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综述

2020-03-27邹秋雁谭斯琳陈天勇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综述

邹秋雁?谭斯琳?陈天勇

摘要:为了更好地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集团亟需解决跨地域甚至跨文化商品与服务的流通扩散问题。从财务方面的优化来看,国内外大型企业已经纷纷建立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但是国内有关的理论与实践相比于国外仍然落后了许多,需要进一步投入精力进行相关体系的研究与完善。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国情,为了深度剖析本土大型企业的财务共享化道路,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对财务共享服务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出值得学习的经验。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共享”的理念已经迅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共享发展”理念是我国于2016年-2020年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一,“共享经济”商业概念也被写入十八届五中全会。除此之外,企业内部具有高成本效益的“共享服务”也备受瞩目,主要应用于财务、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等部门。无论是“共享发展”“共享经济”还是“共享服务”,共享的本质都是通过资源的共享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财务部门作为公司重要的职能部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流行也印证了共享理念在这个领域的无限可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福特公司(Ford)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s Center,以下简称FSSC),开启了FSSC的时代。在全球化日益渗透和信息技术全面应用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集团选择成立财务共享中心,或者与服务机构合作。

在中国,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最先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随后海尔集团、麦当劳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腾讯公司、通用电气(GE中国)、蒙牛乳业集团等企业集团都紧跟其后,分别设立或外包了FSSC,覆盖了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零售业、电力行业等众多领域。财务共享服务作为企业精简成本、集中控制、战略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我国财政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去年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中兴财务云、通用电气(GE)三方联合对我国近400家机构进行调查,呈现出的《2017年中国共享服务领域调查报告》显示,年收入超过100亿人民币的被访企业中,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的企業达到76.0%;在年收入低于超过100亿人民币的被访企业中,比例为38.1%。这昭示着我国的大型集团亟需进行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关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探索,学者需要进一步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发展道路,开拓出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更好服务的新模式。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纵观国外学术界有关共享服务的观点,比较受认可的是Bergeron Bryan (2004)《共享服务精要》里的阐述。他认为共享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内部合作组织,以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为目的,为内部和外部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共享服务独立存在于集团内,拥有专属的管理机构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

Martin(2011)通过发放问卷对FSSC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收集统计,经过回归模型检验发现成功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必要因素包括:财务共享的选址、企业的战略规划、流程变革管理、组织架构设计及客户的服务水平协议。

Andrew Owens(2013)在《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中提到,集团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除了要关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方面以外,还应该关注财务共享服务本身的绩效和质量,不断的进行改进标准化流程和战略性经营才能让共享服务帮助企业走向成功。

(二)国内文献综述

张庆龙(2015)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是财务领域对共享服务的调整性利用,从分散的业务部门提取出企业集团大量简单重复、可建立标准化、流程化的会计核算业务,整合于另设的独立业务单元——FSSC,进行流程重建,通过标准化处理来提升业务操作速率,达到成本降低、集中管理和控制、增强客户满意度的目的,是从整体方面来提升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一种作业管理模式。

杨寅、赵立彬(2016)通过向我国已经构建和运营FSSC的企业集团以及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科研单位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对企业集团相关数据进行了SEM模型实证研究,检验出构建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流程设计、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孙红喜(2017)认为,如若不尽快对FSSC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化升级,将会被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所取代。他提出了将FSSC搭建成为“面向未来的智能财务平台”的建议,不仅需要有序地推进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进一步集成,还需要搭建基于商业智能的管理会计平台、基于人工智能的财务平台,最终实现以人工智能为主体的共享中心模式。同时他建议将FSSC打造成“面向市场的价值创造中心”,区别于传统财务共享中心服务于客户共性需求的模式化特征,向客户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收取报酬。

宁哲(2017)关注于财务共享中心适用范围的局限性,建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去选择、调整。他认为连锁型企业、服务行业以及制造行业销售网点适合搭建FSSC,相对来说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建筑施工企业和信息程度化较低的企业不适合涉足财务共享的领域。除了行业限制外,他提出由于地域状况的差异,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企业税务工作不适合纳入共享服务的范畴。

丛丽丽(2018)认为,作为企业的新型的合作战略与管理模式,目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临的主要风险和局限为税务风险、信息系统风险、成本增加、人员离职率增加四个方面。针对税务风险,她建设性地提出了增设税务稽查中心的举措,同时利用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根据不同地域制定不同要求,以此来规范工作中的实际处理。

三、财务共享服务理论基础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

站在集团的战略宏观角度下,子公司及附属机构职能部门的重复地设立实为成本高居不下的一个重要因素。财务部门作为公司的职能部门之一,与人力资源、技术部门有着相类似的特点:不可缺少,但是占用的各项资源重复性较高。为了更好地安置职能部门在集团的角色,集团在职能部门的优化道路上逐渐向共享方向靠拢。

FSSC是共享服务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用成熟的IT技术,通过流程再造将简单、标准、重复性高的财务工作集中于统一独立的组织中处理,以便集团解决数量繁多的子公司人员冗杂、机构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FSSC也助力于财务在整体决策中的重要转型。

