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博士生科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0-03-28苏洋
摘要:运用深度访谈法对B大学教育学中文项目来华留学博士生科研现状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当前留学博士生科研活动普遍表现为文献读取速度慢,多数面临阅读障碍;多以独立式开展科学研究,课题和科研项目参与度较低;普遍存在论文写作困难,学术成果产量低;专业学术活动方面持有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根据魏德曼等人的社会化理论,影响留学博士生科学研究的社会化过程主要包括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物质环境以及留学博士生个体特征与家庭背景和选拔与准入机制。为此,高校要做好全局统筹与具体执行,提出针对性、可实施的调整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留学博士生;科研;社会化
一、研究背景
作为身处教育体系顶端的博士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追求领先地位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担。在我国博士生群体中,来华留学博士生作为特殊的组成部分除了承担学术研究和科研创新的任务外,同时还是衡量和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与途径之一。随着“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相继与蒙古、埃及、印度尼西亚等沿线国家签署专项奖学金,鼓励学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来华留学。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科研训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科研训练与科研水平的区别也是博士生与硕士生和本科生之间最大的区别。[1]因此,有必要对来华留学博士生的科研现状进行研究,窥探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来华留学博士生教育。
目前有关来华留学博士生的研究多數侧重于以留学数据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进行整体把握,从留学生的发展规模、生源的区域分布、学历层次以及专业结构等方面入手,分析我国留学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2][3][4]在涉及留学博士生具体领域的研究时,教育质量[5][6]、招生制度[7][8]、跨文化适应[9][10]、留学动机[11][12]以及管理与培养模式[13][14]等往往成为学者们论述的重点。但是,却鲜有研究聚焦于留学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科研现状和学术能力的分析。在现有的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中,邵长斌等学者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探讨基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灵活性课程教学改革模式[15];朱萍和巩雪认为当前留学研究生的学术基础与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脱节的矛盾尖锐,留学生语言水平、课程教学与培养目标脱节等因素限制了其学术能力的发展[16];宗晓蕾以H大学文科博士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研究型大学博士留学生的教育质量[17]。基于此,对来华留学博士生科研现状的研究尚存在很大空白和探索空间。
二、研究方法
B大学具有一批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学科,其中教育学作为该校主要优势学科之一,位于提高留学生比例和办学国际化水平的前列。该校教育学的国际化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教育学科最前沿的发展状况。此外,目前中国大陆招收的留学生主要分为英文项目和中文项目,两种类型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从长远发展看,以母语为主开展留学生教育是我国不可避免的战略选择。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选取B大学教育学部中文项目留学博士生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力图反映当前我国留学博士生真实的科研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和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参考。
在正式获得研究许可后,笔者于2018年10月~2019年6月期间对该校教育学中文项目留学博士生的科研状况进行调查。彼时,2015~2018级共有313名教育学中文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其中,普通博士生272人,港澳台博士生1人,留学博士生40人。此外,此前因各种原因(退/休学、更换专业/导师、退修语言①等)退出/中断的留学博士生为12人。按照正常修业年限(三年),15、16级留学博士生应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春季学期毕业。然而,截至2019年6月底尚无一人毕业,这意味着留学博士生的毕业率已连续两年为零。因此,有必要探究导致留学博士生毕业率如此惨淡背后的原因。科学研究作为博士生阶段主要任务之一,必然与毕业率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基于此,本研究根据留学生来源国比例②,对40名在读留学博士生进行分层抽样和目的性抽样,采用半结构化的访谈方式获取一手资料,访谈对象分别涉及留学博士生15人(见表1)、留学生导师5人和留学生招生办公室老师1人。为确保所获信息的全面性,研究者对每位调查对象都进行了长达90~150分钟的深度访谈。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的分析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呈现留学博士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现状;第二部分侧重于留学博士生科学研究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留学博士生科研活动的现状
根据B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开展学术研究的政策规定以及留学博士生从事科研活动的比例分配,本研究主要从文献阅读、课题项目和科研项目参与、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以及参加研讨、讲座和国际会议等专业学术活动方面对留学博士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进行剖析。
1.留学博士生文献读取速度慢,多数面临阅读障碍
专业书籍、学术期刊、学位论文、报纸等文献阅读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士阶段的科研工作往往需要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阅读的效率会直接影响研究的进度。调查发现,留学博士生的文献阅读主要面临两大问题:第一,由于有限的识字量和词汇量,大部分留学博士生文献读取速度较慢。“阅读时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汉字需要查字典,如果是同样材料英文版我可能2个小时就可以看完,但如果是中文的就得需要1整天”(IS11)。第二,面对理论难度大、学术性强的文献资料时,留学博士往往容易产生阅读障碍。“我现在的阅读还是有一定困难。一方面我需要阅读大量哲学方面的书籍,这本身就不容易;另一方面很多文献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那理解起来就更难了”(IS01)。为了提高文献阅读的速度和效率,一些留学生不得不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即通过阅读相似内容的英文文献或本国文献获取知识和信息。
2.留学博士生多以独立式开展科学研究,课题和科研项目参与度较低
在课题和科研项目参与方面,博士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参与式,即参加导师课题的研究工作。这些课题主要是导师主持或参加的项目,导师一般是课题的负责人,博士研究生是课题组成人员。二是独立自由式,即博士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活动。[18]在参与式的过程中,通常可能伴随外出调研和实地考察。
