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研究
2020-03-27张玉佳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本文根据笔者实际去往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的艺术管理专业学习和实习的经历,对比中美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在教学方法上的异同,希望能够为我国未来戏剧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美高校;艺术管理;教学方法;对比研究
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坐落在芝加哥的市中心,是一所私立的、非营利性的研究型大学,共有近7000名在校学生,包括创意媒体艺术、文科和商科等超过60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近90%的哥伦比亚学院的毕业生表示,他们在获得学位后的一年内就找到了工作。哥伦比亚学院的毕业生活跃在电影和金融、音乐和游戏设计、新闻和时尚等领域,为美国的艺术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商业与创业系(Busi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同时招收研究生和本科生,研究生学制两年,有艺术管理专业(Art Management)和创意产业专业(Entrepreneurship for Creative)。笔者于2018年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资助硕士研究生出国交流”项目,在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学习交流一年,参与了该校商业与创业系的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项目的学习,希望通过对比中央戏剧学院和美国哥伦比亚学院在艺术管理专业教学上的相同和差异,为我国戏剧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1 课程基本情况
1.1 培养目标
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侧重于“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思维和勤奋工作的精神,从而为学生投入实际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1]着重培养艺术类管理人才。从培养目标上看,中美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为艺术与娱乐产业培养具备商业思维并且有一定艺术修养的管理者;区别在于我国对戏剧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标准化模式,而美国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1.2 课程设置
哥伦比亚学院设置了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内容丰富,如表1所示。艺术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经济、法律与艺术管理学等。选修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各种艺术门类的喜好和需求挑选,这种课程设计能够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个性化发展。
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研究生学制两年,共需要修满48个学分,其课程学分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专业必修课程8门,占总学分的50%,剩下50%为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可由学生自行安排。研究生第一年集中学习商业理论,必修课程包括领导力课程(战略计划、领导力)以及经济管理课程(决策会计、行为经济学、财务管理)。除此之外,在新媒体时代下,也有专门针对艺术与社交媒体相结合的新媒体战略课程。
选修课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在研究生的第二学年,要求学生至少选择6门以上的选修课,课程主题涵盖筹款、赞助、文化政策、谈判和项目管理等。学生还可以选择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独立项目,例如完成自己感兴趣研究题目的学术论文,或者开办自己的企业和组织。除此之外,实践课程也是选修课程的一部分。研究生将在艺术管理专业的几个实习课程中担任一个领导角色。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启动实际项目的机会。例如进入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的校友经营的唱片公司(AEMMP Record)实习,作为艺人经纪人,签下真正的艺术家并宣传他们的作品;参与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霍金画廊(Hokin Gallery)和C33画廊(C33 Gallery)的管理实践,在芝加哥市中心举办真正的展览和节目;对舞台管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管理学生剧场(Stage Two)的机会,学生设计和营销项目等。除了以上课程外,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每年还有大量的假期游学项目,如迈阿密创意产业游学项目,前往布拉格的时尚杂志社(Cosmopolitan)参加全球营销项目等。
1.3 师资情况
其教师团队主要由行业的从业人士组成。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教师的职业化程度较高,许多教师是活跃的企业家、制片人、代理人、律师、董事会成员或者行政人员等。例如市场营销学作为艺术管理的必修课之一,其授课教师菲利普教授是芝加哥根深舞蹈剧场(Deeply Rooted Dance Theater)的董事会成员,在他的课程上,剧院团的从业者会被邀请到课堂上分享剧场的基本情况、产品内容以及营销模式等方面。学生也会根据剧院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营销计划,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方案汇报,并且讨论交流。
2 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教学情况
2.1 教学方法
在哥伦比亚学院,上课前,学生需要根据课程要求阅读大量的材料,并从中发掘一些问题,以便上课时讨论。课堂上,教师更多是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上没有过多的理论知识的讲授,而是以针对某一话题或者社会热点现象的讨论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空间。课堂形式多样,会形成小组围坐或者是圆桌讨论,教师也会根据课程自主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有更好的课堂参与感。
2.2 教学对象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美教育制度的区别下,艺术管理(或者戏剧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通过笔者在中美课堂的亲身经历,能够感受到以下区别:首先,美国的课堂相对开放,在美国高等教育的课堂上,更多注重的是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某一问题的探讨,因此学生需要积极地参与讨论。美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强,会非常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美国学生更善于组织信息和团队合作。不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美国课堂通常以小组形式完成。美国学生非常习惯于团队协作的方式,会主动将内容划分并且合理地分配到每位同学身上,在团队中通常发挥很好的领导作用。
2.3 教学系统
学校有自己的教学绿洲系统(Columbia Oasis),在这个系统中,学生可以完成选课、申请奖学金、预约学院场地等。而在专门为课程设计的教学平台(Columbia Canvas)上,可以了解每個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规划、授课教师信息、评分结构等。学生能够根据课程大纲为每节课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中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使学习更有效率。因此,国内高校应完善教学管理系统,为学生在学习上提供更多的便利。
2.4 教学效果
学生对艺术管理专业的学习动力来自兴趣和热爱。兴趣带领学生走进艺术管理专业,而热爱是支持学生在未来职业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的重要条件。合格的艺术管理者要首先从管理好自己做起,有清晰的学习目标、明确的职业规划。
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和规划都取决于自己,他们会非常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未来的规划,而教师的作用更多体现在辅助学生达到个人的学习目标上。笔者通过与美国同学的交流了解到,绝大多数美国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有清晰的规划,他们从本科开始就对自己未来的职位有明确的构想,绝大多数艺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在毕业一年之内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3 关于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教学的思考
3.1 增加校际交流
美国各个高等院校之间交流合作、互动频繁,对整个艺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芝加哥市区设立艺术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有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 Chicago)、芝加哥艺术学院(School of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等,它们都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而且学校之间联系紧密,为学生提供自由展示和合作的空间。
学生需要不断了解行业动态、开拓新领域、相互交流学习,才能够更好地为行业服务。现阶段我国与国外高校的交流机会已经大幅提升,有许多优秀的艺术管理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到国外交流、访学,然后将先进的理念及教学方法带回国内,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了解艺术市场的需求、打开国际视野。
3.2 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
艺术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理论专业,更要求从业者的实践经验。只有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才能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管理者。目前来看,国内艺术专业给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基本还是和学校教学相关,例如学校自己的校园艺术节、学院承接的校内外大型活动等。由于校园形式的局限,实践面对的群体仅仅局限于学院内部的学生和教师,不面对社会观众,缺乏对行业动态的掌握。
3.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因此应使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拥有更多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我国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教授方法,各个课程相对独立,课程教师都有很强的专业背景,他们可以将艺术管理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以及经验通过课堂的形式分享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直接且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对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学习有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戏剧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必然会对戏剧管理教育产生影响,[2]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美国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学习主动性非常强。教师会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提出艺术项目的创意,没有任何主题或形式上的限制,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大胆创新。教师会参与到学生的创意中,为其项目提供建议和评估,并且帮助学生实现其想法。
3.4 注重教学反馈
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反馈。每门课程结课时,学生都会自愿填写一份针对课程改进的调查问卷,包括课程内容、教师风格、满意程度等方面,学校会收集并对课程进行修改和调整。而在国内,对教学上的反馈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应该多注重学生对教学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 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官网[DB/OL]. http://www.colum.edu.
[2] 张蔚.耶鲁大学戏剧管理专业教学特点及启示[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報,2013(4):145-154.
作者简介:张玉佳(1995—),女,江苏徐州人,中央戏剧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