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投入产出法对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分析

2020-03-27古圣钰吴英伟

北方经贸 2020年2期
关键词:碳排放旅游业

古圣钰 吴英伟

摘要:现对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区域划分及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投入产出,对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购物等方面,结合部门和区域的角度,进行了旅游业碳排放方面的相关研究。根据以上分析,对旅游业低碳化提出了旅游景区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旅游周边服务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应大力发展新型旅游企业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投入产出法;旅游业;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2-0150-06

Abstract: From the production point of consumption completely, first of all the world's tourism industry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situation analysis, on this basis,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tourism industry in 2010/2012/2014/2016 and other years were analyz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input-output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carbon emissions industry chain for each link and carbon potenti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nce 2010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overall growth trend, but the growth rate is small; the scale of tourist and tourism consumption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growth; tourism carbon emissions, there are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bu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gradually narrowing; tourism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not all, showed the overall uneven spatial pattern;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carbon emissions accounted for China carbon emissions and global tourism carbon emissions 3.25% and 5.42%;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goal of reducing carbon Tourism in our country, needs to be coordinated from th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 more dependent on the related industries to provide intermediate products of low carbon high carbon emissions per person; tourists inbound tourists and urban tourists should bear the emission reduction responsibility of carbon emissions; China tourism needs large emission space.

Key words: Energy consumption; input-output method; direct carbon emissions; indirect carbon emissions; total carbon emissions

一、引言

据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2005年,来自旅游交通业和住宿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19×109吨和2.84×108吨,如此多的碳排放来源于哪里呢?首先,游客在其完成一次长途旅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飞机。据相关统计,在乘飞机短途旅行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是同等距离铁路旅行的三倍以上。另外,住宿业也属于碳排放的重要成员。根据房间大小、季节差异以及酒店档次等不同计算,平均每名游客一晚大约产生10~30克的碳排放,这相当于一辆普通汽车行驶50~150公里的排放量。这个数字在夏、冬两季因为空调的使用还会继续升高一些。

1995年,在英国举行的“旅游与旅行产业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为了发展旅游业,必须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科学可持续的管理。2007年,第二届“气候变化与旅游业”会议在达沃斯顺利召开,再次让旅游业的碳排放问题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2007年发布的《达沃斯宣言》中,又一次提出旅游业产生碳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引向了一个新的高潮。2009年5月“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行业报告在世界经济论坛上释出,这份联合调查報告是根据世界旅游业以及航空、海运和陆路运输业写成的,显示出世界碳总排量的5%为旅游业碳排放(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其中纯旅游业占3%,并且报告中还预测,在未来几年,可能会依旧保持一定的排放增长速度。至此,旅游业的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等相关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旅游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对旅游业碳排放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起步比国外要晚许多。直到2007年,高兴等人首先对中国的酒店业餐饮服务过程中的能耗进行分析研究。李鹏等人于2008年,以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线路产品生态效率的计算模型,首次对旅游景区碳排放进行研究。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后,中国学者对低碳的关注度迅速升温,通过对《知网》进行检索发现,从2009年至今,关于低碳旅游方面的文章已超过800篇。但从国内学者对低碳旅游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数人的研究还停留在对低碳旅游的概念、内涵、意义、实现路径、低碳旅游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关系等表层上,且大多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泛泛而论,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随着对低碳旅游认识的不断深入,在后来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以某一城市和某一自然保护区、某一景区为例的实证研究,人们开始认识到纵向分析的重要性。但人们研究的角度还停留在现有问题上,对定量研究缺乏系统认识和分析,找不到新的问题切入点。简而言之,中国对于如何解决旅游业碳排放方面的理论研究仍然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

二、研究内容

上世纪末,中国就正式制定了以旅游业发展为首,带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政策。“十一五”期间,再次将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任安排在旅游业上,将其规划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是,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以及气候变化,碳排放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2008年《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全球挑战》(世界旅游组织出版)报告表明,2005年全世界范围内因旅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3亿吨,相当于当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9%,而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则达到5%~14%。如果按照目前这种粗放型的方式继续发展旅游业的话,那么再过十五年,整个旅游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增加180%,2020年碳排放量相比2005年的碳排放量预计增长幅度为142%。在研究目前旅游业碳排放现状的基础上,采用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购物等方面结合部门和区域的角度,进行旅游业碳排放方面相关研究。

(一)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区域划分及现状

据统计,2016年全年国内旅游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总收入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同比增长3.8%,其中外国人入境2 814.2万人次,同比增长8.3%。国际旅游收入1 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出境旅游人数1.22亿人次,同比增长4.3%。旅游服务贸易顺差102亿美元,较上年扩大11.5%。但是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做大,更重要的是做强。而要做强旅游业,就必须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代价获得最大化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标。

