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客家方言中俗字俗语考证举隅
2020-03-26杨小平唐凤缘
杨小平,唐凤缘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方言极具地域性,广东的客家话在表达上与普通话相差甚远,《阳江县志》《高明县志》等方志记载客家方言时使用了俗字俗语。俗字俗语在普通话中已经不用,因其意义和用法容易导致误解。汉语方志记载有不少客家方言。
一
氹
《阳江县志》:
氹(积水小坑洼,也写作“凼”)。[1]1112
按:“凼”的意思就是水坑,是有水的地方。广东阳江方言的“凼”指蓄水池,意思仍然是由有水的地方引申变化产生的。清代钮琇《觚剩》说,粤语少正音,书多俗字,将凼解释为“蓄水之地”。《阳江县志》记载的“氹”字,《阳江市志(1988—2000)》也记载下来:
氹(积水小坑洼)。[2]1172
《汉语大字典·水部》:
氹,水坑;水池子。一般用于沤肥或蓄水灌溉。清严如煜《苗防备览·险要考上》:“四面峻岭中有田凼,广里许,俗名五马奔槽,象其地形也。”徐珂《清稗类钞·经术类》:“氹,蓄水为池也。”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三:“他佃一个五斗丘,每年作五个氹子。”[3]1657
《汉语大词典》《中华字海》《现代汉语词典》《汉字源流字典》中均有收录。《汉语大词典》中有两种读音和解释:
氹1[dang]水坑;田地里沤肥的小坑。清严如煜《苗防备览·险要考上》“四面峻岭中有田氹,广里许。”参见“氹子”“氹肥”。
氹2[gan]方言。蓄水池。清钮琇《觚腾·语字之异》:“粤中语少正音,书多俗字。如……蓄水之地焉。氹,音泔。”欧阳山《苦斗》六二:“舢板上的人划得高兴,大声唱歌,大声笑乐,不提防来到了一个叫做‘水鬼氹’的大漩涡前面,情况十分危险。”[4]896
《中华字海》解释为:
氹,同“凼”。[5]1010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氹解释为:
氹,同“凼”(多用于地名):~仔岛,(在澳门)。[6]261
《汉字源流字典》中解释为:
凼dang(氹)[字形]后起字。[构造]会意字。楷书凼,从水在凵中会意。异体作氹。如今规范用凼。[7]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以上书籍中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将“氹”与“凼”字当作了同一个字来对待,另一种则认为氹是独立的字。如果我们将“氹”字简单地直接等同于“凼”,那么它就只具有“dang”这一读音。在汉语方志中,它被读作“gan”,虽然被当作方言字时意思和“凼”十分相近,但却保留了方言语音的特色,不能直接将两个字等同。
广西方志也有该俗字的记载。《苍梧县志》:
氹,[t'om35],低洼有水处。[8]
普通老百姓不知道,多写成当铺的当,还有写成“党”字的。“党”不是党派的意思,也不是朋党的意思,而是有水的地方、处所的意思,引申指地方、处所。四川方言说“我们那党”“你这党”“水党”,均与“政党”意思的“党”无关,而是某一个地方。
章太炎《新方言》说:
今吴越间谓上方曰上党,高处曰高党。党皆读德挺切,阳唐转耕、清也。时人不晓,谓是等字,则失其韵矣。[9]14
现在四川方言还说高党,就是高头、高处。从《新方言》来看,“党”字吴方言也说。蒋礼鸿在《嘉兴方言征故》一文中也指出说:
嘉兴谓何处为啥何党,去啥言何党则以为处,如云格个何党即此处是。何读乌去声,党读徒朗切。按:党之训所从乡党而来,盖乡党为人所定居之所,故谓党为所。[9]206
