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寂寞、温情与批判

2020-03-26李静怡

文教资料 2020年3期
关键词:呼兰河传后花园萧红

李静怡

摘    要: 萧红的一生充满苦难,但她的作品并非仅仅体现了悲哀的基调。本文通过《呼兰河传》中突出描述的“后花园”意象,分析萧红创作情感蕴藉的复杂性,即她对故乡人民的批判与同情,以及在荒凉寂寞中对饱含温暖与爱的“精神家园”的永久憧憬和追求。

关键词: 萧红    《呼兰河传》    后花园    情感    复杂性

萧红作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优秀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呼兰河传》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茅盾所作的《〈呼兰河传〉序》影响深远,他认为“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1](11),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对萧红的误读。通过对《呼兰河传》中突出描绘的“后花园”这一意象结合相关作品进行探究,可以看出,萧红的情感是复杂矛盾的,是寂寞与温情并存、批判与热爱交织的。

丁帆在谈及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乡土小说作家时称:“一方面是对那一片‘净土的深刻眷恋,另一方面是对‘乡村的深刻批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愁便包含了批判的锋芒;而‘异域情调又包含着对‘乡土生活的浪漫回忆。这种背反情绪的交织,几乎成为每一个乡土小说作家共同的创作情感。”[2]这在萧红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即使在抗战的背景下,萧红依然将笔尖指向故乡、指向人民。她说:“现在或者过去,作家的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3]显示出她对鲁迅“国民性”的自觉继承。《呼兰河传》中描写了众多麻木愚昧的小城居民,尤其是后院里的四户人家:“他们是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1](116)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批判意味。不过,仅仅用“寂寞”和“批判”对萧红的创作情感作全盘概括似乎并不全面,作品中她也流露出了对故乡的留恋和对平凡小人物的同情,如有二伯、小团圆媳妇等。并且,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浓郁的对童年生活的浪漫回忆,尤其在那片充满温暖与爱的后花园里。

一、寂寞——无处不在的荒凉感

茅盾在《〈呼兰河传〉序》中用了28个“寂寞”描述萧红创作《呼兰河传》的心境,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呼兰河传》给我们看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1](6)“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1](8)可归为萧红自身和小城居民两个角度。作品第四章中萧红多次写道:“我家是荒凉的。”[1](107,121)“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1](116,117)对应了茅盾评价的两个方面。

从萧红自身的角度看,她童年的寂寞可以从“眼观”和“心感”两个维度分析。在视觉上,这个家外表“似乎是很威武的”[1](107),但其实内容空虚。无人打理的院子里堆放着朽木头、破烂的坛子等,里屋也是破败的,存粮的屋子成了老鼠窝……这些细节的刻画给人营造出压抑、荒凉的第一观感。在深层的心理上,这种寂寞来自于作者幼年心灵的孤独。萧红儿时的玩伴只有祖父,对至亲父母提及甚少,体现出她从小父母之爱的缺失。成年后的萧红对家庭的空虚看得更清楚,她回忆道:“过去的十年我是和父亲打斗着生活。在这期间我觉得人是残酷的东西。”[4]缺少亲情构成的骨肉,家只是一个空虚的架子,最终造成萧红成为漂泊一生的“异乡者”。其次,童年萧红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家里的屋子和那一片后花园,缺乏与他人的沟通和对外界的探索。这在祖母死了的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家里边的人越繁华,我就越寂寞。”[1](92)产生这种心理反差的原因是独自一人的苦闷,更是儿童对成年人世界的懵懂和不理解。后花园代表童年萧红心中最广阔的一片天地,“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1](78)。在跟着小同伴第一次走上街后,她一下见识到了全新的世界,街道、大河、柳条林……甚至更远的未曾涉足的地方,以至于产生了“后花园虽然大,已经装不下我了”[1](95)的想法。在吸收了庞大的新鲜事物之后,那幼小的心灵已经埋下一颗向往自由的、更广阔天地的种子,再回到那狭窄的屋子里,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更感到单调的寂寞。