虽然B大学教育学部并未在培养方案中强制要求博士生参与课题与科研项目的规定,但也指出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和加强科研能力,博士生应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具体包括参与本专业领域的科研课题或项目、主持开展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自主研究课题等。在15位受访留学博士生中,参与过导师主持的课题或科研项目以及外出调研和实地考察的数量分别只有3和4人。“我参加了导师的部分课题,并2次跟随导师去调研,其中一次我还参与了撰写调研报告。调研过程中我主要负责记录,导师有时也会让我提出自己的看法”(IS09)。剩余80%左右的留学博士生都是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下开展学术研究,对这部分留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期间科研工作的内容往往只有一件事——完成学位论文。“我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参与课题的能力,所以导师只是让我做好自己的开题和学位论文”(IS07)。与此同时,在受访的5位留学生导师中,有4位都明确表示他们并无让留学生参与自己课题或科研项目的想法和意愿,主要原因通常与大部分留学博士生汉语水平有限、学术素养不达标以及缺乏主动性等因素有关。“我没有让留学生参与过课题研究和调研,主要是首先语言就不过关,其次学术能力也不行”(IST01)。“刚入学时我对自己的一位蒙古留学生还抱有期望,可是看到她实际的能力和表现后我觉得还是算了吧,她能顺利毕业就很难得,所以后面我们就没有合作了”(IST03)。
3.留学博士生普遍面临论文写作困难,学术成果产量低
研究者基于学术研究所做的文献积累、数据收集、实证调研以及总结与思考等最终都将通过写作的方式呈现在学术论文之中。学术写作不仅代表了国际研究生的学术立场,也展现了其对信息和知识的认知、存储、加工和提取的过程。[19]调查发现,留学博士生普遍面临学术论文写作困难,他们常常会对如何用中文正确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感到困惑,甚至很多留学生认为这是科研过程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不知道该如何把阅读中的材料变成自己的表述写在论文中,我对中国同学帮我修改论文时的一些纠正常常感到很困惑”(IS03)。“我觉得汉语水平和学术写作能力是两码事,汉语学习并不困难,我会简单的写作,但是想把内容写深入很难”(IS09)。
留学博士生面临学术论文写作障碍带来的主要后果之一就是学术发表成果产出低。此外,B大学教育学部并没有对留学博士生设置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即留学生只要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即可顺利毕业,这是导致其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少的另一大原因。15位被访留学博士生中,只有3人就读期间拥有科研成果,大部分是零产出。“虽然现在已经博士三年级了,但我还没有发表过论文”(IS04)。
4.留学博士生在专业学术活动方面持有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研究發现,绝大多数留学博士生对于现有的专业学术活动普遍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参与度。首先,相对于欧美国家师生间那种一对一的辅导模式(officehour),“师门会”往往成为国内师生、生生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渠道。以导师为中心向其学生辐射的学术群体定期举行的师门研讨活动,通常以特定学生做科研成果汇报、导师和其他同学给予点评和反馈的方式进行。对人文学科来说,师门研讨有时还会以读书会的形式呈现。调查表明,多数留学博士生都能够接受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组织形式,甚至部分留学生的融入度几乎与中国学生无异。“我们通常每两周开一次师门会,几乎每次都能读到新的书。这个学期我承担了师门会的主持人工作,负责安排同学的读书计划,并组织大家讨论和点评”(IS09)。其次,几乎所有受访留学博士生都十分认可学校不定期举行的学术讲座与学术论坛,他们认为这些活动有益于科研进展和促进学术成长,一些留学生甚至在讲座与论坛活动中以组织者或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很多国家的教授、老师来到学校以讲座这样的形式交流,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机会。我也经常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会议和讲座的志愿者,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学习知识并且锻炼汉语水平”(IS05)。最后,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可以帮助博士生提升科研领域的人际和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对于校园内或同城举办的本专业的国内外会议,留学博士生往往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外省和海外学术会议的参与度则相对较低。尽管北师大教育学部设立了参加国内外高水平会议的专项资金,为包括留学生在内的研究生在读期间提供国、内外各1次的参会资助,但因为资助金额和数量的限制,留学博士生赴外省和国外参加学术会议的次数十分有限。
(二)留学博士生科学研究的社会化因素分析
如果说课程学习是本科生阶段的核心,那么研究生阶段的侧重点则逐渐转向以科研技能为主的训练,这一特征在博士生阶段尤为明显,该阶段的学术训练促使博士生实现从“学生”到“研究者”身份的转变。由此,向独立研究者转变是博士生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这一转变通常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进行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也因此被认为是博士生学业和学术生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21]那么到底何为社会化?从广义上讲,社会化是指个体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倾向(knowledge,skills and dispositions)并成为其所在团体中有影响力一员的过程。[22]博士生社会化主要表现为个体获得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和价值等,从而进入需要高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生涯。[23]
本研究采用韦德曼(John C.Weidman)等人的社会化理论框架对所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详见图1)。该理论强调大学本身(内部环境)是影响博士生社会化的核心因素,包含大学机构文化(学术项目、同辈群体环境)、社会化过程(互动、整合、学习)和核心社会化要素(知识获取、投入与参与)三部分。外部环境则由学生个人特征、专业群体和个人区域组成。各影响因素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非线性互动关系,具有渗透性和可转换性。新人专业实践者体现的是博士生社会化的呈现结果,即博士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以及身份认同的过程。该框架表明,博士生社会化发生于大学内部教学、科研与服务的规范情境之中,博士生与教师、同辈群体等其他成员相互影响并将其整合至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最终形成社会化的转变。[24]基于上述框架和访谈资料,研究者对韦德曼等人提出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将涉及留学博士科学研究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强调大学的教育环境,包括文化环境(师生关系、同辈群体关系、学术氛围)、制度环境(培养方案、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规定、奖学金激励机制等制度性文件和管理条例)和物质环境(图书馆、研究室等硬件条件);外部因素则是指博士生获得进入社会化过程的资质,涉及学生个体特征(过往经历、个人倾向)、家庭背景以及选拔与准入机制。
注释:
①退修语言者是指留学生进入具体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后,汉语水平无法胜任正常的课程学习和学术研究,在与导师沟通后留学生暂时退出博士阶段学习重新修习汉语。
