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

2020-03-26邹侨

新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文言文小学

邹侨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阶段对文言文的教学。指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办法。重点指导学生朗讀,结合注释,教师适时点拨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讲故事、课本剧表演和拓展阅读一些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的文言文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文言文;教学研究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语文新课程标准里,将文言文纳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统编教科书重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编排在小学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共有14课,它们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有一定文学价值及人文内涵。它们以简短的叙事性文本为开端,逐渐上升到不仅有故事、还带有一定议论性的作品。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中就安排了《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囊萤夜读》《铁杵成针》等四篇文言文的阅读。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从中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文言文,也就是用古文写成的文章。小学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虽然篇幅很短小,但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对小学生来说,文言文相对现代文而言比较难懂,学习起来也会觉得枯燥乏味。在文言文的教学应注意与现代白话文教学方法上的异同。

在小学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指导朗读和背诵应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现在的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别。学习中,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学生首先遇到的困难。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语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可以按如下步骤指导朗读:第一、读准字音。如本文中的“折”是个多音字,在“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中应该读zhé,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与“折腾”中的“折”的读音相区别。第二、把握好语速,要让听的人能够大致明白内容。教师可以调动朗读能力强的学生作示范朗读,全班学生进行评价,并练习用适当的速度读好文言文。第三、正确停顿。本文的朗读,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练习读好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语意停顿。可以让学生结合注释,了解文言文的意思,自主练习。通过指导,让学生反复练读,并采取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检测学生的朗读情况,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从而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味。

指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类课文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去读懂课文内容,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办法,更不要讲古汉语知识。应采学生自读自悟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看书质疑、释疑,重点词语应当由学生借助、联系上下文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对于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到古今词表达意义、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注释,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注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课堂上除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道理,做到有声有色的朗读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文言文类课文特点,让学生练习讲述故事,也可以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例如四年级上册的《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讲故事,这一环节不仅要求学生能将文言词汇转化为现代语言,还要能按一定顺序完整讲述。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参考注释,结合故事情节,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同时教师要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想象人物说的话,揣摩人物的内心。如:众孩童见到“李树多子折枝”,会有怎样的对话?见王戎“不动”,又会怎样追问?王戎会想些什么?再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自相矛盾》一课时,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表演后让学生向其提出问题:“卖矛与盾的人最后为什么回答不上来了呢?”在表演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与文本深度接触,既提高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又巩固了课文内容,深入领会了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为了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教学之余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的文言文,特别是一些学生熟知的成语故事,如《狐假虎威》《揠苗助长》《掩耳盗铃》等,让他们运用在课堂上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去自读自悟,了解这些文言文的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最好鼓励学生熟读成诵。学生通过这些课外阅读,加深对文言文这种文体的认识,既激发自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使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加深对文言类词语的理解,反过来又更好地作用于课内阅读。

教师只要把握好统编教材中文言文的编排特点,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触文言文,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积累文言文的语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就一定能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文言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文言文小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