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变局下房地产的近忧和远虑
2020-03-26赖德华
赖德华
摘要:我国房地产业正在进入深度变局之中。“房住不炒”是中央对该产业的政策定位,去金融化和去工具化以后,传统意义的房地产,必然去泡沫化,慢慢瘦身,理性回归。
关键词:房地产;深化改革;泡沫;回归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9138-(2020)01-0041-43 收稿日期:2020-01-15
在全球经济、政治进入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大背景下,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变化遵循量变质变规律,渐变由浅入深,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突变。房地产业也不例外,正逐渐走向变化的深处。
1 巅峰过后必然下行
本人在2019年4月发表于《中国房地产》杂志的《变局中的楼市格局》一文中写过下面两段话:
“楼市高增长风头已过,预计17亿平方米成年度峰值。高增长模式有两个前提:一是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已经达到约17亿平方米、销售金额约15萬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此前每一年都在放大。但到2018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面积已经达到40平方米,在全世界排名第3,这个产业发展已经很大很超前了。2019年中国城市化率会达到60%,虽然未来10年会到70%,但这个城市化进程会变慢,而且进城的农民很多会住返迁房,或者申请公租房(租购又同权)。从人口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人口红利下行,随着棚户区改造高峰的过去,购买商品房的需求会降低。2019年和今后的年度市场规模再扩大的可能性小。二是高杠杆市场也过了。2018年是去杠杆,2019年为了稳经济,转为稳杠杆,从趋势看,今后加杠杆的可能性也小。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判断,2018年全国17亿平方米左右销售量预计成为年度规模峰值”。
“2018年全市新商品房销售规模1158万平方米左右,是赣州年度销售量阶段性峰值,如果高铁开通前后的2、3年不能突破该数据,或今后没有其他特大政策利好,这个数据将会成为历史大顶,预计以后超越的几率不大”。
2019年全国和赣州商品房销售量同比都下降。这并非偶然的短期变化,而是趋势性变化的端倪。
2019年12月26日,在某研究院主办的2020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上,重庆市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黄奇帆一番演讲指出:“2017年和2018年的17亿平方米,大体就是中国房地产规模的天花板。预计到2030年,整体会降到10亿平方米左右”。
按照黄奇帆的预测,未来10年中国房地产规模将下降40%。
登上珠穆朗玛峰以后,未来只能下行。
放眼远望,“房住不炒”也是中央对该产业的政策定位,去金融化和去工具化以后,传统意义的房地产,必然去泡沫化,慢慢瘦身,理性回归。
2 缩量趋势虽显,但无近忧
从一般规律看,规模下行一段时间后,必然带来价格下行。但中国房地产目前面临的宏观背景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全球经济周期步入晚期,全球整体利率已降至5000年来的最低水平。国际上不少国家执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但中国国内利率还远在0以上。资金流向市场利率高的国家,再加上人民币强势升值,中国应该是国际资金流向的重要目标地。这样外资就会多起来。资金宽松,有利于资产价格稳定甚至上行。再则,国内利率在此国际背景下难以独善其身只能往下。利率下降,资产价格上涨。前几次房价上涨都证明了这一点。二是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中国经济目前离不开房地产。房地产与国民经济关联太广太深,又是百姓的财富痛点。中央既不希望再炒房,也不希望房地产市场发生大幅波动影响国民经济安全,这是大基调。
2020年开年不久,消失几年的买房补贴重出江湖。近日,湖南衡阳衡东县、四川自贡市富顺县、四川达州市先后出台楼市新政,对购房予以财政补贴。
他们敢于这样做,是因为中央给了地方政府因城施策稳定楼市的自主权。
今后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两种不同政策并存的背景下,出现有压有保、“东边太阳西边雨”的情形或将成为常态。
国家对房地产定调的核心就一个“稳”字: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这不难理解,只有楼市稳了,经济才能稳,社会也才能稳,国家的各项发展目标才能稳中有进。
以上两个特点,对规模下行可能带来价格下行的问题能起重要对冲作用,所以短期内房价不会大起大落。
具体到赣州中心城区,由于历年来住宅用地供应不足,带来新建商品住房长期供不应求。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足以支撑今后住房价格稳定甚至阶段性上涨。
赣州各县市场情况不一,主要看库存。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大的地方,缩量之后价格会下降;反之,价格能大体稳定甚至阶段性上涨。
不管是赣州中心城区还是各县,商业用房库存面积都大,且还在滚雪球般不断累积。除区位特别好的地段,商业用房总体上量和价只能趋势性下降,不可逆转。一铺养三代的历史已经永远过去了。由于电商冲击,这种下滑趋势实际上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了。
3 远虑:人口流向就是未来的风口
大变局下,所有房企都在考虑如何应对。
关键是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如何聚焦?