由此可见,方言俗语往往各个地区都使用。不少文学作品在判断作者籍贯时以其使用方言作为证据,我们认为,方言不能作为判断作者籍贯的唯一参考,因为不少方言俗语在不少方言区都能通用,并不是某一个地方特有的方言特征词。即使是方言特征词也需谨慎,不能轻易断定,必须有其他充分的证据。由于古今演变,古代方言的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存在不少未知情况。
二
冚
《高明县志》:
冚被——盖被子。[10]710
按:“冚”字在普通话中很少使用,光看字形理解其意思有点困难。高明方言的“冚”读“坎”,动词,意思是盖。《汉语大字典·冖部》:
冚,方言,盖。清佚名《抵制美国》:“要冚金山洋毡,唔冚大布被。”《中山方言记》:“冚盅,有盖的盅。”[3]332
可见,据《中山方言记》,中山方言的“冚”也有盖的意思。
《中华字海·冖部》:
(一)音坎,<方>盖;把棉被~好。<二>音汉,<方> [~唪(bang)唥(leng)]都;全部。~唪唥畀晒佢(全部给他)。见《广州音字典》。[5]151
“冚”字也见广州方言。“冚”也读“汉”,形容词,意思是“严密”。有盖相对严密,故称冚。当“冚”字读作“汉”这一音时,还有“全”的意思。
《高明县志》也有“冚”字全义的记载:
冚湴烂——全部。[10]709
在广东还有一个骂人常用的词“冚家铲”,读作“汉嘎缠”。“铲”是动词,按《新华字典》的释义是削平、铲光。合在一起用是一句骂人的口头禅,咒人断子绝孙、全家死光的意思。例如:
搞到我冇啖好食,正冚家铲(弄得我吃不上一顿好饭,会有断子绝孙报应的。)[11]
除开“冚”的动词和形容词用法,它有时也可作为名词来使用。如《广东通志》记载:
“冚”还常常被用作地名。例如“冚岡渡 ”[12]。
冚的官方解释就有两音两义,还未收纳以上一些平常的口头禅和用作地名的用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方言式直接表达尚可以明白其含义,如果写成书面语,对于习惯普通话的人来说就非常容易混淆。如“冚唔(不)冚”这样的句子,在《粤语口头禅》一书中解释道:
三
冇
《高明县志》:
冇晒——没有。[10]711
按:高明方言的“冇”是动词,就是没有的意思。《高明县志》还有该字的记载:
冇搭霎——话不对题。[10]711
《阳江市志(1988—2000)》也有记载:
冇天装、冇地载,意为死后无葬身之地。”[2]1174
其实,除广东外,现代湖南、湖北、江西等许多地方的方言仍然把“没有”叫做“冇”,也写作“冒”“毛”。[14]许多地区都已习惯说“冇”,不过字面上却分别写作毛、冒、牦、莫、谟,方音差异,用字不同,意思是一样的。
《辞海》:“冇(mǎo卯),粤方言,没有。”“冇”实际上就是“没有”二字的合音。合音字从古至今都有,如“叵”(不可)“诸”(之乎)“俩”(两个)“仨”(三个)等[15]。
《集韵·术韵》引《诗》:“冇驈有騜。”传世文献多见“冇”字。如明代汤显祖有诗:“问到玄亭酒亦玄,诸般字说笑临川。閁闩略近关门尹,冇有如书大有年。事取声形时会意,书兼半满幻成圆。通方便俗从来理,只待苏张注服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七七·史部三三·地理类存目六》载清朝王钺撰《星余笔记》一卷“所记……乪字、滘字、牮字、冇字之类,亦足补《桂海虞衡志》所遗”。清代浙江会稽人金石家钱君匋《几种印谱序跋》一文云:“赵之谦曾在一钮自用印上刻上阳文刻款,自夸为‘汉后隋前冇此人’,冇即无,赵此刻必有所本,决非从俗,则清咸丰年间已有‘冇’字行世可见。”《汉语大词典》例证只有《花城》1980年第2期孤例,而且时代过晚。
四
乸
《阳江县志》:
牛乸(母牛。动物雌性多称“乸”,如“鸡乸、狗乸”)[1]1115
按:阳江方言的“乸”指雌性。《阳江市志(1988—2000)》也有记载:
牛乸(母牛)。[2]1173
《阳江市志(1988—2000)》还详细进行了解释,对我们研究“乸”字参考价值较大:
