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特征追踪技术测定左心室应变与急性心肌梗死透壁程度关系
2020-03-26董益国黄松涛通讯作者罗秉翔赵嘉英
董益国,黄松涛(通讯作者),谢 欢,罗秉翔,赵嘉英
(1 牡丹江心血管医院放射科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2 广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广安 638000)
(3 广安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四川 广安 638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常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休克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威胁性[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出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于我院实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处理的患者90 例作为研究样本,入选标准:患者均经相关诊断标准被确诊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不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永久性心房颤动、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严重瓣膜病等情形。入选患者中男女例数之比为72:18,年龄均数为(54.82±2.39)岁。其中回旋支闭塞患者的例数为10 例,右冠状动脉闭塞患者的例数为37 例,前降支闭塞的患者例数为43 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1 例、12 例、3 例、19 例。透壁梗死节段222 个,非透壁梗死节段518 个,无梗死节段655 个。
1.2 检查方法
待患者入院后,应于12小时内给予患者急诊PCI处理,随后给予全部入选患者行心脏电影成像序列扫描、延迟对比增强MRI 检查处理,并运用相应的软件对电影序列展开分析。
1.2.1 心脏电影成像序列扫描 心肌分段包含三个层面,即左心室基底段、左心室中间段及左心室心尖段。层厚度设定为8mm,矩阵设定为228×194,视野设定为32cm×28cm,每个RR 周期需要收集24 个心脏时相。
1.2.2 延迟对比增强MRI 检查 采用西门子Skyro 3.0T MRI 扫描仪进行延迟对比增强MRI 检查。向患者的肘静脉部位注射钆贝葡胺,注射剂量为0.2mmol/kg,并将流速控制在3.5ml/s,收集短轴位首过灌注影像,收集时间为1min。随后给予患者心肌延迟增强扫描处理,FOV 为36cm×27cm,TR=2RR,层间距设定为2mm,层厚度设定为8mm,分辨率为256×192。
1.2.3 数据分析 应用Qstrain 软件分析电影序列。通过节段内膜圆周、纵向及径向应变峰值等局部心功能指标计算整体内膜圆周、纵向及径向应变峰值等左心室整体心功能指标水平[3]。通过延迟强化影像分析、计算各心肌节段的心肌梗死透壁程度、梗死面积在左心室心肌中的占比,借助延迟对比增强MRI 检查方式测定心肌梗死的透壁程度。透壁程度:无梗死、非透壁梗死、透壁梗死。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计数资料接受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无梗死、非透壁梗死、透壁梗死节段圆周、纵向、径向应变比较
在圆周应变峰值的基底段及中间段,相较于非透壁梗死节段,无梗死节段指标水平(绝对值)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P<0.05),相较于透壁梗死节段,非透壁梗死节段指标水平(绝对值)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P<0.05);在心尖段,无梗死节段及非透壁梗死节段的指标水平(绝对值)对照,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透壁梗死节段的指标水平(绝对值)明显低于以上两项(P<0.05)。在径向应变峰值的基底段及心尖段,无梗死节段指标水平(绝对值)与非透壁梗死节段及透壁梗死节段对照,均具备明显的差异性(P<0.05),而非透壁梗死节段及透壁梗死节段的指标水平(绝对值)对照,无明显差异性(P>0.05);在中间段,相较于非透壁梗死节段,无梗死节段指标水平(绝对值)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P<0.05),相较于透壁梗死节段,非透壁梗死节段指标水平(绝对值)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P<0.05)。在纵向应变峰值的基底段及中间段,三种节段指标水平(绝对值)两两对照,无明显差异性(P>0.05);在心尖段,透壁梗死节段及非透壁梗死节段的指标水平(绝对值)对照,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无梗死节段的指标水平(绝对值)明显超越以上两项(P<0.05)。如表1 所示。
表1 无梗死、非透壁梗死、透壁梗死节段圆周、纵向、径向应变比较(±s)
表1 无梗死、非透壁梗死、透壁梗死节段圆周、纵向、径向应变比较(±s)
指标 圆周应变 径向应变 纵向应变左心室基底段 无梗死节段 -23.45±10.23 22.34±18.29 -12.56±9.39非透壁梗死节段 -18.32±10.72 17.38±14.39 -13.38±10.28透壁梗死节段 -14.28±9.03 32.29±16.03 -11.73±8.36左心室中间段 无梗死节段 -22.14±9.93 25.44±14.37 -13.29±9.03非透壁梗死节段 -17.35±8.39 15.46±10.36 -12.93±9.07透壁梗死节段 -12.92±8.38 27.03±14.76 -11.08±7.38左心室心尖段 无梗死节段 -22.43±10.29 27.33±14.38 -20.82±12.39非透壁梗死节段 -19.27±12.33 20.38±15.46 -14.36±11.22透壁梗死节段 -13.28±11.28 16.32±11.82 -11.92±9.38
2.2 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各指标对照
表2 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各指标对照
3 讨论
磁共振成像特征追踪技术是一项以心肌应变测量为基础的新型技术,能够有效缩减检测时间,提升患者的耐受性,同时可用于回顾性的整合分析。有研究指出,在左心室整体心肌应变的评估中,磁共振成像特征追踪技术可完全代替心肌标记技术,而且磁共振成像特征追踪技术在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整体心肌应变及局部心肌应变时具备高度的一致性。
对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可知,在圆周应变峰值的基底段及中间段、径向应变峰值的中间段,相较于非透壁梗死节段,无梗死节段指标水平(绝对值)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相较于透壁梗死节段,非透壁梗死节段指标水平(绝对值)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在圆周应变峰值的心尖段,无梗死节段及非透壁梗死节段的指标水平(绝对值)对照,无明显差异性,但透壁梗死节段的指标水平(绝对值)明显低于以上两项。在径向应变峰值的基底段及心尖段,无梗死节段指标水平(绝对值)与非透壁梗死节段及透壁梗死节段对照,均具备明显的差异性,而非透壁梗死节段及透壁梗死节段的指标水平(绝对值)对照,无明显差异性。在纵向应变峰值的基底段及中间段,三种节段指标水平(绝对值)两两对照,无明显差异性;在心尖段,透壁梗死节段及非透壁梗死节段的指标水平(绝对值)对照,无明显差异性,但无梗死节段的指标水平(绝对值)明显超越以上两项。
综上所述,在无梗死节段、非透壁梗死节段及透壁梗死节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应变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磁共振成像特征追踪技术可从组织学及功能学等两方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受损程度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