在创作《呼兰河传》前两年,萧红在短文《同命运的小鱼》中写了小鱼从盆中跳出而死的故事。她说是“凶残的世界,失去了人性的世界”[5]把小鱼摧残死的。标题用“同命运”一词,显然萧红是将自己的命运同这小鱼对照了的。萧红曾因逃婚失败被囚禁家中,那时的她正如鱼缸里的小鱼,是那狭窄的、不自由的家限制和扼杀了年轻的萧红,她选择像这小鱼一样反抗,跳脱出家的禁锢。在王小妮给萧红所作的传记中,第五、六章的标题将此进行了艺术化的表达:“离乱:还妄想飞吗?”[6](272)“夭逝:掉下来了,我不甘心。”[6](303)“飞”一字代表着自由、理想的实现,萧红的一生也不断尝试着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像鸟一样高飞。当“飞”成为“妄想”,还有什么能支撑她继续活下去?只得在濒死前发出绝望的呼喊:“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萧红的早逝既是因为疾病,更是这痛苦的“无法高飞”造成的。这种向往“高飞”的心态,我们可以在作品中的“后花园”中看到些许影子。

其次,从小城居民角度看,他们生存的精神状态是“荒凉”的。萧红家后院里的住户可以看作是整个呼兰城居民的缩影,极具代表性地反映了小城生活的寂寞。漏粉的一家在危房里苟活,拉磨的冯歪嘴子日复一日地打着梆子,赶车的老胡家里跳大神是经常进行的“传统项目”,只为显示财力和媳妇的“孝顺”……从这几个被放大的例子,小城整体生活的寂寞单调可见一斑。正是这样的寂寞滋生了一批呼兰城的“看客”,他们把别人的生活当作戏来看,不过瘾时还要主动添写几笔。王大姑娘在出嫁前是众人夸赞的对象,但自从跟了冯歪嘴子,她一下成了别人口中的“一看就不是好东西”[1](222),甚至还有喜欢造谣生事的“探访员”给她做传写日记。小团圆媳妇的命运悲剧更是令人揪心:天真活泼的女孩因不合“规矩”,被她的婆婆百般折磨,甚至被迫用滚烫的开水“洗澡”。“看客”们尽管也流下同情的眼泪,却更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并无一人伸出援手。王大姑娘和小团圓媳妇,以她们为代表的小人物在“看客”们的眼皮底下无声无息地被“看”死了。不同于鲁迅批判愚民时所站的高度,萧红对故乡人民的批判带着悲哀的色彩,她“从感性化的角度将自己的个体情感和故乡/民族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7],关怀以弱势群体为代表的一群小人物,用他们苦难的人生引起人们对国民性的反思,亦颇具穿透力。

二、温情——回归精神故乡的永恒追求

有论者指出:“第三章的后花园是《呼兰河传》,也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明丽的斑点,一抹几乎刺得人睁不开眼的强光带。”[8]这正点出后花园在这部看似阴沉的作品中存在的重要意义。

萧红对她与祖父、与后花园组成的这一天地有着极高的评价:“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何况又有后花园!”[1](87)“不同于象征着权威的家庭造成对人性的压抑,后花园象征着非主流或中心的‘边缘,自由和包容是两大特征。”(9)这里的花、鸟、植物、天空,一切都不受任何限制地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这和生命有限的人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呼兰城这一片小小的后花园,成了整个小城最自由、最广阔的地方。