中国地大物博,不仅有常见的构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而且有现代冰川和古代冰川遗迹等,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尽管中国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各地的地域差异较大,进而导致各地二氧化碳的排放特征鲜明,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及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措施,现根据地域将中国划分为三级系统。第一级,把中国划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东、东北、西以及中四个大区。第二级,把四大板块再划分成八大综合经济区,其中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这三个大综合经济区隶属于东部大区。东北大区因为地理位置关系仅有东北综合经济区,隶属于西部大区的有大西北和大西南这两大综合经济区,隶属于中部大区的有长江中游和黄河中游两大综合经济区(见图1)。第三级,把第二级进行细分,划分到省一级行政单位,共计31个。另外,由于西藏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暂时没有,现研究对象最终细化为30个行政单元(见表1)。

(二)旅游业碳排放的来源及计算

旅游业目前在服务类行业里还属于“绿色产业”,然而,其真正的碳排放水平并不算低。旅游业涉及面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交通和住宿,另外还包括餐饮、购物、娱乐等众多行业。长时间以来,为了大力鼓舞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业的相关制约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绝大部分的景区在最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其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合理规划,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和二氧化碳排放,这都对旅游业的低碳发展形成巨大的阻碍。按照以上景区碳排放测算的思路,景区碳排放包括三部分,旅游景区服务型碳排放、旅游景区管护型碳排放和旅游景区建设型碳排放,如下式所示。

E=E服务+E管护+E建设其中,E服务和E管护又可具体表达为下式。

E服务=E餐饮+E住宿+E交通+E游览+E购物+E娱乐

E管护=E管理+E维护

所以,寻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证旅游业的节能减排,把低碳发展道路彻底的执行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去,仍然是重要课题。

1.旅游交通产生的碳排放

旅游交通碳排放是旅游业碳排放最大的来源,包括来往景区目的地的航班、旅游公司大巴车、自驾游私家车、景区内旅游巴士、上下景区索道等。计算旅游交通产生的碳排放,一直是广大学者研究的对象,现通过实地调研各种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后,考虑各种交通工具的载客量,结合不同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参考系数,给出如下计算公式。

2.旅游住宿对碳排放的影响

另一个旅游业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是旅游住宿碳排放,它包括景区为工作人员和游客提供的各种住宿场所的碳排放,还包括在景区内原住居民正常居住产生的碳排放等。其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照明、清洁、空调等设施的能源消耗,其计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直接对测算对象的能耗状况进行调查,可获得住宿企业能源消耗的一手数据,计算公式与餐饮碳排放相似,具体如下。

三、旅游业碳排放结果与分析

如表4所示。随着旅游业经济的迅猛发展,2010~2016年年间,中国旅游业的能源消费也急速增加,从2010年的2 027.52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6年的4 354.53万吨标准煤,增加了两倍多,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18%。旅游业各部门能源消耗中,旅游交通能源消耗從2010年的1 204.12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6年的2 791.69万吨标准煤,涨幅达到231.84%,在历年旅游业能源消耗总量中平均占比达到了60.9%,是旅游业直接能源消耗最大的部门。由表4可以看出,交通、住宿、餐饮和商品销售部门的能源消耗位列旅游业总能源消耗的前三,而游览、娱乐、邮电通讯和其他服务的能源消耗则较少。

(一)直接碳排放的结果与分析

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所导致的直接碳排放在研究年份内(2010年、2012年、2014年和 2016年)分别为4 967.41万吨、6 436.96 万吨、7 233.04 万吨和10 668.59万吨,如表5所示。中国旅游业的直接碳排放表现出的趋势是逐年递增,据统计,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1.12%,2016年旅游业直接碳排放是2010年的2.15倍。旅游交通、旅游住宿、餐饮和商品销售等各个部门的直接碳排放均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2016年旅游交通直接碳排放达到6 839.65万吨,占旅游业直接碳排放的64.1%,比2010年旅游交通直接碳排放增长197.63%。2016年旅游住宿、餐饮的直接碳排放达到2 085.55万吨,占旅游业直接碳排放的19.5%,与2010年相比,涨幅达到317.06%。2012 年商品销售直接碳排放为1 272.07万吨,占2012年旅游业直接碳排放的11.23%,相较2005年增长了223.52%。2010~2016年,旅游业各部门直接碳排放占比变化不明显,2016年,由于旅游收入统计方面的改变,旅游消费中未统计国内游客的邮电通讯和其他服务消费,造成邮电通讯和其他服务的直接碳排放量比例偏低,但是在主要碳排放来源的交通、住宿、餐饮等仍然保持较高的比重。2010~2016年间,旅游业直接碳排放结构变化不大,说明研究年份内旅游消费的转型升级并不明显。

