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推动高职“儿童文学”实践教学改革
2020-03-28罗华
罗华
摘 要: 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布置单元任务推动单元知识学习,通过“唱”儿歌、“诵”诗歌、“画”绘本、“演”戏剧这些“践童趣”的单元任务,驱动知识学习,实现“品文学”的深层目标。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相结合,传授儿童文学基础理论、儿歌、儿童诗、绘本、儿童戏剧等具体儿童文学体裁知识,训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包括唱、诵、画、演等技能,以及综合运用掌握的专业技能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任务驱动 儿童文学 实践教学
一、实施背景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明确指出:“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可以看出实践性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十分重要。加强“儿童文学”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鲜活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增强效果[1](159-161),必须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儿童文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2](93-96)。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儿童文学”课程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相关理论知识、儿歌、儿童诗、儿童戏剧、图画书等。该课程理论知识涵盖较广,且有一定深度。传统的教师单一讲授仅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仅以课前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低,实践训练较薄弱,实践性教学比重较少。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式。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本课程教学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布置单元任务推动单元知识学习,通过完成儿歌创编表演、儿童诗朗诵、原创绘本制作、儿童戏剧表演等实践教学任务,驱动知识学习,实现“品文学”的深层目标。学生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还能锻炼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幼教工作。
二、“儿童文学”实践教学设计
“儿童文学”课程通过完成儿歌创编表演、儿童诗朗诵表演、原创绘本制作展示、儿童戏剧表演等实践教学任务,驱动知识学习,实现“品文学”的深层目标。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课前自主预习、课上主动听讲、课后积极准备、排练单元任务,都非常努力、认真。展示出很多精彩的儿歌表演、儿童诗朗诵、绘本制作、儿童戏剧作品。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夯实了儿童文学理论基础、增加了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篇目,从实践能力到深层儿童文学素养都得到了提升,学生对“儿童文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幅提升。下面以绘本、儿歌及读书交流分享会为例具体介绍实践教学设计。
(一)“绘本”实践教学设计
绘本单元以原创绘本制作驱动绘本单元的学习。绘本单元包括绘本的概念与发展历史和绘本的基本表现方式及阅读指导两节内容。
1.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登录学习通App,完成第一节绘本的概念與发展历史中的绘本阅读任务点,观看往届学生原创绘本制作视频任务点。
2.课上研习
绘本欣赏,导入新课。展示《母鸡萝丝去散步》《爷爷一定有办法》《I am a bunney》等经典绘本,《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立体绘本。展示往届学生制作的原创绘本《长大以后做什么》《狐狸杰克》《乐观先生》……(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请上届优秀绘本制作团队现场为同学们展示。)
布置单元任务——原创绘本制作。
绘本制作具体要求:
文本:创编以“爱”为主题的儿童故事。
图画:画面清晰、优美、生动,图画是文字内容的拓展、延伸,画面与文字有统一的风格。
页数:主体故事10页以上,要设计封面、环衬、扉页、封底。
课上演示要求:
(1)5人一组完成绘本制作,并在课堂上介绍。
(2)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绘本。并准备400字左右的绘本简介,简单介绍本组的人员分工,故事创编的背景及绘本制作的形式、色彩、风格等内容。
(3)必须运用多媒体辅助绘本讲解及相关内容介绍。
以任务驱动理论知识学习。带着任务结合展示的实物绘本学习绘本的概念,请同学对比《爷爷一定有办法》与《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哪个是优秀的绘本。教师点评并总结,让学生学会辨别优秀绘本。通过讲授法,配合PPT插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图画书发展历史。通过讲授法,结合所展示的实物绘本及PPT插图,讲解绘本的基本表现方式。紧扣原创绘本制作任务要求详细讲解环衬、扉页等内容,讲授绘本阅读指导的基本方式。布置学生以组为单位,按照绘本阅读指导的要求,组内完成绘本阅读指导,从学习通上发布的绘本中任选一本。组内同学互讲、互评,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绘本阅读指导示范,教师点评并总结。
3.课后拓展
完成单元任务——原创绘本制作。下次课以组为单位汇报展示。按照原创绘本制作要求,通过学习通师生共同为各组打分,并将优秀展示视频上传到学习通,让其他平行班学生共同欣赏学习、取长补短。
(二)“儿歌”实践教学设计
儿歌单元以儿歌创编表演驱动儿歌单元的学习。儿歌单元包括儿歌的含义特征及艺术形式和儿歌的创作及表演两节内容。
1.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登录学习通App,自主预习儿歌含义、特征及艺术形式、创作儿歌的注意事项并完成在线测试考查预习情况。自主赏析教材上作品精选中的儿歌。请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喜欢的儿歌,进行吟诵,并录制视频上传。
2.课上研习
展示儿歌,导入新课。通过课前上传儿歌吟诵视频,教师选取表现力好的两到三名同学,到讲台上吟诵儿歌。
布置单元任务——儿歌创编表演,明确具体要求。
(1)人员要求:学生5人—6人一组,以组为单位完成任务。
(2)创编要求:每组学生创作四首儿歌。儿歌主题可以是规范幼儿行为、讲文明懂礼貌、表达爱等方面。儿歌形式包括数数歌、问答歌、游戏歌等,自主决定,根据创作内容自主选择。
(3)表演要求:各组学生应制作PPT、播放音视频,运用多媒体辅助儿歌表演。表演实训教室如果有钢琴,可以配合钢琴伴奏,编排舞蹈动作表演儿歌。四首儿歌中还要有一首儿歌配合A5大小纸张的原创绘画作品进行展示。
