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锻炼对颈椎病颈痛疗效的影响
2020-03-27谢福
谢福
(长沙市第一医院骨科,湖南长沙 410005)
表1 两组功能、症状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于对照组比较bP<0.05
八段锦是著名的气功锻炼方法,其适用于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治疗[1]。笔者发现,八段锦中第一式、二式、四式,即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五劳七伤向后瞧”能够有效锻炼颈肩部肌肉、骨骼[2]。基于此机理,本科纳入84例颈椎病颈痛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以探讨八段锦锻炼对颈椎病颈痛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55.98±6.71)岁,平均病程(22.87±4.13)d。观察组中,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34±6.45)岁,平均病程(23.12±4.0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药物等常规治疗。针灸取穴:大椎、颈夹脊以及肩中俞,直刺10~30 mm,得气后施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周治疗2次/周,连续治疗3个月。药物治疗: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1次/d,每次1粒(0.1 g),连续服用4周,若症状缓解迅速,可适当减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八段锦锻炼:第一式: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向上缓缓高举过头;手指交叉,用力翻转掌心向上举,同时尽量抬头,脚掌随双手上举而起落;而后打开双手,自身体两侧落于腹前。第二式:左脚向左侧迈成马步,双手于体侧呈虚握状,由胸前向上做弧状划行,双手交叉于胸前,左手握拳,拇指、食指撑开八字形,向左缓缓平推,展直左臂并向左转头,目视左方,宛如弓剑在手;右手屈肘并向右回拉,“拉紧弓弦”。停顿数秒后将身体上起,双手顺势向下划弧回到胸前,右侧锻炼同左侧方式一致。第三式: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手体侧下垂,头部缓慢最大限度转向左后方,两眼看向左后方,保持数秒后还原,右侧锻炼同左侧一致。上述3式每日训练5~8次,连续训练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3月后评价功能、症状相关指标。NPQ评分[3]:共包括颈痛程度、睡眠等9 个条目,分数越高提示颈痛影响越严重;MPQ评分[4]:包括疼痛分级指数、痛强度、视觉模拟法,共25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症状越严重;JOA评分[5]:采用17分制,分值越高颈椎功能越优。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痊愈:疼痛症状消失,颈部功能正常,能正常劳作;好转:症状、体征缓解,颈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颈部功能均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项功能、症状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PQ评分、MPQ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增加,但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中,痊愈23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中,痊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八段锦”原为中国传统导引术,逐渐发展为中医领域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呼吸吐纳、形体活动、调节心理等促进功能恢复,在软组织、骨关节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7]。本研究根据颈椎病颈痛关节紊乱和韧带、肌肉稳定性降低等病理机制,选择八段锦中的第一、二、四式进行锻炼。一式中“两手托天理三焦”锻炼,患者双臂交叉上托且脚掌随之起落,使胸腹提拉,腰背拔伸,通过肌肉等张收缩训练以改善颈肩部肌肉紧张,缓解疼痛部位肌肉筋膜劳损,提高颈椎关节活动度,同时促进颈部动脉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有氧代谢。第二式“两手托天理三焦”锻炼中,分肩扩胸不仅能锻炼心肺功能,还使深层头半棘肌、浅层斜方肌等颈肩背部肌肉得到充分锻炼,能促进软组织炎症吸收,松解肌肉粘连,改善肩背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第四式 “五劳七伤向后瞧”锻炼颈部前、后肌群,还能增强脊柱稳定性与活动度,在最大限度转头后静止片刻,颈部肌群获得等张收缩,能促进肌张力恢复;颈椎反复拧转增加颈部肌群收缩力,同时扭转颈椎带动脊柱旋转,也能促进颈部血液畅通,增加椎体活动度[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NPQ评分、MP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八段锦锻炼能显著改善颈椎病颈痛患者疼痛症状以及颈椎功能。
综上所述,八段锦锻炼能有效减轻颈椎病患者颈痛症状,提高颈椎功能,是简单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