(二)间接碳排放结果与分析

中国旅游业间接碳排放在研究年份内(2010年、2012年、2014年和 2016年)分别为16 450.50 万吨、14 621.34万吨、18 055.06万吨和26 105.84万吨,如表5所示。旅游业间接碳排放在研究年份内增加也较快,年平均增长率是5.84%。从表6中可以看出,研究年份内,首先各部门间接碳排放总量最大的还是旅游交通部门,首先各年份碳排放量分別为9 529.77万吨、7 545.56万吨、9 693.45万吨和13 738.52万吨,2016年旅游交通的间接碳排放量是2010年的1.76倍。再次为商品销售部门,各年份间接碳排放量分别为3 399.47万吨、3 180.95万吨、4 062.22 万吨和7 905.65万吨。再次为旅游住宿、餐饮部门,各年份间接碳排放量分别为2 066.45万吨、1 938.67万吨、2 546.49万吨和3 755.24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48%。最后,游览、娱乐、邮电通讯和其他服务的间接碳排放量与占比均较小。

(三)旅游业完全碳排放

中国旅游业完全碳排放在研究年份内(2010年、2012年、2014年和 2016年)分别为21 417.91万吨、21 058.30万吨25 288.09万吨和36 774.44万吨(表7),碳排放增长趋势明显,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23%,2012年旅游业完全碳排放是2010年的1.72倍。由表可知,交通部门在各个年份完全碳排放占比最高,2016年旅游交通完全碳排放达到20 578.16万吨,占当年旅游业完全碳排放的54%,2016年旅游交通完全碳排放量为2010年的1.65倍。完全碳排放次高的为商品销售部门,然后是住宿、餐饮部门,较低的为其他服务、游览、邮电通讯和娱乐部门。

四、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策略

(一)旅游景区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

旅游业尤其旅游景区应该顺应变革,努力在节能减排、碳消耗目标、旅游碳足迹测试、景区规划、景区能源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比如,全国首批低碳旅游示范区安徽黄山风景区提供的“绿色”服务,倡导“绿色”办公等措施保护景区环境。四川海螺沟风景区设立“垃圾银行”,从而减少旅游垃圾对景区环境的破坏。北京天文馆通过落地执行零碳创意自动售卖机项目,对游客进行环境科普和节能产品应用普及等。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不仅仅需要政府和旅游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来自游客、景区内的常住居民以及景区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共同力量,才能在建设低碳旅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旅游周边服务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伴生的餐饮酒店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整个旅游业的碳排放中,餐饮住宿占据着不可忽略的地位。因此,大力发展低碳餐饮酒店,是顺应酒店业时代潮流的。在当今这个资源紧缺的社会,低碳、环保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例如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提出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中低碳和环保成为上海世博会大力推广的两个关键词,在全国乃至于全球都掀起了一阵“低碳环保”风。使得全国绝大部分行业都大力推行低碳模式,酒店业顺应时代潮流,也开始了从低碳角度出发,大力推行低碳节能的发展模式。另外,将低碳环保观念植入到酒店管理中可以大大降低酒店经营成本。低碳理念对于酒店来说,不仅是企业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更是酒店转变视角重新审视酒店自身的定位,不断降低自身的经营成本,增加酒店效益,从而创造价值并形成不可被同行模仿的竞争优势。

(三)应大力发展新型旅游企业

低碳旅游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的支持,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过程中,采取循环式、开放式、节约式的发展方式,通过大力宣传和积极推广低碳环保的新型旅游理念,能够科学合理的协调企业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平衡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减轻负担,在为游客提供更舒适、更便捷的服务的同时,最大化的实现自身的利益,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共赢的新型旅游企业。

五、结论

现对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进行了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分析,首先对中国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宏观概括,其次依据投入产出分析法,对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的产业链条中,因各个环节存在以及潜在的碳排放,包括直接、间接和完全碳排放的分析探讨。在研究年份内,值得欣喜的是碳排放强度逐年递减,但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在逐年递增。一方面,说明旅游业产出的碳排放降低,这得益于各部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说明旅游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远高于能源和碳排放强度下降对碳排放带来的抑制作用,换句话说,也就是科技进步和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达不到给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相抵消的地步。中国旅游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增长,旅游业碳减排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环境任务。

猜你喜欢

碳排放旅游业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济南市公共交通低碳发展路径探索
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宁夏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
重庆市碳排放现状及低碳发展路径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人力资本投资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