以任务驱动理论知识学习。运用诵读法,通过教师示范诵读、学生自由诵读,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儿歌含义。运用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儿歌的特征,并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吟诵儿歌、做游戏等活动深入体会儿歌的内容浅显、音乐性强、歌戏互补等特征。通过问答法,请学生回答出示儿歌所属的艺术形式,增加学习趣味性。配合教师讲授,让学生准确、清晰地掌握儿歌的艺术形式,并强调可以在创作儿歌时,尝试运用不同的兒歌艺术形式。通过诵读、分组讨论、讲授、问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儿歌创作需要注意的五个问题。布置儿歌表演任务,以组为单位从《黑猫警长》和《巧妞妞》中自选一首儿歌练习,教师分组指导,小组上台进行儿歌表演展示,师生欣赏、点评,为单元任务儿歌表演做好准备。
课后拓展:完成单元任务——儿歌创编表演
下次课以组为单位汇报展示。按照儿歌创编表演要求,通过学习通师生共同为各组打分,并将优秀展示视频上传到学习通,让其他平行班学生共同欣赏学习、取长补短。
(三)读书交流分享会
高职“儿童文学”课程作为文学类课程,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通过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意境,使阅读者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教育[3](35-36)。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学生鉴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文学素养。因此,可以采用读书交流分享会的实践教学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1.学期初给学生下达阅读任务
教师结合“儿童文学”教材中涉及的作品,精心选取十一部中外有代表性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大林和小林》张天冀、《不高兴没头脑》任溶溶、《神笔马良》洪汛涛、《稻草人》叶圣陶、《皮皮鲁传》郑渊洁、《木偶奇遇记》柯洛迪(意)、《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日)、《长袜子皮皮》林格伦(瑞典)、《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刘易斯(英)、《水孩子》金斯利(英)、《昆虫记》法布尔(法)。
2.学期中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教师给学生14周时间从书单所列书目中任选五部书进行阅读。第十四周每人上交一篇读书心得。读书心得要求:可写一部书的读书心得,也可写多部书的读书心得。字数要求1000字以上。
3.学期末开展读书交流分享会
教师选取优秀的读书心得上传学习通,所有学生都可学习。第十五周2课时完成读书分享交流。课堂上,5人一组,组内进行读书分享交流,讨论读书内容体会。每组5名学生,分别介绍所读书目,并选取一部书重点介绍内容及读书心得。组内交流分享结束后,教师选取读书心得写得较优秀的学生,全班范围内介绍所读书目的主要内容及读书的心得体会。教师根据读书心得给学生打分,学生通过读书交流运用学习通进行自评、互评。
(四)教学评价
总成绩由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组成。平时成绩包含所有单元任务成绩及线上学习成绩。所有单元任务成绩都单独记入平时成绩。通过朗诵、表演、绘画、展示等方式,考核评价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多元化。其中线上学习包括:完成线上学习的任务点、课前预习任务点、完成测试、积极参与讨论、签到、提问、课后小作业等。期末考试则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从理论到实践,评价内容几乎涵盖学生所有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
运用学习通课堂活动评分功能,学生可以给儿歌创编表演、儿童诗朗诵、原创绘本制作、儿童戏剧表演等单元任务实时打分,实现学生自评互评。学生自评互评成绩加上教师评的成绩最终合成单元任务的成绩,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
三、学习效果
“儿童文学”这门课程在以单元任务驱动单元知识学习这一教学策略的推动下,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总体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更是得到显著提升。更有多个优秀的单元任务作品经过加工完善后,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从“任务”到“项目”,“小绘本大创意——宝宝专属绘本定制”这一源起于儿童文学课程的单元任务——原创绘本制作项目,学生团队经过院级预选赛,顺利晋级省级大赛,并脱颖而出荣获省级大赛特等奖,最终拿到国家大赛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心理剧大赛亚军,源于单元任务——儿童戏剧表演。参赛组学生的儿童戏剧表演特别出色,所以推荐指导她们参加心理剧大赛,最终取得全院亚军的好成绩。还有学生在辽宁省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儿童故事讲述三等奖。学生的大赛成绩得益于单元任务驱动单元知识学习。学生在课上、课下都能积极努力完成单元任务,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显著提高。这些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儿童文学理论,而且可以为他们从事教育工作提供很好的基础和经验,提高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能力[4](74-76)。大量毕业生在幼儿园、培训学校都成为骨干教师,获得了园所领导、老师的认可与好评。
四、反思改进
“儿童文学”课程以单元任务驱动单元知识学习,改变了传统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途径、增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单元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弹唱、舞蹈、讲故事、儿童戏剧表演、绘画、手工制作、PPT制作、音视频处理等专业技能的职业能力。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胜任未来的幼教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习通App为儿童文学教学带来极大方便。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通直接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可以直观了解学生各任务点完成情况。课前预习与课后拓展广泛运用学习通App,但课上教学环节运用较少。今后,应注重开发学习通在课堂上的辅助教学功能,将课上与线上有机结合,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儿童文学起源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结晶。“唱、诵、画、演”践童趣,强化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如何让学生更多地读文学、品文学,是文学类课程的终极教学目标,是儿童文学课程教学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泉根.广西儿童文学与教学研究的突破性成果[J].南方文坛,2020(3).
[2]黄云姬.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改策略[J].新课程,2013(7).
[3]王素贞.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J].教育探索,2012(8).
[4]苏高岩,杨晓龙.儿童文学实践课程建设的探讨[J].文教资料,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