人类社会毕竟是由人组成的,因此,解决人类社会的所有问题,都应该聚焦在“人”上。就房地产而言,即人口数量、结构、消费需求和人口流向变化,等等。
经济学家魏杰近期演讲指出:“中国60岁以上人的数量超过了未成年人”。
新十年的第一个人口问题是什么?老龄化。随着寿命的延长与出生率的降低,2020年起,全球老年人口不仅超过未成年人,还将首次超过儿童人口。
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会流向哪里?他们想要什么?
未来的人口流向,大致有以下三大主流方向:
第一,年轻人爱热闹,继续涌向自己心目中的城市创业,求生存,谋发展。城市化率到70%左右还有约20年的发展期,所以,城市房地产仍有市场空间,只不过因为人口出生率下行和人口老龄化叠加,进城人口规模的高峰整体上已过去了。2019年全国有400家左右房企死亡,今后房地产产业集中度提高,竞争更加激烈,房企从单纯的规模扩张向产品提质和服务优化方面转型升级。
第二,老年人喜静,但不差钱。他们想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尋找山好、水好、空气好的地方,比如大城市郊区、环境好的县城或农村,休闲度假式居住,养生养老,安度晚年,逆城市化流动。
巨大的老年人市场,已悄然出现。比如,森林康养,德国、日本已经践行几十年,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大获丰收。
森林康养将是老年人市场乃至房地产转型“坐上火箭”的未来赛道。
中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但已有“蜻蜓立上头”。位于赣江源头的石城森林温泉小镇,11平方公里大空间,千峦叠翠,生态王国,整体呈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这里有氟硅温泉和弱碱偏硅酸生态矿泉等天然资源,规划建设有仙俗合一的大水景、月亮桥下林中叠泉、森林度假酒店、温泉养生中心、漂流、水乐园、生态农庄、森林步道、方特乐园、大山名宿等,或将成为森林康养的未来范本。
除以上两大流向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阶段性人口流向,那就是中产阶级。
有专家预言,到2030年,全球80%的中产阶级都将生活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中国国内的中产阶级人数已达4亿,超过美国总人口。真正的人口大趋势红利还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的生活模式,应该介于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一般情况,该群体在城市居住打拼创业,节假日则和朋友或带着一家人到环境好的地方走走看看。一张一弛,劳逸结合,候鸟式,享受生活,提升生活品质。
旅游和度假作为新时期中产及以上阶级的一种旅居生活方式,包含观光、休闲及各种文娱体康养等消费,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逐渐成为主流。
在深度大变局下,跳出城市空间的局限,用更广阔的视野,顺着人口流向的路标,搜寻一方净土,在那里“种树、种房、种文化”,打造既是世外桃源,又有人间烟火的理想生活环境。对接满足中产以上阶级及老年人需求:三避三养(避暑避霾避寒、养生养心养老+度假)。
人类一直以来都在追寻居住(含旅居)的天堂。中国从古代的老子、孔子和孟子到近十几年的房地产大发展,西方从古希腊一直到近代的乌托邦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人类寻找理想的生活,以前从未止步,今后仍然不会止步,永远不会止步。
人多的地方,就有“财神爷”在微笑;“财神爷”(中产阶层和老年人)多的地方,就是猪再次上天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