除了象征着无限自由的自然景色外,后花园中还有两个重要角色,祖父和冯歪嘴子。他们身上体现着萧红向往一生的另两种东西——温暖和爱。作品中描述了许多有关祖父的细节:他教给萧红分辨狗尾巴草和谷子、陪她念诗背诗、把她从储藏室里翻出的旧器物变废为宝……祖父的形象不同于常见文学作品中的封建家长,他温和、善良,给予了萧红铭记一生的亲情。在冯歪嘴子身上,我们能看见爱与温情如何“击退了寒凉”[1](116)。后花园是自由的,但这自由和冯歪嘴子毫无关系,他一直在磨房里重复着单调的劳动,“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1](208)。从前的冯歪嘴子像一个可有可无的透明人,他在磨房里隔着窗和别人说话,常常得不到反响。当他成家后,他的生命中多了一些未曾有过的情感。他对妻子有着朴实的爱,他将孩子视作一种希望,并为他细微的成长变化而欢欣鼓舞,哪怕在别人眼里这孩子是非死不可的。“他照常的活在世界上,他照常的负着他那份责任”[1](236),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冯歪嘴子一生的最好概括。对他来说只要活着就要尽力去活,这不仅仅是一种“原始性的顽强”[1](10),更是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一个人去承担该有的责任。他性格的变化,正来自于家庭。我们能从他身上看到类似祖父给予萧红的来自家庭的那种温情,和透过这温情流露出的,作者对故乡人民的期望。

三、泪中带笑的复杂情感

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写道:“心地才是最远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辈子种好它。”对于萧红来说,或许在她离开张家的时候,她的心地就已经“荒”了:“家乡这个观念,在我本不甚切的,但当别人说起来的时候,我也就心慌了!虽然那块土地在没有成为日本的之前,‘家在我就等于没有了。”[10]萧红故居中的一幅图向人们展示了萧红一生走过的路:在她短暂的31年的人生中,竟然辗转各地多达20处。萧红的一生一直在“从异乡又奔向异乡”[11]的路上,她渴望找到一个能依靠着安稳度过余生的肩膀,但又正如她所说的:“若生了流水一般的命运,为何又希求着安息!”[12]这位孤独的“漂泊者”其实一直在寻求着向精神家园的回归。漂泊的灵魂在何处安息?只有童年那片充满自由、爱与温情的后花园,才是她苦难一生的永恒的追求。史铁生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对于萧红来说,这位当年后花园的小主人早已“逃荒”去了,后花园却一直寄居在萧红的心灵深处,成为永恒的精神故乡。

在友人骆宾基眼中,萧红有着这样的特征:“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有着黑黑的润泽,那润泽显示着一种智慧。步态敏捷,但笑声并不响亮。”[13]但在《呼兰河传》中我们看到,后花园里的萧红曾是多么快乐:“我笑的声音不知有多大,自己都感到震耳了。”[1](79)如果说经历了如流水般漂泊人生的萧红,因为生活的苦难、疾病的折磨,身处无边的寂寞而“笑声并不响亮”了的话,那么回忆起后花园的她又是必定能感受到一丝温暖的。“她虽然感受到生命的永恒悲凉,却不曾把人引向彻底的悲观与绝望。她在矛盾与迷惘当中挣扎,在孤独与寂寞之中奋斗,以一份生的执着和真挚的希望,对充满‘温暖和‘爱的人生,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14]。这就是萧红,燃尽生命去写作,她用作品让人感受到那寂寞中的温情、那对故乡人民的爱与批判和那质朴又珍贵的生的坚强。

参考文献:

[1]萧红.呼兰河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丁帆.“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J].江苏社会科学,1992(4).

[3]萧红.萧红在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座谈会上的谈话[J].七月,1938.

[4][5][10][11][12]林贤治.萧红十年集(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6]王小妮.人鸟低飞——萧红流离的一生[M].吉林:长春出版社,1995.

[7]陈泽曼.从《呼兰河传》中透视萧红的双重情感维度[J].文学界(理论版),2013(1).

[8]段从学.《呼兰河传》的“写法”与“主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7).

[9]杨艳群.“后花园”視域中的萧红创作[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3]骆宾基.萧红小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14]尚洁.从《呼兰河传》看萧红作品对温暖人生的向往[J].许昌学院学报,2009(6).

猜你喜欢

呼兰河传后花园萧红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美丽的欧洲后花园——塞浦路斯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柳叶湖畔的后花园——河洲休闲生态园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