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外针刺伤及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改进措施分析

2020-03-26朱庆伟欧志强刘彩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针头健康状况针刺

朱庆伟,欧志强,刘彩霞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韶关 512000)

针刺伤属于一种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性损伤,自1981年国外首次报道该损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后,我国逐渐开始重视意外针刺伤相关内容的研究[1]。随着各种传染性疾病发生率升高,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职业暴露风险性不断升高,其中意外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已经成为危害我国护理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重要危险因素[2]。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我国对于针刺伤职业暴露的重视度不高,为确保护理人员健康状况,需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以减少针刺伤职业暴露风险性[3]。本次研究对我院意外针刺伤及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旨在探讨相应改进措施,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意外针刺伤及职业暴露登记并上报的护理工作者140例,均为女性;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28.56±4.18)岁;其中大专及以下109例,本科31例;工作年限低于3年的96例,工作年限≥3年的44例。

1.2 方法

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意外针刺伤及职业暴露护理人员的各项情况,问卷由我院专家设计,并于调查前进行过预调查。测试结果显示,问卷调查可行度达到相应标准。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针刺伤职业暴露护理人员所属科室、针刺伤职业暴露护理人员暴露途径、针刺伤职业暴露护理人员相关操作。所有问卷均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 针刺伤职业暴露科室分布情况

经统计,在140例意外针刺伤及职业暴露科室分布中,以普通病房占比最高,达到49.3%;其后依次为手术室、ICU、口腔科、门诊、其他科室,占比分别为22.9%、12.1%、7.9%、4.3%、3.6%。见表1。

表1 针刺伤职业暴露科室分布情况

2.2 针刺伤职业暴露途径分布情况

经统计,在140例意外针刺伤及职业暴露途径分布中,以一次性注射器占比最高,达到43.6%;其后依次为头皮针及手术缝针、静脉留置针、真空采血针、穿刺针、其他针刺,占比分别为19.3%、15.0%、12.9%、7.1%、2.1%。见表 2。

表2 针刺伤职业暴露途径分布情况

2.3 针刺伤职业暴露相关操作

经统计,在140例意外针刺伤及职业暴露相关操作中,以取下针头占比最高,达到46.4%;其后依次为废弃针头处理、套回针帽、注射、手术器械处理、其他,占比分别为39.3%、36.4%、32.9%、22.9%、12.9%。见表3。

表3 针刺伤职业暴露相关操作

3 讨论

3.1 针刺伤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3.1.1 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意识薄弱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发生针刺伤很可能导致护理人员感染各种传染病毒,进而引发相关疾病[4]。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护理工作人员对于针刺伤职业暴露不够重视,其主要原因可能为护理学习过程中缺乏相应职业防护课程,同时医院实习过程中也缺乏护理防护教育,使一部分护理工作人员防护警惕性不高,自身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导致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刺伤情况频发[5]。

3.1.2 针刺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由于日常工作压力及工作量较大,且容易受到患者、家属等问题的干扰,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还可导致其注意力不集中,使意外针刺伤发生率提高[6]。在本次研究中,针刺伤职业暴露科室分布中,以普通病房占比最高,达到49.3%。可能是由于普通病房人员过于混杂,进出及走动人员过多导致噪音较大,不仅容易导致污染加重,还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使其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况,最终导致针刺伤发生。

3.1.3 操作行为不规范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针头及注射方面的操作不可避免,许多护理人员在习惯性取下针头或者套上针帽的过程中均可导致针刺伤,因此需加强对操作行为方面的重视度[6]。在本次研究中,在针刺伤职业暴露相关操作中,以取下针头占比最高,达到46.4%,套回针帽的占比也达到了36.4%,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报道结果具有一致性,因此取下针头及套回针帽均可作为导致针刺伤操作的重要原因。同时注射过程中如未能按照相关要求佩戴手套,则很可能导致操作过程中手指皮肤被刺破。在本次研究中,注射相关操作所致的针刺伤占比也较高,达到32.9%,需引起重视。如处理废弃针头过程中未能按照相关要求佩戴手套,也可导致针刺伤情况,针刺伤占比也较高,达到39.3%,需引起重视。

3.1.4 高危科室个别人员被反复扎伤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许多护理人员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导致反复扎伤情况发生,该情况多见于高危科室中。在本次研究中,普通病房意外针刺伤发生率最高,可达49.3%;其次为手术室,占22.9%。以上两个科室均属于高危科室,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重视,尽量减少意外针刺伤发生情况。

3.1.5 针刺废弃物处理不当 许多医院均有回收消毒针头及输液器的相关规定,这种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人员接触污染针头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显示,在处理针头等废弃物时,针刺伤发生率较高,因此改进医疗用品方面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7]。

3.1.6 复查不及时 部分护理人员由于自身防护意识薄弱,对于职业暴露及针刺伤危害性的认识不够,当发生针刺伤时,通常使用的方式为挤出伤口血液或者用消毒液冲洗伤口,处理措施不够完善。同时对于针刺伤发生后复查的重视度不高,导致其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查,使针刺伤感染可能性大幅度增加,对于自身健康状况威胁较大[8-9]。

3.2 防护措施

对于针刺伤职业暴露所致的接触性感染,医学界普遍认可美国CDC所提出的标准预防及普遍预防策略,该策略倡导针刺伤职业暴露医护人员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使医护人员健康状况得到保障[10]。

3.2.1 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意识 作为一种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暴露,意外针刺伤对于护理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大,因此需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护理人员进行防护安全方面的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针刺伤预防措施、针刺伤危害、针刺伤原因、针刺伤防护措施、针刺伤自我处理、针刺伤报告制度等[11],使护理人员真正重视针刺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按照相关规定正确处理废弃针头。

3.2.2 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操作 对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属于保障护理人员的重要内容。按照相关规定,在护理操作过程中需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皮肤、体液、黏膜;操作过程中尽量佩戴手套,如出现意外接触情况时,需立即冲洗干净;改掉取下针头及套回针帽等各种不良习惯,以减少针刺伤发生情况[12]。

3.2.3 完善防护措施 在针刺伤的各种原因中,注射器针头为重要危险因素,需引起医院管理人员重视,对医院医疗用具进行改革,采购先进护理工具以预防针刺伤,并使用自带保护设计的针头(安全型注射器等),以减少针刺伤发生率,确保护理人员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做好职业暴露方面的防范工作,尽量避免意外针刺伤,以规范操作行为与严格管理作为重点防护对策。

猜你喜欢

针头健康状况针刺
体适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报复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