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督桂鹿术脊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疗效分析

2020-03-28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期
关键词:膀胱经督脉腰部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吴琼,肖映昱(通讯作者★)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 LDH) 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该病主要因机体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并压迫脊神经,引起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临床治疗方案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虽然疗效较好,但手术风险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倾向保守治疗。目前很多学者探索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以期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降低手术的几率。本研究选用通督桂鹿术脊汤加味联合牵引加热疗的方法治疗LDH,缓解腰腿痛,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为LDH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及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年 6 月至 2019年 5 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两组患者均通过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症。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最小患者28岁,最大患者79岁。平均(47.5±2.5)岁,患病时间15天至6年。对照组最小患者37岁,最大患者74岁。平均(50.5±2.5)岁,患病时间半年至15年。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既往反复腰腿痛病史,近日受寒湿或腰部扭伤;②多见于中老年;③腰痛腰僵伴下肢放射痛,腰椎活动受限;④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下肢肌力减弱,严重者肌肉萎缩,下肢存在痛觉减退区;⑤X线摄片检查示腰椎生理曲度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隙变窄,或骨质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明确椎间盘突出程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卧位牵引,2次/天,上下午各一次,30分/次,牵引重量为14~22kg。牵引后以中频微波治疗仪置于患者腰部上方,距皮肤10cm,持续照射30 分钟,注意勿烫伤皮肤,2次/天,上下午各1次。7天为一疗程,共2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通督桂鹿术脊汤,治疗2周。中药组方:桂枝18g,炒白芍30g,炙甘草12g,生白术60g,鹿角霜30g,川断25g,川牛膝18g,狗脊18g,桑寄生30g,红花10g,没药10g,清水1000mL浸泡一小时,煮取300mL,日二剂。7天为一疗程,共2疗程。

2 观察指标

2.1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好转:腰腿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2.2 疼痛评分

腰腿痛及下肢放射痛评分,采用视觉度量疼痛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0分为无痛,1~3分:有轻微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疼痛强烈、难忍。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病例症候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例症候疗效比较

3.2 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表2 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注:注:经t检验,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5.79)△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比较(t=2.28)☆P<0.05,有显著性差异。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75±2.89 4.78±1.18△☆治疗组 5.85±2.75 3.95±1.79△☆

治疗2周后2组患者腰部功能及疼痛情况均较前改善,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LDH是因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后,在突然负重、外伤等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使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引发充血、水肿、粘连等形成组织变性,导致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LDH病情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LDH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0.95%,其中约80%的LDH患者可行保守治疗[3]。其中,牵引治疗通过对下肢的牵引,能增宽患者的椎间隙,减轻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炎症水肿情况;同时,牵引也可松弛后纵韧带及椎间隙的张力,利于突出的髓核复位。微波治疗具有较强的穿透力,热效应可作用于患处深部,可改善深部组织血液循环,减轻水肿,促进炎性代谢产物及酸性代谢产物吸收和消散,对缓解腰背肌紧张、缓解腰部疼痛效果比较理想。牵引加微波治疗方法在LDH急性期较常用,有良好的疗效,但对下肢麻痛疗效不理想[4]。本研究加用通督桂鹿术脊汤,可显著缓解腰腿痛及麻木感,能够显著增加临床疗效,有效降低VAS评分。

中医认为,LDH属于“腰痛”“痹症”“痿症”范畴。《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者……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张介宾《景岳全书》曰:“腰痛之肾虚十居八九。”可见腰痛多于肾虚相关。又《诸病源候论·腰痛候》曰:“肾主腰脚,肾精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肾主骨生髓,肾精亏虚,骨髓不充,不荣则痛。肾虚则易受外邪侵犯,外邪凝于骨,痹阻经脉,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任东成等对206例腰LDH的患者进行体质分析,结果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偏颇体质以阳虚质、血瘀质多见,腰痛病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肾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5]。LDH发病部位为腰部及下肢,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亦在脊柱区及下肢,《素问·骨空论》曰:“督脉...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说明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纵贯脊柱,其别络挟“脊”两侧而行。”《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挟脊,抵腰中...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说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脊柱两侧及下肢后侧。LDH病位与经脉循行相一致。督脉为人体“阳脉之海”,足太阳膀胱经的背腧穴为脏腑气之注入之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部俞穴受督脉脉气支配。督脉功能正常,脉气调和,脏腑功能活跃,气血充足,四肢得以濡养强壮,肾主骨生髓之功能亦活跃。若督脉脉气不利,足太阳膀胱经经气不足,脏腑失养,可致肾虚,肾精亏虚,主骨生髓功能下降,骨弱髓枯,气血失调,不荣则痛。可见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与肾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合尔致LDH的发作。因此我们认为LDH病机不仅内有肾虚,外有寒湿邪气侵犯,或跌扑所致,亦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密切相关,故其病机应为:督脉不利,经气亏虚,肾精虚损,寒湿痹阻,气滞血瘀。治病求其本,治疗当通利督脉,补益肾精,强腰健脊,活血化瘀。通督桂鹿术脊汤中:鹿角是鹿之督脉延伸,聚督脉精华而成,鹿角霜又为鹿角熬制后骨质成分,故鹿角霜能通督脉,补肾阳,强筋骨,善能通督脉之阳。桂枝通血脉,达营卫,散发肌腠间邪气,止臂膝肢节之痹痛。白芍养血敛阴,破坚积除血痹而止痛。桂枝配伍白芍,喻含桂枝汤功效,通脉行淤,疏利膀胱经。鹿角霜,桂枝及白芍配伍通利督脉,疏利膀胱经。芍药配伍甘草,即芍药甘草汤,又能缓急止痛,有效缓解肌肉痉挛疼痛。川牛膝强筋骨,止痹痛,通利关节,逐瘀通经,为补腰肾之要药,其性善下行,引药下行直达病所,故其善治腰膝酸软无力。狗脊强腰膝,祛风湿,固肾气,有利于缓解腰背部僵直疼痛而恢复腰椎正常活动。桑寄生迫风湿,利腰背僵痛,对血虚兼风湿者尤为适用。生白术燥湿利水,利腰脐间血,可有效减轻神经根淤血水肿。红花配伍没药加强活血通络之功。本方中诸药选取皆不离通督脉补肝肾利腰脊活血络之功效,切合LDH病机,故能通利督脉,补益肾精,强腰健脊,活血化瘀。诸药合用,补而不滞,温而不燥,组方合理,配伍严谨,适用于多种证型之LDH,临床疗效显著。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督桂鹿术脊汤联合常规方法治疗LDH,药症相符,临床疗效好,有效降低VAS评分,有效提高患者工作及日常生活能力,为中医治疗LDH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膀胱经督脉腰部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久坐当心腰“感冒”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