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2020-03-28陈颖虹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50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策略

摘要:对于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学校的一切是陌生和新奇的。而班级作为学生长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则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级文化的建设程度是班集体形成的前提,是师生互相促进的体现,更是学生凝聚力的表现。对此,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应注重班级环境等物质文化与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精神文化相结合。

关键词:小学中低年级;班级文化;策略

班级文化指的是一个班级所有或者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复合体。同时,班级文化不仅是教师进行进行班级管理的必要环节,还是衡量班级管理成果的重要标准。从本质上来说,班级文化是班集体形成的标识,也是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显现。尤其是,对于刚进入正式的学校教育的低年级孩子来说,班级文化建设给学生身心发展、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以及学习方向与动力带来直接的、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成功的班级文化建设就好比一艘舰艇,载着学生们乘风破浪,驶向幸福的彼岸。

因此,教师应当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注重班级物质文化与班级精神文化相结合、相协调,使得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乐不思蜀,从而加快班集体的形成。本文结合在小学中低年级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进行以下几点探索。

一、装扮教室,焕发活力

教室,是学生与教师长时间学习和活动的空间。而就刚离开家庭开始接触社会的中低年级学生,他们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到陌生的地方,且是缺乏自我心理调节的小学生,对环境的依赖程度较大。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首先就是课室环境,课室环境最直接的表现在我们人眼所能看到的地方。教师走进教室的第一步,就是以身作则,带头整理好自己工作的区域——讲台。教师引领学生做到门窗鲜亮、物品有序、墙地洁净,营造一个光洁明亮的环境。其次,教师把人文教育带进课室,通过张贴名人警句时刻教育学生,使得教育无处不在,仿佛春雨润物细无声一般精妙。充分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每月展示不同主题的专栏内容,图文并茂,让学生学习政治、地理、历史等人文知识,也收获卫生、心理等个人保护措施,渗透精神与品质教育。教师还能利用公告栏展示学生手工作品,如:绘画、剪纸、折纸、摄影作品等,使得班级形成互助互长、充满活力的氛围。

二、丰富活动,凝聚力量

以教室为主的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而班级精神文化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开学伊始,教师“新风貌迎新学期”劳动活动,要求学生做到:书本文具整齐摆放、打扫干净地板、拉整齐桌椅等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通过举办教师节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尊师重道之意义,懂得敬师、爱师的道理,师生形成和谐相处的氛围。

教师还鼓励学生积极代表班级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体育节。教师动员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项目,发展学生个性,带动学生融入集体,锻炼学生的意志与胆识,在成功的体现中形成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学生在多种共同的活动中增进了友谊,使得班级成为一个同舟共济、富有凝聚力量的集体。

三、建班级制度,规范行为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尽管学校和班级都建立了规章制度,但学生违纪现象还是很多。班主任们常常疲于奔波处理问题,担任了班级问题的消防员,弄得疲惫不堪。有的班主任则提出了放任型的管理方式,把班级问题、学生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处理,问题则愈演愈烈。要对班级实行有效的管理,必须将“法治”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相配合的方法。在建立基本班级制度约束不良行为、促进班级制度化的同时,鼓励“民主”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养成主人翁意识,培养孩子担当责任的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书写班级日记,让爱升华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表达与记忆能力有限,教师可帮助学生们记下独一无二的生活点滴。但日记的写作对于他们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可让学生用绘画、讲故事等方式,记录班级生活,拉近学生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每周轮流让学生真实地传画自己当天印象深刻的或者有趣的事情,并传阅,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画下留言,但要求学生不能写伤害他人、不能写粗言秽语的文字,明确留言的重要性与必要,让他们清晰明白相互鼓励、互促互进的道理。每周五放学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记录的事情,由此提高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让班级日记带着温暖的人文關怀,拉近心间的距离。

五、终身学习,重德自律

教师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指挥家,在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想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积极向上的道路发展,教师必须自身有德。学生具有向师性,会以教师为目标、为学习的榜样,跟着老师的步伐前行。所以说,教师的人格是无字之书、无言之教。也只有有思想、有品位的教师,才能将自己的班级建设成具有人文关怀的集体,才能带领学生奋发向上。因此,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在教的同时,从一而终的学习,在书中学、在工作中学、在学生中学。

总而言之,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是知识传授的基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更是心灵的归宿。而富有人文关怀、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班级文化,将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奋发向上的动力,引领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生活的路途上,充盈精神,陶冶情操,蹦向理想的境地。

参考文献

[1]顾娟.小学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级文化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251-252.

[2]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文教育的深化改革[J].教育研究,2004 (1)

[3]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潭小学 陈颖虹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