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酶法制备番茄速溶纤维粉的工艺研究

2020-03-27周靖孙静涛刘灵针魏长庆刘文玉

现代食品·上 2020年1期

周靖 孙静涛 刘灵针 魏长庆 刘文玉

摘 要:以番茄皮为原料,对番茄纤维粉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利用生物酶法及超微粉碎技术制备速溶番茄粉,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番茄粉提取的最佳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蛋白酶添加量0.7%,料液比1∶20,酶解温度70 ℃,pH 7,酶解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番茄粉提取率可达74.32%。制得的番茄粉持水力和膨胀性分别为1.307 8 g·g-1和4.467 5 mL·g-1,速溶性较好,色泽呈微红色,符合国家标准。

关键词:番茄皮;速溶粉;膳食纤维;超微粉碎

Abstract:Taking tomato skin as raw material,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omato fiber powder was studied. The instant tomato powder was prepared by bio-enzymatic method and ultra-fine pulverization technology. The optimum process of tomato powder extraction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the protease addition amount was 0.7%,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was 1∶20,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temperature was 70 ℃, pH 7, and the hydrolysis time was 2 h.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mato powder reached 74.32%. The tomato powder has a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swelling of 1.3078 g·g-1 and 4.467 5 mL·g-1, respectively. The instant solubility is good and the color is reddish, which is in line with national standards.

Key words:Tomato skin; Instant powder; Dietary fiber; Superfine pulverization

中图分类号:TS254.5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番茄种植加工基地,全疆每年消耗新鲜番茄约1 000万t,同时产生番茄皮渣40万t(干重)[1]。番茄皮约占皮渣总量的40%,含有48.5%的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和8.9%的可溶性纤维(SDF),是很好的膳食纤维来源[2]。膳食纤维是平衡膳食结构的必需营养素之一,有润肠通便、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和肠道菌群等功能[3-4],以番茄皮为原料制作膳食纤维补充剂,能发挥其生物功能特性,解决了废料造成的环境问题。

本实验采取超微粉碎结合酶法来处理番茄皮,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优化实验确定工艺流程,以开发一种速溶番茄粉,来补充现代人们因饮食习惯而过少摄入的膳食纤维[5-7],并为番茄皮渣的进一步加工利用奠定基础[8]。番茄速溶粉的开发能够提升番茄的精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克服產品单一等缺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同时弥补了番茄传统利用方法产生的资源浪费,为保护环境以及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番茄皮:新疆百禾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食品级CMC、β-环糊精、黄原胶、柠檬酸与果胶酶:新疆恒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有机溶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超微粉碎机:江苏宏达粉体装备有限公司;离心机:美国Kocour公司;热风烘干机: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JA2003数字型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DF-101S5L磁力搅拌器:上海邦西仪器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医疗仪器厂。

1.2 实验方法

1.2.1 工艺流程

番茄皮→烘干→粉碎(80目)→蛋白酶酶解→过滤→喷雾干燥→粉碎细化→成品。

番茄纤维粉提取率(%)=提取后番茄粉的质量(g)/原料质量(g)×100%

1.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以番茄皮为原料,番茄粉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酶解温度、料液比、酶添加量、提取时间以及pH对提取率的影响。

1.2.3 正交实验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酶解温度、pH、料液比、酶添加量为主要因素,番茄纤维粉提取率为指标,设计的正交试验如表1。

1.2.4 产品功能指标及质量指标的测定

(1)膨胀性的测定。称量1.0 g番茄粉于干燥的50 mL量筒中,记录初始体积,然后添加蒸馏水至刻度,搅拌均匀后于室温下静置过夜,观察并记录吸水后体积,计算其膨胀性。膨胀性计算公式如式(1)。

式(1)中:SWC为番茄皮的膨胀性mL·g-1;V1为初始体积mL;V2为吸水膨胀后的体积mL;m1为试样质量g。

(2)持水性的测定。称量0.5 g番茄粉置于50 mL

离心管中,向其添加20 mL蒸馏水,室温下振荡24 h,3 000 r·min-1离心15 min,除去上清液并用滤纸吸干残留水分称量后计算为湿重M,番茄粉的持水性计算公式如式(2)。

