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环境下,大学数学教育的困境
2020-03-27龚小庆
龚小庆
自1985年开始,笔者一直从事大学数学教学工作,对数学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2017年,却转至经济统计系。一个在数学教学中摸爬滚打32年,并从中享受过诸多快樂的老教师,选择利用最后几年站讲台的机会做一次新的尝试,这足以说明大学数学教育确实出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大学生被应试教育 “绑架”
笔者认为,一个人接受了任何一种数学之“美”的启迪,无论是几何之美还是逻辑之美,对自身数学思维的培养都是有益的,只是程度深浅因人而异。因此,大学教师理应注重介绍数学思想、方法和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脉络,注意解读教材中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意味,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独特的美。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能够让学生明白问题背后的知识体系,并理解从该问题的求解中所期望达到的训练目标。这是一种既有“胸怀”又不乏“高贵”的教学方法,追根溯源,应属于开启思维的“数学方法论”的引导。笔者也经常对学生说,有了“一桶水”的胸怀,就不会再惧怕“一杯水”的考试了。
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良多,但没想到,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它却陷入“被人嫌弃”的尴尬境地。一次,和一个学生聊起“读万卷书”的重要性。她的一句话,令笔者印象深刻,她说:“老师,你喜欢给我们讲数学思想方法,在我看来,这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毕竟只有分数才是最重要的。” 说这番话的学生来自学校的“创新班”,可以理解为校园里的佼佼者。顶着“创新”头衔的学生都如此看重分数,可见大学数学受应试教育影响之深。
而这名学生所说的“分数才是最重要的”,确实是一句能折射当今教育现状的大实话。这意味着,学习不再是因为兴趣和好奇心,而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应试教育的制度里,我们远离了,甚至忘记了读书和学习的快乐,并最终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考试。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大学数学教育面对的是一群被应试教育“制度化”的学生。就像耳朵只能接收声音,眼睛只能接收光一样,被应试教育“制度化”的学生只能接收跟考试有关的信息。曾有一个学生在课程作业中写道:“我们有一种超能力——前一分钟还昏昏欲睡,但只要老师说这道题是重要考点,我们马上就会亢奋起来。”
这种只对考试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顺利通过周考、月考、期中考和期末考等名目繁多的考试。而在大学,大部分课程只有期末考试,没有平时考试的刺激,不少学生便没有了学习动力,前半学期几乎无所适从,就算在教室上课,也是或趴在课桌上睡觉,或埋头玩手机。只有快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他们才想起自己学生的身份,临时抱佛脚,熬夜刷题。像数学这样需要细心思考、充分理解和平时积累的学科,光靠划重点和临时刷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导致了大学校园里蔚为壮观的数学课程补考场面。
大学数学 “怪象”
为了扭转大学生“唯分数论”的现象,某些学校开始推行新的做法:大幅提高平时成绩的占比。例如把平时成绩的占比提高到50%,这意味着,只要平时成绩100分,那么期末卷面达到20分就能总评及格。学生为了减轻期末考试压力,纷纷在平时成绩上下功夫,而平时成绩一般缺乏客观依据,这无疑会助长某些学生的投机行为。因此,与提高平时成绩占比这一做法配套而生的,是部分学生创新了不少提高平时成绩的“旁门左道”。一份几乎没什么难度的数学试卷只考了20分,而平时成绩却有100分,最后这门数学课程顺利及格了,这样的现象看起来荒唐可笑,却真实发生在大学校园中。
还有一些学校为了降低挂科率,无视教育部考研大纲的基本要求,大幅压缩数学的学分和课时,甚至将一些课程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一些理工科专业不学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一些经济管理类专业不学二重积分,如此咄咄怪事在某些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并不鲜见。
学分被压缩或课程被删减的情况,无疑是应试教育的必然后果。学时不饱满,老师也就无法在数学课堂里充分演绎数学思想,通过课程才能“润物移情”的数学思想也被扼杀了。
面对大学数学教育的如此现状,政府和学校将目光转移至通识教育,意在通过通识教育缓解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笔者也曾开设过多门通识课,希望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之美,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即使是货真价实的通识课程,最终的命运还是被贬为“水课”。原因很简单,没有考试的刺激,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也不知道学习通识课程除了混学分外,还有什么用处。
对很多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学生来说,学什么、为什么学不重要,重要的是获得 “好看”的分数。由于不同课程的难易程度不同,获得同样分数的难易程度也就不同。毋庸讳言,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数学属于较难的课程。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为了获得高分选择转专业,且这类转专业具有单向性:从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专业转到要求较低的专业;或者在进入大学前,就选择远离数学的专业。这样的选择,显然不是因为兴趣和爱好,大多数情况下,是某些功利因素作祟的结果。
离开分数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在素质教育的涵义中,存在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观愿望和接受素质教育的客观环境。如今看来,“只有分数是重要的”学风正在校园蔓延,且势头愈来愈强,不管是主观愿望还是客观环境,其生存土壤都缺乏充分的养料,素质教育难免营养不良,难以为生。
经常会有一些人认为素质教育和分数是绝对割裂、互相敌对的,实际上,素质教育并不否定考试和分数。如果把分数看作是“鱼”,那么素质教育就是让你明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
笔者一直相信,离开了分数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数”。我们看得见的是分数,看不见的是知识得以涌现的语境,即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而后者才是真正重要的。在大学数学教育中,更是如此。因此,合格的数学课堂,不应该离开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曾多次提到数学的重要性,在笔者看来,这里的“数学”,实际上是数学所独有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判断一个人能否大学毕业、是否学有所成,不是看其毕业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应主要关注两点:一看是否具有学习的欲望;二看是否具有学习的能力。有了学习的欲望,我们就会始终怀着一颗好奇心,不惧变化和挑战;有了学习的能力,我们就能很快适应环境,脱颖而出。这些都不是单纯的考试分数能带来的。
改变大学数学教学的困境,必须从改变“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开始,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
(作者系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孙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