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运用

2020-03-27邓彩杰杨金香杨国利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乡村振兴运用

邓彩杰 杨金香 杨国利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乡村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大部分乡村的经济仍然与城市有着较大的差距,仅靠农业经济进行乡村经济的振兴很难,想要进一步振兴乡村、提高乡村群众的经济收入必须从其他方面入手。保护乡村风景园林景观,打造乡村旅游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辅助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方式。本文从我国乡村景观保护及建设现状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运用的方式,为发展乡村经济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 乡村振兴 运用

引言:

目前,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也日益加快,城市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风景园林设计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由钢筋混凝土包围的城市的呼吸机。此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其周边乡村被整合为街道,现在的城市居民已经很难体会到乡村生活,但乡村景观对风景园林而言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设计中予以充分体现。

一、我国乡村景观保护及建设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我国逐渐重视起对乡村的景观保护和建设,为了振兴乡村,为了发展当地旅游业,在乡村景观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然而,并不是所有乡村景观项目都实现了预期目标,在此过程中常见误区有:一方面大拆大建,破坏乡土文化原本的传承,一味追求大景观,忽视乡村景观与城市园林的差异,另一方面急功近利,乡村景观建设和保护往往不符合乡村实际情况,在发展过程中动用了一些对乡村的持续发展不利的方式。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多种多样的地域气候特征和地形地貌,孕育了多种多样的动植物、矿产资源,也孕育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因此,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或可以一概而论的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乡村景观建设和保护。参与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的设计师应当根据当地环境特色、动植物特色、民俗文化特色进行设计,使设计出的乡村景观尽量与原生态环境相契合,尽可能体现当地乡村的地域特色。

二、乡村景观发展特点

(一)地域性发展特点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自然资源都有很大的区别。要想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的地域性特点,就必须了解当地的文化。在景观建设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体现都能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很多乡村景观地域性特点非常明显,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保护,同时乡村景观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对当时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文化保护的重要体现。

(二)生产性发展特点

乡村景观与乡村居民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乡村居民体现的是积极勤恳的生产特点,在将乡村景观融入城市风景园林中时,要将这种生产性特点展现出来,弘扬我国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城乡经济的发展更具特色,也让更多的居民感受到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充分展现我国人民的“正能量”。

(三)生态性发展特点

与城市相比,乡村环境更加原生态,要想在城市景观园林中融入乡村景观的特点,就要保持原生态这一特点。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所有的景观建设和乡村元素的应用都要符合国家对景观建设的要求,让乡村景观和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持续优化。另外,城市景观建设要体现乡村景观的原生态特点,体现乡村的魅力,促进让乡村与城市同步发展。

三、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运用的方式

(一)利用乡村风景园林挖掘旅游项目

传统乡村景观往往非同寻常和普通,例如:民居、农田、菜园、庙宇、墓地,是乡村文明的艺术结晶。城市中生活的人们习惯了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反而更喜欢富有乡土气息的景观,喜欢没有太多人为痕迹的自然山水,因此,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草根景观的保护。例如:依托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开发旅游活动,举办农产品采摘活动,组织游客参与秋季捕鱼活动等;又例如:依托风俗民情可以有效吸引游客们对乡村旅游的注意力,举办端午龙舟赛祭屈原,完善传统庙会、赶集场地的基础建设,向周边城市居民宣传庙会赶集活动,吸引有兴趣的游客前来。

(二)乡村生态

在园林规划环节,设计者将乡村生态融入其中,使用乡村的经济形式,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园林风景,既展现出园林的设计特征,又展现出园林具有的生态性。例如:某景区属于自然景区,面积较大,游客游览过程从山脚到达山顶要花费三天的时间。大多游客来到该景区游玩时,难以在一天之内游览完毕。同时景区沿途经过村庄。对于该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者将乡村生态元素融入其中,为游客打造吃、住、行一站式游览服务,让游客体验乡村人们的生活方式,为身处喧嚣城市的人们提供了静谧的游玩环境,丰富人们的游览体验。园林设计过程应用乡村生态元素,这些是城市人们在日常生活难以体会到的。通过将乡村的生态特点应用到园林景观规划当中,对园林景观合理规划,促使园林设计与园林效益等方面共同发展。通过优化风景园林的设计方式,将乡村景观合理融入其中,可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将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减小,展现出园林规划过程乡村景观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确保经济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随着经济建設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周遭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破坏,给国家的整体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为避免再次出现上述问题,在将乡村景观融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时,应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统一规划从而保证其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是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具体而言,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设计要求,在保障景观规划设计生态性的基础上,为实现产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

整合乡村资源,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完整和稳定,建设符合乡村环境的风景园林,在此基础上积极挖掘和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一方面满足乡村经济振兴发展战略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保护乡村的发展潜力,激发乡村的发展活力,辅助乡村实现自我增殖。

参考文献:

[1]王紫涵,丁绍刚.我国农业景观技术现状、问题及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5):61.

[2]朱胜萱,郑光强,卫宏健,张晴晴.计家墩理想村:文旅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实践[J].风景园林,2018(5):55-60.

[3]李景奇.中国乡村复兴与乡村景观保护途径研究[J].中国园林,2016,32(9):16-19.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乡村振兴运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新时期下中国风景园林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