式(2)中:WHC为番茄粉的持水性g·g-1;m2为试样质量g;M为湿重g。

(3)溶解性的测定[9]。称量5 g粉末,加入45 g、80 ℃的蒸馏水溶解,启动搅拌器低速搅拌,记录粉末完全溶解的时间(s)。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2.1.1 温度对纤维粉提取率的影响

温度对纤维粉提取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

由图1的实验结果可知,70 ℃以后,提取率开始呈下降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高于最适温度后,酶分子的非共价键开始断裂,使酶逐步变性,反应速度下降。

2.1.2 料液比对纤维粉提取率的影响

料液比对纤维粉提取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2的实验结果可知,当料液比为1∶20时提取率最高,达67.45%,且滤液颜色较浅。当料液比继续增大时,提取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原料浓度较高,流动性变差,酶与底物难以充分作用。

2.1.3 蛋白酶添加量对纤维粉提取率的影响

蛋白酶添加量对纤维粉提取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

图3的结果表明,蛋白酶添加量对提取率的影响显著,但当酶添加量超过0.7%时,提取率变化不大,所以综合考虑蛋白酶添加量应为0.7%。

2.1.4 酶反应时间对纤维粉提取率的影响

酶反应时间对纤维粉提取率的影响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2 h之后提取率仅有小幅上升,基本无变化。但提取时间超过2 h能耗加大,还可能对品质产生影响。因此,酶反应时间应在2 h较为合适。

2.1.5 pH对纤维粉提取率的影响

pH对纤维粉提取率的影响如图5所示。

由图5所知,提取率随pH值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H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效率,使酶活性下降。

2.2 正交试验分析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按表1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实验结果可知,影响番茄粉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酶添加量,料液比,温度,pH。由于正交实验所得出的最优方案不在上述9组实验内,故进行验证实验,得到的番茄纤维粉提取率为74.32%,确定A2B2C3D2为最优方案。

2.3 番茄粉溶解实验与产品品质分析

2.3.1 番茄粉质量指标分析

对制备的番茄粉进行质量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番茄粉中水分、灰分含量均符合膳食纤维粉国家标准,且总膳食纤维含量高达82.1%。

2.3.2 番茄粉功能性指标测定

实验得出番茄粉的持水力为1.307 8 g·g-1,膨胀性为4.467 5 mL·g-1,溶解度为4.74 s。说明番茄粉持水力、膨胀性和溶解性良好。持水力、膨胀性较高的膳食纤维可使人产生一定的饱腹感,刺激肠道蠕动,进而降低肠道癌、痔疮等的患病风险[10]。

3 结论

通过对提取工艺的研究,以番茄纤维粉提取率为指标,综合分析得到番茄速溶粉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蛋白酶添加量0.7%,料液比1∶20,酶解温度70 ℃,pH 7,酶解时间2 h。产品呈红黄色粉末状,速溶性良好,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可以作为一种功能性营养保健食品。

参考文献:

[1]刘 超.新疆番茄加工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现代食品,2018(13):4-5,9.

[2]Shao D,Atungulu G G, Pan Z, et al. Separation methods and chemical and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omato pomace[J].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2013,56(1):261-268.

[3]Alvaradoa,Acheco-delahayee,Heviap. Value of a tomato byproduct as a source of dietary fiber in rats[J].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2001,56(4):335-348.

[4]Lu Z,Wang J,Gao R, et al. Sustainable valorisation of tomato pomace: A comprehensive review[J].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5]王慶玲,朱 莉,孟春棉,等.番茄皮渣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及其结构表征[J].现代食品科技,2014,30(11):60-64.

[6]吴洪斌,杨 明,魏 婷,等.番茄皮渣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11,36(6):104-107.

[7]叶 青,任雷厉,庄新霞,等.加工番茄皮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J].食品工业,2011,32(7):12-15.

[8]敬思群,杨文菊.番茄渣、皮成分分析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97-200.

[9]王雪竹.枇杷叶速溶粉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性能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8,54(6):49-52.

[10]宁建红,张 杰,李 霞.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制备方法和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9,25(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