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浪潮下银行的转型发展

2020-03-27胡杰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金融科技转型互联网+

胡杰

摘要: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银行的转型。基于此,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银行的转型发展进行研究,具体而言也就是如何在银行业务中运用金融科技,推进社会发展。本文主要从自身体会入手,然后重点剖析如何运用科技金融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希望本次的研究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科技;银行;转型

近年来,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互联网企业及金融科技公司持续冲击银行业的竞争格局,正逐步颠覆银行的业务形态和发展模式。如何更好地运用科技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银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五点体会

随着金融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银行用户、渠道、产品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一是用户体验更加极致。在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实时分析处理海量数据、正确感知和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保障,未来银行将朝着更加以客户为中心整合资源,主动、实时、智慧地响应客户金融需求,打造便捷、实时、无摩擦的用户体验。

二是场景生态更加丰富。在新时代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推动下,银行将实现金融在各类场景下的互通互联,银行服务入口将嵌入到客户日常生活的各类情境中,让客户不再需要“跑银行”就能被银行感知需求、获取服务。

三是线上线下更加协同。伴随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银行转型的重点将由以往铺网点、上硬件、造形象向加快向优化渠道、畅通流程、提升队伍素质等深层次经营要素转变。同时更加强调线上业务布局,将打造数字化渠道入口作为战略重点加以推进。

四是产品创新更加灵活。基于客户数据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普惠、小微、三农各个领域的数字化产品也层出不穷、日趋丰富,比如在农行就有网捷贷、数据网贷、惠农e贷等不断迭代创新,逐步成为运用效果好、风险可控的“王牌”产品。

五是风险控制更加智能。将内外部数据有机结合,可重构更可靠的信用评估模型,如基于实时获取的客户物流、资金流、单据流数据,对银行贷款客户的经营情况、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动态评价,将显著提高贷前审批效率和贷后管理水平。

二、关于如何运用科技金融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的思考

(一)全方位打造场景金融,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一是以用户为中心,开拓银行获客新思路。金融科技迅速发展在深刻改变客户金融行为的同时,也对银行获客思路带来了颠覆式冲击。随着客户用户化,我们服务市民也要从客户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在满足用户基本诉求之外,还要带给用户极致体验和身份认同。

二是凸显银行社会化属性,跳出金融做金融。随着传统银行的不断蜕变,银行的金融属性进一步下沉,社会属性不断凸显,将依托“金融+场景”,把握社会痛点,满足客多元化需求。比如在政务合作、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渗透力度可以进一步加大。充分利用现在的手机银行,在后端链接政府的政务部门或政务App,把一些审批、查询的功能从线下搬到线上,真正给市民“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网购般的办事体验,农业银行的掌上银行目前已经上线了“粤省事”平台,这也是以智慧城市政务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能力,抓社会“痛点”、“跳出金融做金融”的重要实践。

三是加快推进开放银行建设,构建共享金融生态圈。未来的银行要打造开放式平台,覆盖政务、养老、宗教、党建、教育、社区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借助微信、滴滴等独角兽互联网企业的业务网络为客户提供支付、融资、理财等金融服务。

(二)以金融科技赋能重点领域数字化产品。

一是数字化精准营销,持续提升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建立数据分析团队,提升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以数据赋能全行经营转型,深入挖掘我行现有存量数据,持续推进数据模型化,完善数据分析体系,实现数据模型的“规模化量产”。特别是在个人負债方面,充分发挥大数据对客户维护的支持作用。以大数据支持完成客户画像,实现准确分析掌握客户财富、需求状况,通过信息数据准确分析客户痛点,及时把握营销维护客户的突破口,实现客户经营从“经验化”转向“数据化”。

二是尝试推出个贷数字化产品。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步进入成熟期,房产已经成为居民最重要的资产,以数字化产品推动居民办理房产抵押贷款前景广阔。今后银行可以加快推出个贷数字化产品,构建对有房产客户的自动授信模型,采购合格外部服务实现商品住房在线实时评估;以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与有条件有意愿的政府房地产管理机构实现系统直连,在线实时查询房产权属、实时办理抵押、解押。

