊断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6,7]。对于怀疑患有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要先实施颈部超声与CTA筛选检查,若结果为异常,要先进行介入治疗,然后进一步行 DSA 检查,以明确介入治疗方案[8]。

猜你喜欢

颈动脉造影斑块
责任斑块狭窄度及颅内斑块总数与复发性卒中相关:基于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的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