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教学管理新模式探索

2020-03-28王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7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管理者教学管理

王英

[摘           要]  教学管理者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力量,其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的好坏。然而互联网时代正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管理理念、管理思维、管理手段、管理艺术四个方面进行思考,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管理育人新模式。

[关    键   词]  互联网;教学管理;角色定位;模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7-0224-0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高校的中心工作始终是围绕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展开的。无论是专任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还是后勤工作人员,都是在肩负同一使命下,为学校的发展发挥着自身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学管理者作为高校教學工作的重要力量,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一支,其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好坏,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但高校对教学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管理人员的培养,相对来说是较为忽视的。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深入,高校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越来越多元化,教学管理者也应不断思考、探索管理育人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高校教学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高校教学工作是由各个环节组成的系统网络,不同岗位的人员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共同推进教学工作稳定有序运行。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标高校教书育人的使命与职责,教学管理者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同时也是“服务者”,是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的角色。

管理,是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能。围绕着“教学工作”这一核心任务,组织好、管理好各类教学活动。如教学任务的制定、课表的安排、计划的执行、教学进度的跟进与监控、各类考试安排、教学档案整理等,保证教学活动稳定有序开展,保证教学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服务,是教学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安排,是师生教学的守卫员,为师生创造稳定有序的教学环境,同时,也是领导的有力帮手与参谋员。需要教学管理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做好学生、教师、院系之间的沟通枢纽,以师生为本,做好育人服务工作。教育,是教学管理人员的角色职能要求。师德师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周围的学生和教师,作为教学管理者,更应以身示范,求真务实,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规范和素质水平,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二、互联网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挑战

当前,互联网时代正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各种挑战。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信息技术更新和新媒体环境运行,具备互动性、个性化、科学性、及时性、差异性及整合性等特点,而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依然存在管理形式单一、互动性和人文性不足、个性化欠缺、科学性有待加强等问题,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因此,教学管理人员也迎来了多样化的挑战:一是对传统知识体系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快速传播,学习模式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教学理念和知识结构已无法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相应的,教学管理人员也亟需更新理念和自身知识体系;二是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挑战。互联网高效的学习模式需要更高效、更便捷的管理系统及平台为依托,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三是对自身素养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互动性、差异性的特点要求教学管理模式更加人性化、灵活性,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挑战也是机遇,互联网对高校的数据采集、管理决策、教学服务、评估评价等方面的改革都带来机遇。教学管理者应在新媒体环境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智慧化和人性化的管理结合起来,提升媒介素养和专业化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方式,不断突破教学管理工作难题,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高校教学管理新模式

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创新是大势所趋,教学管理者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教学管理新型模式,紧跟时代步伐,一手抓技能,一手提素养,实现教学管理的内涵式发展。

(一)教学管理理念的重构

互联网思维通常以连通思维、技术思维、预见思维等思维特点呈现。连通思维,学习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创造力、交互力,更需具有良好的迁移能力;技术思维不仅要求学习者不断更新信息技术手段,同时具备问题解决意识和发散思维习惯,学习者对信息技术运用的过程相当于在进行思维模式的训练与实践;预见思维是一种规避和降低风险的能力,要求学习者具备学习的持续力,时刻将问题考虑在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特点,若想使“互联网+”模式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得到有效运用,教学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应及时得到转变与革新。(1)由政策的执行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主动思考教学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改进教学模式;(2)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价值,有意识地应用和学习互联网技术,提高互联网信息素养;(3)加强沟通与合作,理解与尊重,构建互联互通的沟通交流平台;(4)具备危机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理念,将持续学习作为一门功课和必备技能,以扎实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地优化管理的效果。

(二)教学管理多元化思维的培养

新时代教育所要“育”的才应该是领导力、学习力、沟通力、思辨力、协同力、创造力等能力,越来越强调多元能力的培养。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师生教学的服务与引领者,应紧跟时代要求,不断变革管理育人的思维,由单一的、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的思维模式转变。多元化思维所体现的价值在于尊重个性和差异,注重创新和思辨,在要求学习的广度基础上,加强深度学习,进行高阶思维的培养。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新的知识和思想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的思想间进行联系并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当前,互联网丰富的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所带来的更多是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促成系统化知识的学习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这两方面正是教育工作者需持续提升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要从信息海洋中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举一反三,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教学管理问题中,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敏感性,创造性地提升教学管理的技能和水平。

(三)教学管理手段的优化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管理工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可以优化整合各项管理工作,有助于解决当前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资源配置问题。互联网信息技术也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数据采集的精准性,为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提升管理效率,也能进一步解决教学管理材料整理及保存问题。新时代对教学管理者的信息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是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必备的技能。高校可以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和管理特点,引入信息数据平台,更新平台功能,不断优化教学管理平台,使之更加便捷,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定期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网络信息化培训,提升信息操作技能。教学管理人员自身也应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价值,积极学习和应用,丰富知识和技能储备,将其与教学管理工作有效结合,更精准地对标师生教学需求,使管理更加灵活高效,通过优化管理手段,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四)教学管理中人文关系的构建

“互联网+教育”的独特性在于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用户学习体验,满足个人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师生之间的鸿沟不断缩小,互动性不断增强,人文性不断凸显。新时代的教学管理更应是一门艺术,教学管理模式需由传统的控制式管理向基于个性化需求的管理转化,注重人文关系的构建。在与师生的交往中,要耐心细心,注重沟通技巧,平等交流,理解尊重,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带去良好的体验。要考虑到师生个性化的需求,改善管理的方式方法,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真正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及发展而服务。要以身示范,立德树人,展现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服务者和引领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教学管理工作,认真严谨,求真务实,真正践行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的职责与使命。

四、结语

技术在左,人文在右。“互联网+教育”模式是以个人需求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打破传统的学习知识体系,突破时间和空间界限,构建互联互通、平等交流、尊重个性化、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既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要具备人文内涵,侧重体验感。互联网时代正构筑着学习型社会,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对教学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教学管理者应努力担当起高校创新与改革的实践者,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转变教学管理理念;拓宽知识体系,加强深度学习,培养多元化的能力;优化教学管理手段,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综合素养,加强人文关系的构建。不断完善自我,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撒播肥沃的土壤,为师生的教学创造稳定、有序、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张兼.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理論创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8.

[2]宋慧敏.深度学习: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之必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2):130-133.

[3]黄秀娟.“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与对策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4):24-25.

[4]赵明雪,刘震磊.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反馈机制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24):114-115.

编辑 郭起珍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管理者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窗口和镜子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