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对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风险因素分布的影响

2020-03-28艾芳吕军王悦宁谢冠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期
关键词:研究组因素糖尿病

艾芳,吕军,王悦宁,谢冠聪

(1.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 深圳;2.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 深圳)

0 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CH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是心脏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1],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是其主要临床[2]。根据相关报道表明,CHD的改变使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几率大大提高,是其致残或致死的主要诱发因素[3]。糖尿病作为一种基础类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类型为2型糖尿病,约占95%左右,CHD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糖尿病合并CHD的中,女性患者占绝大部分,若伴有糖尿病时,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将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于该病预后不佳,以及发病快等特点,临床中常常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4]。有相关学者表明,绝经前2型糖尿病(T2DM)女性更容易导致CHD,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仍需深一步研究证实[5]。基于此,本临床实验研究纳入96例绝经前T2DM合并CHD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并分析绝经前女性T2DM 患者CHD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及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绝经前女性CHD患者,研究中所有糖尿病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的诊断标准[6],CHD主要根据其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史以及心电图特征,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造影至少有1支心外膜下血管狭窄>50%进行诊断。将其96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在40岁-55岁之间,其平均年龄是(57.11±6.48)岁,病程为4-11年,平均病程为(7.51±3.58)年;在研究组中,年龄在41岁-54岁之间,其平均年龄是(47.52±5.96)岁,病程为5-13年,平均病程为(8.01±4.01)年。排除标准:①所选研究对象具有肝胆疾病者;②心脑血管疾病、家族性系统性血液病;③具有恶心肿瘤病史者;④1型糖尿病者;⑤依从性较差者;⑥服用降尿酸以及雌激素药物者;⑦近期具有手术、放疗病史者。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以及病程等),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研究在本实验条件下具有对比性,本实验已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及研究组所有患者禁食12h后,并于次日晨起时收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置于无菌管中,送于检验科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应用全自动血常规检测仪对其白细胞进行计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测量血压如下:采取坐位进行血压的量,两次测量的时间为间隔5 min,取其平均值后并进行相关记录。

2 检测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2.1 检测指标

①总胆固醇(TC):其具体参考范围为<5.17mmol/L(<200mg/dl);②甘油三酯(TG):其具体参考范围为<2.3mmol/L(<200mg/dl);③尿酸(UA):其具体参考范围为208-428μmol/L;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考范围为2.7-3.1mmol/L;⑤白细胞 (WBC):其具体参考范围为(4-10)×109/L;⑥血清总蛋白(TP):其具体参考范围为60-80g/L。对比组间各项检查指标的平均值,并对结果进行记录以及分析。

2.2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两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取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检测指标的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检测指标的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对照组患者TC为(4.24±0.68) mmol/L、TG为(1.24±0.21) mmol/L、LDL-C(1.46±0.42) mmol/L、UA(238.63±18.69)mmol/L、WBC(4.13±1.43)*109/L、TP(70.01±6.87) mmol/L;而研究组患者TC为(5.62±0.26) mmol/L、TG为(3.24±1.01) mmol/L、LDL-C(2.76±0.47) mmol/L、UA(307.77±15.17)mmol/L、WBC(7.07±2.31)*109/L、TP(77.42±6.94) mmol/L;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检测指标的对比情况

表1两组患者检测指标的对比情况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images/BZ_210_177_2734_2278_2793.png对照组 4.24±0.68 1.24±0.21 238.63±18.69 1.46±0.42 4.13±1.43 70.01±6.87研究组 5.62±0.26* 3.24±1.01* 307.77±15.17* 2.76±0.47* 7.07±2.31* 77.42±6.94*t 1.58 3.08 1.89 2.92 2.94 3.2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01

3.2 绝经前女性T2DM患者冠心病Logistic回归分析

绝经前女性T2DM患者冠心病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2所示:TC、UA、TG、LDL-C、WBC是CHD发生的危险因素。

表2 绝经前女性T2DM患者冠心病Logistic回归分析

3.3 绝经前T2DM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糖尿病为因变量,以TP、高血压为自变量,进行绝经前2型糖尿病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3所示,TP为绝经前2型糖尿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表3 绝经前T2DM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CHD合并糖尿病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带来诸多困扰。T2DM作为心血管疾病(如CHD等)的主要诱因之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7];目前,对于T2DM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明确,但有报道显示绝经前状态与血糖异常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目前国内外对绝经前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系统性分析较少,但已有部分学者研究发现,绝经前对于糖尿病女性患者,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引起TG、LDL-C等血脂指标的异常,这些相关指标的变化对CHD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与此同时还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速度[8-9]。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TC、TG、LDL-C、UA的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绝经前T2DM患CHD具有诸多风险因素。

如今当CHD发病时,其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尚不清楚,而WBC作为是炎性反应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可直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的程度,与此同时还可以对一些心血管疾病提前进行评估[10-11]。本临床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其WBC有所上升,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WBC水平的表达是T2DM的女性患CHD的危险因素,其WBC上升与CHD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本研究结果显示,TP为绝经前女性患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还有研究报道显示,对TP含量与T2DM患者的风险进行剂量反应的评估,其结果显示随着TP浓度的提高,患T2DM的风险程度逐渐提高,这提示TP与绝经前女性患T2DM有一定的关联性,这可能与下列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如TP可作为判断营养状况的指标等等。TP作为绝经前女性患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因而密切注意血清总蛋白高是预防T2DM发病的重要指标[12]。

综合以上所述,T2DM对绝经前女性CHD具有诸多危险因素,且TP是绝经前女性患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时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而改善绝经前女性CHD患者的生活水平,该实验对后续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值得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研究组因素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解石三大因素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