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2020-03-28周少品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周少品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平台的构建,我们迎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对学生未来走入社会处理日常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否则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非常多的阻力。为了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将根据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多视角分析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121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为了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例如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在课上互动不积极等问题。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对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本文首先将陈述翻转课堂的概念,接下来分析其在教学中存在的意义,最后简单扼要地叙述在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途径。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就是将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进行对调,让学生居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习教材知识。采用翻转课堂开展高中信息教学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地把握好课上时间对学习进行教学,会白白耽误宝贵的教学时间,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失。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认识到本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区别,并需要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当前阶段学生的想法。对于高中生而言,不仅要面对高强度的课业重担,还需要肩负起高考带来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工作,这样才能罗列出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能顺利推进。

二、在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的意义

信息技术教师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会提前向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同时还会向学生推荐准备好的教学短片,让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上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采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高中知识内容多、知识点难度大已是众所周知,如果只是通过教师讲解教材内容并不现实,因为高中课时安排非常紧张,且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很难通过短暂的教学时间服务全体学生。在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还能让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这样对于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有极大的益处。

1. 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计算机方面的操作能力非常薄弱,出现这种现象与学生步入大学前并没有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有着直接关系。高中设置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很多内容是为学生今后进行课时作业以及工作后能够更好地操作计算机而增设的。学生因为高考的压力,学习重心并没有放到信息技术上,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窘迫的境况。不仅如此,由于高中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这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影响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果。使用翻转课堂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通过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可以熟悉所学知识,进而加深对其的了解。学生不仅需要理解信息技术知识,还需要具备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处理日常中碰到的问题,这种能力的养成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高中信息技术课时量少,学生难以通过短暂的一两节课充分消化课堂知识点,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提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了解自己哪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还可以在互动交流时将自己存在的问题与教师沟通,教师及时反馈,帮助他一起攻克知识难点,使学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最终达到有效学习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如果还不能掌握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知识,会因挫败感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而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改提出之后,传统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教育部对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想在新时期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经过比对之后,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工作。针对信息知识内容多、课时短的问题,解决对策就是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班级人数众多,教师无法在课上顾及到每一位学生,因此需要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进度。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对相关知识预习,采用这种方式学习相关知识能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教学中存在的课时短与内容多的矛盾,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在哪方面存在问题,利用课上师生互动时间进行疑难解惑,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同时还能提升教学效率。学生通过翻转课堂也能收获攻克难点知识的喜悦感,这对教师顺利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3.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師应该利用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翻转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知识难、零碎的知识点多,只依靠教师讲述难以有效帮助学生消化所有知识点,学生应该学会整理所需的知识,信息技术内容有很多知识只是依靠想象难以掌握其中的精髓。

三、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途径

1. 课前准备工作。教师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还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这样才能达到通过翻转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应该从学生角度研究教材知识内容,信息技术知识如果只是通过单调、枯燥地讲解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教师应该注意这方面的情况。每个知识点都应该配备一个案例,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理论知识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理论与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解决学生难以理解教材知识的问题。进行教学工作之前,教师还需要根据第二天讲课的内容设计问题,教师使用翻转课堂的同时,需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架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课后预习工作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课后合理地规划时间,做好课前预习。

教师在讲课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导入理论知识的实际案例辅助教学,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不仅枯燥且不容易理解,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会存在较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丰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在其中设置教学案例,还能寻找教学短片以及漫画等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知识主要是应用于实际中的一种技术,教师可以在讲课时圈定其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范围。

2.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课前预习工作是顺利推进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需要重视这方面的设计工作。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文化课业重,所以不一定会按照教师的要求预习教学内容。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进行适当的干预,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将教学短片的存放位置告诉学生之后,还需要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一系列教学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能够有效防止大部分学生在课前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忽视预习工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内容中的难点,找寻一些相应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针对不懂的地方,通过观看微课解决预习中出现的疑惑。除此之外,教师还需重视班级学习气氛的营造。有调查发现,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思维较为活跃,在这种状态下不仅能够加快学生理解知识的速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所以教师在推进翻转课堂教学的同时,还需要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另外还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使用和蔼的语气,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创建温馨、和谐的课堂环境。

比如,在预习函数公式这一内容时,根据往届学生的反馈,函数公式计算存在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布置教学问题时,向学生推荐一些微课网站资源。学习Excel中函数信息获取内容,通过观看视频能够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习障碍。

3. 采用多元教学手段。教师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时,还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灵活地使用多元方法进行教学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学难题。信息技术中很多知识内容应用的方面并不相同,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能会对其效果产生一定的干扰,对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采用多元方法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班级中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不相同,采用多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照顾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这样对于教师讲解教学知识或开展教学活动都有不错的辅助效果。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活动探究的方式,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寻找合作伙伴商谈任务的解决办法,在小组活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思考如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样不仅能强化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教师在讲信息技术获取的知识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还应该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应的情景,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推进教学进度,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方位的培养自身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想优化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随堂测试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工作。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关注重点都放在高考,对于其他学科的重视明显不足。由于信息技术操作性比较强,如果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对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引入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地解决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教师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工作,还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并且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发挥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1] 孔 寧.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7).

[2] 李春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运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3] 王海燕,梁 敏.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程序性知识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4).

[4] 马俊梅.基于社交软件的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8).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   310024)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