②彼时,B大学教育学部2015~2018级中文项目在读博士生共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分别包括蒙古26人、哈萨克斯坦2人、印度尼西亚2人、菲律宾1人、韩国1人、伊朗1人、亚美尼亚1人、埃及1人、老挝1人、苏丹1人、德国1人(华裔)、美国1人(华裔)、澳大利亚1人(华裔)。
③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标准将不同学科分为三类,一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除文艺类外)、历史学、管理学;二类包括:理学、工学、农学;三类包括:文学(文艺类)、医学。资助金额(人民币/人·年)从一类至三类分别为87800元、92800元和99800元。
④由于汉语国际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授予的是文学学士或文学硕士学位,故不纳入教育学科相关专业背景的考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20/s7068/201608/t20160811_274679.html,2019-03-26.
[2]陈丽,伊莉曼·艾孜买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教育近10年发展变化与策略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6(10):27-36.
[3]劉宝存,张继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学历教育:地位、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2017(5):11-14.
[4]程伟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基于2005-2014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7(3):88-93.
[5][28]刘水云.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8):26-31,29.
[6]程伟华,张海滨,董维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64-71.
[7]李海生,龚小娟.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中的生源问题及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8):32-37.
[8]柴三省.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考试体系的构建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9):60-66.
[9]马佳妮.来华留学生就读感知形成路径及积极感知提升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7(2):37-41.
[10]李晓玲,李冬梅.印尼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学术适应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观察,2017(6):4-7.
[11][30]杨晓平,王孙禺.国际学生留学北京动机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2):32-36.
[12]王传毅,陈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读研的影响因素——基于宏观数据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8(3):34-42.
[13]逢成华.来论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6):29- 32.
[14]谭清美,王军华,JhonyChoonYeong Ng.来华留学研究生与国内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2):45-49.
[15]邵长斌,郑尚,于华龙,等.浅谈在华留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8(1):10-11.
[16]朱萍,巩雪.来华留学研究生学术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江苏高教,2016(5):96-99.
[17]宗晓蕾.研究型大学博士留学生教育质量探究——以H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51-52.
[18]王彩霞.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西南交通大学,2003:16.
[19]田京.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国际研究生学术适应研究——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为例[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7:137.
[20]CGS Task Force on the 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The 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A Policy Statement[EB/OL].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331420.PDF,2019-08-02.
[21]Turner C.S.V.,Thompson,J.R.Socializing Women Doctoral Students:Minority and Majority Experiences[J].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1993(16):365.
[22]Brim,O.G.,Jr.Socialization through the Life Cycle[M]//O.G.Brim,Jr.,S.Wheeler(Eds.).Socialization after Childhood:Two Essays.New York:Wiley,1966:3.
[23]Weidman,J.C.,Twale,D.J.,Stein,E.L.Socialization of Graduate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A Perilous Passage? ASHE-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M].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1:5.
[24]王轶玮.美国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的相关研究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8(11):66.
[25]边国英.知识历险与身份转换:社会科学博士生专业社会化过程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0:16.
[26]闵韡.我国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支持现状与问题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2):91.
[27]杜育红,袁玉芝.教育中的同伴效应研究述评:概念、模型与方法[J].教育经济评论,2016(3):78.
[2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完善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体系和提高资助标准的通知.[EB/OL].http://jkw.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501/t20150121_1182625.html,2019-08-10.
[31]新华网.中蒙签署交流专项奖学金项目备忘录.[E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4/21/c_1115043971.htm,2019-08-10.
(责任编辑钟嘉仪)
收稿日期:2019-10-30
作者简介:苏洋,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
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扩大来华留学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7JJD88000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