阳江话用语素“公”表示阳性,用语素“乸”表示阴性,构成一个复合词,阴性动物还有“已生殖”和“未生殖”之别,前者阴性加“乸”,后者阴性加“项”或“牸”,阳性加“牯”。如“鸡乸”“鸡项”“牛乸”“牛牸”“牛牯”等。这种指称还可以由动物引申到植物。如:把雌花叫“乸花”,只开花不结果的木瓜树,叫“木瓜公”,把能结果的木瓜树叫“木瓜乸”。“公”“乸”的说法,有时还引申到其他物品中,如:衣服的钮扣,凸出的叫“扣公”,凹陷或有洞的叫“扣乸”。“共乸”等只能放在名词后头,与普通话恰好相反。”[2]1175
《高明县志》也有“乸”字不少相关记载,如:
乸(音那)——母畜、母禽。[10]710
巫婆(俗称鬼乸)。[10]707
婆乸——妇女。[10]710
蛤乸——青蛙。[10]710
蜞乸——水蛭、蚂蟥。[10]710
《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实用方言词典》均收录“乸”,《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
<方>雌的;母的:鸡~(母鸡)。[6]908
《实用方言词典》释义为:
<粤>母的;雌的:十只牛有六只~。︱鸡~。[16]
《汉语方言常用词词典》释义为:
粤方言[na35]①母的;雌的。例:十只牛有六只乸。②用在动物名称后面,表示雌性。例:鸡乸(母鸡)。[17]
《汉语大字典·毋部》:
乸,方言。表示母的,雌的。一般用在动物名词后面表示其为雌性。如:鸡乸(母鸡);牛乸(母牛)。个别植物也可用它表示雌性。如:木瓜乸(母木瓜)等。[3]2549
《中华字海·毋部》云:
乸,音拿上声。<方>雌性。鸡乸(母鸡)|牛乸(母牛)[5]1009
通过上述词典我们可看出,乸即“母的、雌的”的意思,且只存在于方言之中,在普通话中没有看见过这样的表达。为什么方言中表达“母”这个意思时,要用“乸”这个字呢?我们可以将“乸”这个字拆分开来,它是由“也”和“母”两部分构成的。“母”字,按《说文·女部》解释说:
母,牧也。从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18]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牧者、养牛人也。以譬人之乳子。引申之,凡能生之以启后者皆曰母。[19]
拆分后的两部分经过释义,都与女性或者雌性分不开,所以对于“乸”字的理解也更加清晰。
但在方言志的整理中我们发现,有些词语后加上“乸”并没有指性别的含义,只是作为一个词尾出现,没有明确的词义。如《高明县志》中“蛤乸”指“青蛙”,“蜞乸”指“蚂蟥”[10]710。这点在以上字典、词典中并未提及,有待进一步考释。
“乸”字又写成“毑”字。《汉语大字典·毋部》:
毑,同“姐”。方言。母亲。《广雅·释亲》。同“姐”。方言。母亲。《广雅·释亲》:“毑,母也。”《集韵·马韵》:“姐,《说文》:‘蜀谓母曰姐。’淮南谓之社。古作毑。”又《哿韵》:“姆,《博雅》:‘毑,母也。’或作姐。”《正字通·毋部》:“毑,羌人呼母。”[3]2549
《中华字海·毋部》:
毑,音姐。母亲。见《广雅·释亲》。[4]1009
《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大字典》也均有收录“毑”。《汉语大词典》:
毑同“乸”。[6]822
《现代汉语词典》没有对“毑”进行直接解释,而是“见3页[娭毑]”[1]648娭毑:“<方>①祖母。②尊称年老的妇女”[1]3。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有将“乸”和“毑”直接等同的情况。“毑”和“乸”在字形上十分相似,从表面上看就是将字形的左右互换了,这也让我们十分容易将“乸”和“毑”当作是同一个字。但这两个字其实是不同的:
首先,读音不同。“毑”,按《集韵》当为“子野切,上马精。又子我切”;其次,“毑”其义同“姐”,是方言词,“母亲”义。据《集韵·马韵》:“姐,《说文》:‘蜀谓母曰姐。’淮南谓之社。古作毑。”