自共享服务中心问世以来,国内外诸多企业逐渐采用了FSSC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发展完善过程中可以发现,FSSC在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中较为广泛使用。这些企业大多拥有一定的规模,下属分公司、子公司繁多,地域分布十分广泛,同时公司涉及的主要业务趋于集中化,业务处理趋于简单化,以上也是建立标准化流程的重要基础。

(二)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FSSC的构建主要以降低成本为导向。此阶段福特公司、杜邦公司等相继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集中简单、重复的业务进行统一操作,提升了管理效率,同时实现对风险进行把控,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来节约公司的成本。这一时期内的先行者们仍处于在探索阶段,流程优化、服务质量的提升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21世纪,FSSC的构建主要以优质优化为导向。至90 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如惠普、IBM等都已在使用财务共享服务。在FSSC逐渐成熟、完善的过程中,降低成本的程度已基本达到最大化,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效率业已受到规范,提升服务质量和优化流程成为该阶段新目标。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瞩目,得益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以ERP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便捷的操作系统相继出现,财务共享服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FSSC的业务范围也拓展到更加普适性的财务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财务共享服务理念于20世纪末传入中国,摩托罗拉、埃森哲等公司在中国设立FSSC。

第三阶段,21世纪至今,FSSC的构建主要以利润化战略化为导向。在经过近二十余年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的丰富,FSSC模式步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开拓性的业务探寻成为了共同的目标,例如通过销售、外包自身较为成熟的服务体系,使得传统的职能部门转型为利润中心,或是将税务模块一同纳入FSSC的业务王国,开展财务咨询方面的活动,结合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进一步消除信息壁垒带来的低效率,都在是集团可以思考实践的创新点。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FSSC也相继建立,由中兴通讯在2005年领头,借鉴着前辈们的成功经验,各行各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近5~7年,我国的FSSC发展更为迅速。2015年4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经过调研得出的财务共享服务调查表明:国内超过70%的大型公司已经将实施 FSSC 纳入重要的发展战略。

(三)共享经济理论与共享服务理论

1978年,共享经济(或称协同消费)的概念就已经问世,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琼·斯潘思(Joe L.Spaeth)首次提到了协同消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代指多人在参加共同活动时一起消费商品或者服务的过程。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歌猛进,共享经济的模式得以在各类平台上进一步成熟。目前的共享经济模式主要是通过暂时转移第三方闲置资源的使用权来创造价值,实现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低成本高效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现实生活中,共享经济理论的应用近年来可谓是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除去发展较早的共享空间(Airb&b)和共享出行(Uber)外,搭乘着互联网的劲风,我国的“共享单车”可谓是近年最耀眼的一颗“共享之星”,2017年使用共享单车出行的人数达到了2.21亿。随后“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等涵盖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共享产品令人应接不暇。

若共享的对象为基于信息交换提供的服务,则有了共享服务理论。在技术信息系统的配合之下,企业不仅可以精简分支机构,整合人力资源,还可以将成熟的服务技术外包给其他的公司,完成职能部门向利润中心的转换。

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共享服务是把集团内部相同职能的部门抽取出来进行集中管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 FSSC),就是将不同国家,地点的会计业务,整合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来做记账和报告,保证了会计记账和报告的规范和统一,并且减少了在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办事处的会计部门设计,最直接带来节约系统和人工成本的好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财务核算集中化,信息技术一体化,业务流程规范化的特征。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后,集团所有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财务核算业务集中拿到共享中心去做,从日常收付款记账,发票认证,报税缴税,员工报销,到上报统计报告,预提摊销,出财务报表都在这里统一进行。各分公司与子公司不再设置财务部,确能保证各自的财务核算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步进行。

大型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想要做到高效与统一,必须有一体化的信息技术做支撑。利用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账务处理,才能实现子公司与分公司之间无缝衔接,避免出现由于账套不一致而导致无法对账等情况,保证集团财务的统一性。一体化的IT平台还可以将业务和会计整合,例如,以ERP系统为支撑的会计系统,可以在采购人员进行线上收货确认后直接生成会计凭证计入成本,或者在发生销售业务后创建销售订单生成会计凭证直接计入收入。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有潜力扩张的集团,提供规范发业务流程,任何收够整合来的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可以按照现有的会计流程,迅速加入,使会计工作交接没有障碍,同时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

五、结论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必须应对信息技术给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企业财务必须实现快速转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使企业财务由集中式转向了共享式,可以有效实现财务集成,这是企业财务创新管理的新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可以降本提效、支持企业规模化、降低财务风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目前,在学术界已出现越来越多的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随着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的继续深入探索,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问题会被逐一解决。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大智移云”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会在越来越多的企業中得以广泛应用和积极推广,并进一步促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庆龙,聂兴凯.2015中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调研报告[R].北京:北京国家会计学院,2015.

[2]杨寅,赵立彬.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通讯,2016(26):58-62.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攀登计划”专项资金)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以集中报销平台为支撑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S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对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