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中频电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肌电图指标分析
2020-03-27李南孙琳杨晓秋周泽军
李南,孙琳,杨晓秋,周泽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病房,重庆 渝中 400016)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颈肩部僵硬疼痛及颈椎活动受限,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1]。洛索洛芬钠是常用的镇痛消炎药,但仅能对症治疗,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疾病。电针治疗是广泛应用的针灸治疗手段之一,中频电疗则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功能以促进神经组织恢复,两者联合使用治疗颈椎病相关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采用电针联合中频电疗治疗CSR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男24例,女31例;年龄30-60岁,平均(44.78±4.48)岁;病程2-14个月,平均(6.85±0.68)个月。观察组男26例,女29例;年龄31-60岁,平均(44.69±4.47)岁;病程2-14个月,平均(6.77±0.67)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钠(国药准字H20030769,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60mg),1片/次,3次/d,治疗3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物理治疗,中频度电疗:采用中频治疗仪治疗,患者坐位,将电极板置于颈部两边,中频频率5 kHz,低频频率20 Hz,波形调整为正弦波,20 min/次,1次/d,治疗6 d休息1 d,治疗3周;电针治疗:患者俯卧位,选择颈夹脊穴配伍大椎穴、风池穴、曲池穴、合谷穴、后溪穴,在上述穴位消毒后进行针刺,风池穴针刺时毫针向鼻尖方向,针刺深度20 mm,其余穴位常规针刺,所有穴位采用捻转泻法,得气后与电针仪连接,电针仪参数为疏密波分别为2 Hz及100 Hz,强度调整为患者耐受,留针20 min,1次/d,10 d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中休息1 d。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田中靖久颈椎病20分法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包括手功能障碍、体征、工作生活能力及症状,分数越低表示症状越严重;②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更严重;③采用肌电图检测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④采用肌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皮肤交感反应(SSR),包括起始波潜伏期及主波波幅;⑤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无序分类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NRS疼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评分和NRS疼痛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观察组治疗后的MCV、SCV水平均高于治疗前,SSR起始波潜伏期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发生腹泻1例、恶心1例、头晕1例,发生率为5.45%;观察组发生腹泻1例,发生率为1.8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中频电疗作用于颈部可扩张血管并抑制交感神经,起到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从而利于神经组织恢复生物电活动;同时还可影响大脑血管紧张度并调节血管充盈程度,以改善血流动力学[2]。电针疗法是通过电针仪向毫针输出脉冲电流,使患者经络腧穴得到电、针的双重刺激,可明显提升疗效[3]。疾病病位不同,治疗时选择经络及穴位也有差异,故归经取穴是针灸治疗基础[4]。本研究中主穴选定为颈夹脊穴,其为经外奇穴,为CSR病位所在,在督脉与膀胱经间,电针刺激可使督脉阴阳畅通,并调节膀胱经气血;同时针刺加快颈部血液循环并消除炎症反应,改善局部缺血缺氧、水肿状态,从而缓解肌肉痉挛[5]。
表1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
表2 两组患者NRS疼痛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治疗后1周相比,bP<0.05;与治疗后2周相比,cP<0.05
表3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CV、SCV、SSR水平比较(m/s)
本研究中观察组症状评分更高,可能原因为电针及电疗共同作用,可改善患者病变处血流情况,促进神经组织恢复,与姚敏[6]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观察组疼痛评分更低,可能原因为电针通过刺激穴位可帮助缓解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痉挛,缓解神经丛的病理刺激,减少疼痛;王玉花等[7]研究也发现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CSR可有效缓解疼痛。本研究中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更快,可能原因为电针通过刺激膀胱经,疏经行气,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结合电疗可促进神经组织生物电活动。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SS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说明上述物理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SSR水平。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药物结合物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提高症状评分,降低疼痛评分,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并改善SSR水平。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对照组仅口服洛索洛芬钠治疗,该药物对患者的肌电图指标并无影响,故未无法进行两组间治疗前后的MCV、SCV、SSR水平比较,仅予以观察组治疗前后的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