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2020-03-27赵俊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技术

赵俊

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力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也由此得到蓬勃发展,在我国金融创新与变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金融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的金融风险。鉴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措施进行了深入探究,期望本文的研究为今后的实际操作起到相应引导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互联网金融;风险

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是互联网与以往金融业务系统整合的一种新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可以充分的发挥金融具有的价值。因为互联网技术融入到互联网金融当中,再加上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如果互联网金融业务在发展期间存在风险就会对二者双方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严重阻碍互联网金融的长远发展。如果想要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长远发展,就需要开展好风险防范的工作,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主要特征及重要性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主要特征分析

1.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广

互联网技术为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第一,在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使信息传递方式与渠道逐渐多样化,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易,并且传播速度非常快;第二,在互联网技术融入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在一定程度上会拓展其影响范围,同时互联网金融不受地域的约束与其他国家经济产生密切的联系,进而使风险能够迅速的传播到其他国家,从而风险危害的面积不可估量。

2.监管难度大

互联网技术为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随着移动系统使用率的提升,如:手机银行等,使互联网金融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易,双方不用见面就可以实现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交易工作的透明性与安全性,不仅为交易带来较高的风险,而且还会相应增加风险的种类,这些都会导致监管部门不能有效的鉴别这些风险,为风险监控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果存在风险就会为互联网金融业务与使用者带来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风险问题。因为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导致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在很多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如:信息安全与技术风险、操作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如此一来会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在信息安全与技术风险当中,互联网金融业务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发展期间,网络黑客就会攻击业务信息,进而盗取用户大量的重要信息,为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用户方面来看,他们会渐渐对互联网金融失去信任,从金融机构方面来看,严重阻碍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长远发展,从而使互联网金融市场逐步萧条。所以,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期间,非常有必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如此一来才能够有效的避免互联网金融发生风险,从而保护用户与金融机构的利益,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务健康稳定的长远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一)信息安全与技术风险

就互联网自身具有的特点而言,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不能使客户资金与金融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如果大量数据信息被计算机病毒所侵蚀,就会使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的状态。泄露客户的数据信息属于其他安全隐患,随着互联网金融机构与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大量数据信息的统一处理就会为技术人员的工作增加一定难度,倘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数据信息存在丢失、泄露等情况,所以互联网金融要求信息技术加强安全管理。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系统整合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从技术方面来看,面临的主要风险体现在计算机网络通安全问题与业务人员操作方面存在的失误。互联网金融企业大部分都是采用开放式的通信系统协议,再加上密钥技术的不健全为网络黑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致使用户信息被窃取,从另一方面来看,因为系统维护不合理损害了用户的权益。因为技术人员操作失误会导致业务操作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比如未全面核查可用资金额度,用户信息的窃取与泄露等会为客户财产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操作流程等还欠缺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操作风险

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互联网账户金融业务组织机构与用户之间的沟通过程所导致。如果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就会引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业务是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开展,不是在实际环境中操作,所以交易主体需要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同时全面了解操作流程有关内容,如果交易主体在操作期间出现问题,就不能有效的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其带来巨大的风险。

(三)信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在交易过程中,倘若有一方交易主体不按照相应规定完成交易就会存在违约风险。如果采用互联网金融交易模式就会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这种模式下需要交易双方主体进行身份认证,而从当前来看,我国征信系统还有待完善,交易双方不能充分了解二者的诚信,从而提高了违约风险。比如P2P网络借贷行业,与其他互联网金融行业之间的最大差别就是其融资条件相对较低,大部分业务都不需要提供抵押物,通常情况下其都是为经济水平不高的微小企业提供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增加坏账风险。互联网金融交易市场具有较强的模拟性,交易双方主体不需要面对面就能够实现交易活动,如此一来就对将信任作为前提条件的交易要求越来越高。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一)强化信息安全网络技术管理

为互联网金融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安全保障条件。首先,优化互联网金融的运转环境,改善硬件配置,加大安全设备投入的力度,经过采取分级授权、身份辨别等方式改善系统的运转,避免出现非法登录的情况;其次,加强对数据的安全管理,拟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使互联网金融融入到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方案中,经过系统整合加密技术与数字证书等使互联网交易主体的财产信息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另外,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使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只有加大对技术管理的力度,才可以完善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管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管理中具有的作用,公司需要采取信息技术风险控制措施与计算机安全管理措施,壮大内部专业技术队伍。立足于社会管理方面来看,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加大构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力度,基于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系统的前提下,构建健全的身份认证辨别体系,防止因信息不健全引发道德风险。为了使互联网金融机构得到良好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减少因用户不了解互联网金融机构引发信息安全风险情况的发生。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统一管理数据信息,多方面发展内部科技,聘用专业人员根据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建设健全的技术管理平台。

(二)加大监管力度

当前,因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还未明确监管主体,致使其一直处于监管的边缘。所以,这就需要增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督与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确定互联网金融监督与管理主体,避免存在监管流于表面的情况。因为网贷平台P2P具备跨地区的特征,因此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共同当作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金融、商务等机构需要协助互联网金融监管建立完善的互聯网金融监管机制;第二,设计金融监管计划,同时全面使用大数据与云计算针对信息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第三,参考国际互联网金融机构监督与管理方案。

(三)优化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估体系

就目前来看,我国仅构建了CAMELS评级体系、银行机构针对用户构建了IRS评级体系等,然而这些都不能使大数据时代对数据信息真实性的要求得到满足,想要加大对金融监管的力度就需要着手于多个方面,制定详细的标准。通过把家庭、个人以及机构的信用状况构建成一个网络,使其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对于一些不诚信的当事人与行为进行惩罚,详细记录不诚信的情况,加快征信体系网络化的构建,实现信用评估情况在网络上进行共享,严厉抨击不诚信行为。针对互联网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使用者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从而使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在发展互联网金融过程中在各个方面存在的风险都会对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想要使互联网金融得到良好发展就需要强化信息安全网络技术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以及优化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估体系,真正的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率,为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1]聂兴.我国互联网金融业风险监管问题和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前沿,2019,8(07):1305-1310.

[2]路登,席香芸,刘宗莹,等.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J].新商务周刊,2019,(21):132.

[3]江尔静.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28):126-127.

[4]谭彐琼,李朝霞.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及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6):110-112.

[5]邓威.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风险防范[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7):244.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