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性研究
2020-03-26唐冰
唐 冰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手机在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人们对手机过度依赖的现象。大学生是智能手机消费的主要群体,国内外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现象[1]。有研究显示,手机依赖可能会影响人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2]。手机成瘾和网络成瘾关系密切,有研究发现,手机依赖主要问题是社区网站上瘾[3]。对于网络成瘾,多项研究都发现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是一项重要影响因素[4-5]。而目前对手机依赖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性还缺乏研究,尤其是量化研究。医学生比普通大学生课业繁重,未来的工作性质更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健康的心理,手机依赖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职业能力。本研究分析医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性,以期为降低手机依赖开展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南阳市在校医学生1 000名集体施测,采用“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6]测量被试者手机依赖程度,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7]测量被试者的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共3个因子(戒断症状、身心影响、渴求性),13个项目。“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共3个因子(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21个项目,分为父亲版和母亲版。两份问卷同样采用5级计分法,即“总是”计5分,“经常”计4分,“有时”计3分,“偶尔”计2分,“从不”计1分,部分项目采用反向计分。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两组间定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定量资料比较用方差分析,对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对医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研究采用的“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和“s-EMBU-c”总体同质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865和0.837。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 89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9.3%。其中男生191人,女生702人;城镇322人,农村571人;临床系212人,护理系327人,药学系93人,中医系261人。
2.2 手机依赖情况
2.2.1 手机依赖检出情况 手机依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检出标准,本研究采用文献中较常使用的标准:标准化得分>3定义为手机依赖。本次调查的893名医学生中有114人检出手机依赖,检出率为12.8%。
2.2.2 “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得分分布情况“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采用标准化得分进行统计描述,标准化得分=实际得分/条目数。893名医学生手机依赖总标准化得分为(2.29±0.65)分。其中,身心影响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戒断症状,最低的是渴求性。
2.2.3 “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各维度标准化得分的差异对不同性别、居住地医学生“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各维度标准化得分的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对不同系部医学生“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各维度标准化得分的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父母教养方式情况
2.3.1 “s-EMBU-c”各维度标准化得分“s-EMBU-c”各维度得分同样采用标准化得分进行统计描述。893名医学生“s-EMBU-c”各维度标准化得分中,母亲情感温暖维度最高,其次为父亲情感温暖,最低的是父亲拒绝。
2.3.2 “s-EMBU-c”各维度标准化得分的差异 对不同性别医学生“s-EMBU-c”各维度标准化得分的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发现男生在父亲拒绝这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父亲情感温暖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5),父亲过度保护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母亲过度保护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母亲拒绝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
对不同居住地医学生“s-EMBU-c”各维度标准化得分的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发现居住地在城镇的学生母亲过度保护得分显著高于居住地在农村的学生(P<0.05)。
对不同系部医学生的“s-EMBU-c”各维度标准化得分的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及母亲拒绝3个维度,不同系部医学生“s-EMBU-c”各维度标准化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别对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及母亲拒绝3个维度不同系部医学生“s-EMBU-c”各维度标准化得分进行两两比较发现:该校中医系学生母亲拒绝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临床系和护理系学生(P<0.01),中医系学生父亲过度保护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临床系学生(P<0.01),中医系和药学系学生父亲拒绝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临床系和护理系学生(P<0.05)。
2.4 手机依赖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性
以“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和“s-EMBU-c”各维度(父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母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保护)标准化评分为变量分析各变量间的关联性,与医学生手机依赖关联性最高的是父亲拒绝(r=0.341,P=0.000),与手机依赖关联性最低的是父亲情感温暖(r=-0.087,P=0.005),与手机依赖呈负相关的是父亲情感温暖(r=-0.087,P=0.005)和母亲情感温暖(r=-0.089,P=0.004),见表 1。
表1 “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和“s-EMBU-c”标准化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
2.5 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以“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总标准化得分为因变量,以“s-EMBU-c”各维度(父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母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保护)标准化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3个维度对手机依赖有显著影响(P<0.05),见表2。
表2 “s-EMBU-c”各维度对手机依赖影响的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父母教养方式在不同性别、居住地及专业间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中,父母教养方式在不同性别的差异和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在城乡的区别上却没有体现出在情感温暖、拒绝维度上的显著差异,反而是居住地在城镇的学生更多感受到母亲的过度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可能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在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上,城乡的区别变得不再显著。尚未发现有对医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系部差异的研究,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医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系部差异可能和不同系部学生男女比例不同有关,护理系女生比例远高于其他系,而中医系女生比例相对较少。也可能和选择不同系部的学生性格差异有关,相同性格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某个医学专业[8],而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的性格有关[9]。
3.2 手机依赖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联性分析
手机成瘾和网络成瘾关系十分密切。对于网络成瘾,国内外多项研究都发现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是一项重要影响因素。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不仅有助于减少手机依赖及网络成瘾,也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改善人际关系、减少环境疏离感、增强自信、增强抗压能力[10-12]。因此,本次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依赖进行的相关研究结果说明:加强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认知,树立父母理性的家庭教养方式,尤其是减少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对降低医学生手机依赖、促进医学生的健康生活行为及身心健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