从这些典籍中可以看出,毑不仅是个方言字,也是个古体字。从造字法上看,若把“毑”当作一个会意字,拆开来是“母也”,根据字面上来看,也十分直观,就是母亲的意思。据以上分析,“乸”和“毑”确实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在语义上都指孕育者,但“乸”多用在动物的后面表示雌性,而“毑”多是指人的母亲。
五
人客
《阳江县志》:
“人客”(客人)、“针顶”(顶针)、“菜干”(干菜)、“膏药”(药膏)、“气力”(力气)、“天阴”(阴天)、“面前”(前面)、“看小”(小看)、“小胆”(胆小)、“紧要”(要紧)、“挤拥”(拥挤)以及“鸡公”(公鸡)、“牛公”(公牛)等一系列性别语素位次不同。[1]1112
按:阳江方言的“人客”,名词,意思是客人。《阳江市志(1988—2000)》也有类似记载:
阳江话的“人客”“气力”“天阴”“面前”“看小”“小胆”“紧要”“挤拥”“鸡公”“牛公”,普通话说成“客人”“力气”“阴天”“前面”“小看”“胆小”“要紧”“拥挤”“公鸡”“公牛”。[2]1172
“人客”一词,汉代已经出现,如东汉王符《潜夫论·断讼》:“或后夫多设人客,威力胁载,守将抱执,连日乃缓,与强掠人为妻无异同。”徐山说:《潜夫论》上引之文中的“人客”即“客人”义,“多设人客”即多请一些外人,结合上下文具体指雇佣他们为打手。[20]
传世文献多见“人客”一词,曹魏王粲《汉末英雄记》:“人客从就,辄伏不视人。有于栩前独拜,栩不答。”[21]李维琦《佛经词语汇释》一书首引相传东汉安世高译《佛说长者子懊恼三处经》。根据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附录《早期(汉魏西晋)汉译佛经存经目录》,此经并非安世高译,为误入安世高译。同时,我们认为,杜甫《遣兴》诗句将“客人”吟成“人客”,是平仄格式的要求。《齐民要术》卷五:“拟人客作饼,乃作香粉以供妆摩身体。”[22]杜甫《遣兴》诗:“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仇注:《国语》:宜为人客。察卷十三《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之一:“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仇注引洪仲云:公诗“问知人客姓”,王建诗“人客少能留我屋”,“人客”字盖当日方言。徐仁甫说:
吾大竹人至今尚谓“客人”为“人客”,可知杜公当时确用蜀方言。洪说是,仇此引《国语》,非。白居易《酬别周从事》诗:“腰痛拜迎人客倦,眼昏勾押簿书难。”洪深《青龙潭》第三幕:“今天预备有人客来。”[23]
四川方言也说。《蜀方言》卷上:“谓客曰人客。”注:“杜甫《感怀》诗:‘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白居易《酬周从事》诗:‘腰痛拜迎人客倦。’”《蜀方言》注所引杜甫《感怀》诗和白居易《酬周从事》有误,《感怀》当作《遣兴》,《酬周从事》当作《酬别周从事》。纪国泰《蜀方言疏证补》说:
至于“人客”,从所引杜甫、白居易诗句看,似有两种理解:一是唐人用语习惯,不曰“客人”曰“人客”;二是作诗讲究平仄的需要。[24]
六
《阳江县志》:
《蜀语》:
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引《蜀语》同[26]628。
综上可知,俗字俗语既有着本身的特点,又时常容易混淆,稍不注意就会跟其他字词等同。粤方言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是地方人民语言特色的重要载体,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