三是围绕“智慧生活”开展信用卡数字化产品创新。结合客户即时消费场景与用卡需求,联通卡户与商户数据,依托移动终端,实现申请、审批、激活、消费、信贷一站式打通,打造“即发、即享、即惠、即贷”的场景生态闭环。同时,启动“老友季”过期卡客户唤醒活动,提取过期卡客户资料,上线外呼录音系统,开展外呼营销培训,组建各网点外呼团队对过期卡客户营销新卡,充分盘活存量客户资源。

四是完善线上小微融资系列产品。小微企业及企业主在银行的账户行为、产品使用情况,同时对在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数据进行分析,为拥有优质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线上融资。如针对纳税AB级企业,上级行创新了税银通、结算通、工资贷、商户贷等分别以纳税、结算、代发工资、POS流水等作为依据的授信模型,可满足小微企业无抵押、纯信用贷款需求。又如,将企业缴纳社保的信用与银行融资信用相结合,根据小微企业近2年的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向企业提供融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五是强化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如创新三农信贷产品。大力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推广互联网新型信贷产品—“惠农e贷”。同时结合政府推进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在每个县、区建成特色产业项目库,加快推进“快农贷”的线上投放模式,同时,创新担保方式。运用省农担担保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融资担保难题,对接政府增信机制,降低融资成本。主动参与政府组建市政银保合作贷款、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增信机制,以“互联网+”全面破解农户“融资难、担保难、融资贵”的问题。

六是以金融場景为产品创新切入点,实现“场景+产品+技术”的深度融合。深耕公共事业场景,建设智慧缴费圈。快速提升水、电、燃气等基础缴费项目的覆盖度。拓展智慧校园、智慧医疗、党费等项目。深耕生活服务场景,建设智慧商业圈。深耕旅游交通场景,强化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机遇,前瞻介入政府政务、交通、医疗、教育等各类民生项目。

(三)完善聚焦热点、前瞻高效的零售风险控制体系。

一是突破传统的检查方式。无论是信用卡、还是个贷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笔数多、金额小、周期长、违约率低,贷后管理工作如果沿袭逐户管理的工作机理,会出现针对性差、效率低、人员难以支撑的问题。所以,我们零售条线的风险贷后管理模式应该是由逐笔到批量、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型,以科技为支撑,建立监测模型,提高监测效率,把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切实落实到了日常工作中,把被动应付检查变为主动加强管理,提高业务办理的合规性。二是强化个人资产风险管理。将内外部数据有机结合,如基于客户物流、资金流、单据流数据,对银行贷款客户的经营情况、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动态评价,将显著提高贷前审批效率和贷后管理水平。运用科技手段拓宽客户外部风险数据采集渠道,实现对风险前置识别,对关键风险点有效管控,对潜在风险问题及时疏导化解,切实提高个人资产业务的发展质量。三是重视严防新生风险。随着信贷业务转型,越来越多的个人信贷业务线上化运作,这是顺应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趋势,对客户来说,手续是越来越简便,但对银行来来说,风险监管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针对违规代销、非法集资、反洗钱等监管关注点、市场热点和案件高发点,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合规代销、理财营销“双录”等监管要求落实。

参考文献:

[1]郑志来.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 财经科学,2015(05):34-43.

[2]王庆伟,郑之,刘欣. 对“互联网+”如何促进银行转型发展的思考[J]. 时代金融,2017(27):80+82.

[3]刘涓.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对策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9(18):271+274.

[4]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课题组,汪办兴. 商业银行创新“互联网+票据”业务模式的思考[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5(06):45-54.

[5]许辉. “互联网+”背景下交易银行发展态势及对策探讨[J]. 时代金融,2016(15):27+29.

猜你喜欢

金融科技转型互联网+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