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20-03-26潘起进

新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活动信息技术

潘起进

摘 要: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应遵循承载内容、体现价值、统筹全局、渗透方法、符合实际的原则,具有目的性、驱动性和操作性。视频短片创作主题活动是基于上述认识设计的,力求将视频采集、加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创作视频短片的过程中引发技术需求,再从需求出发学习视频采集加工的技术方法,复习巩固图像、音频的采集和加工技术,学会综合运用不同多媒体技术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学习技术,掌握视频采集和加工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体会技术运用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学活动

高中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高中阶段各学科教学都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下,信息技术成为了基本生存技能之一,无论老幼都紧跟时代的发展学习信息技术,所以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要掌握过硬的信息技术。但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课堂效率不高、教学止步于形式等问题愈加明显,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有效调整。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方式

(一)利用学生的年龄特性,投其所好地进行教学。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深度和活跃度上都有了一个质的发展,他们在兴趣爱好上也更加稳定和多样化,有自己的选择和主见,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也要充分尊重和顺应学生的这一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首先,学生正处于对各种新鲜事物十分好奇的阶段,并对自身的形象十分在意,无论是个人的外在形象还是整体的成绩,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点,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时尽可能将对学生的评价带入到教师的教学中,并联系学生的个别实际,穿插于教学内容中,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代入感。其次,利用学生的爱美之心进行照片美化的学习,利用学生追求交往的发展特性,组织学生与不同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组合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有效地进行学习。第三,对开发程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编程教学,鼓励学生尝试参加信息学奥赛,开发新课程,挖掘学生潜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模块化设计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做好铺垫。

(二)合理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探究式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要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合理设计工作,这是探究式教学实施的重要基础,教师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教学加入信息技术学习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教师要做好接受新技术的知识积累。如果在这个环节当中缺乏了合理的探究式问题设计或者任务设计,就容易导致后续的教学工作实施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影响。在探究式问题设计或者任务设计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不仅要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还要尽量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探究任务当中有所作用发挥。

(三)创造生活情境,实施针对性教学。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是与生活有着实际联系的,在高中阶段,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础已经很了解,不需要教师再进行基础性的教学,但是对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却很少知道。因此教师要注重创造生活情境,根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形成对信息技术实用性的认识和学习动机。教师首先了解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内容,可以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创造各种生活化的情境。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对各种生活数据进行运算,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成绩的统计和排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照片美化、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術、无人机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等。

二、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优势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采用了高科技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不仅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点传承了下来,还弥补了其中的不足。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教学信息资源的多样性

教师若是想要拓展课本之外的知识,例如,语文教师在上一篇历史性课文时,若是想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书本知识的历史片段,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在网络中搜索相关的视频、音频,便可在课堂中播放让学生观看。无论是内容,还是模式,都是非常新颖的。从内容上来说,学生得到的知识是与国际接轨的,所有的新知识不会受地区的限制。从模式上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学习,自然也会增加对于学习的乐趣。

(二)信息技术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还有一大优点,就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通过计算机与学生交流,施行互动形式。若是教师没有时间,可以提前录好课件,让学生随时都可以学习,在家里只要登录,就可以反复观看教师的上课内容,教师的工作任务也会轻松很多。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不再受上课固定时间的限制,自由控制课堂进度。即使是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在计算机上互相交流、讨论。

三、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想要使课堂氛围更加的融洽,离不开教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所以经常会出现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做别的事情的现象,教师就会浪费时间调整课堂纪律,调整的次数越多浪费的时间就越多;除此之外,有些情况下虽然课堂的纪律良好,但是课堂的学习氛围却并不活跃,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足够的互动,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课堂良好的氛围,适当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堂时间分配之间的关系,使课堂的内容紧凑又不混乱;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也要对课堂纪律进行管理,时刻关注学生讨论的内容是否偏离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真正有所收获。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时代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改变当前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阶段的现状,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度,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使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成长,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芸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拓展研究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3(11).

[2]陈东旭.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3(09).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教学活动信息技术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