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夹脊穴深刺联合药物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2020-03-26葛春晖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夹脊腰腿痛腰椎间盘

葛春晖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针灸科,江苏如皋 226500

现阶段, 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式包括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两种,其中手术疗法具有严格的适应证,同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手术创伤,术后具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难以获得理想的远期治疗效果[1-2]。 为此,非手术疗法依旧是临床用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的首选方式[3]。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入,中医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该疾病治疗中[4]。 该研究选取2016 年5 月—2017 年11 月收治的102 例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究该疾病采用夹脊穴深刺联合药物罐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102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患者要求行保守治疗;③治疗依从性高;④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椎弓根崩裂;②哺乳期妇女或者妊娠者;③存在腰椎炎症性疾病;④脊柱骨折;⑤骨肿瘤;⑥急性腰扭伤;⑦脊柱结核;⑧腰椎严重狭窄;⑨游离型椎间盘突出。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年龄40~70 岁,平均年龄(52.19±2.18)岁,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5.18±0.38)年,共51 例,男性31 例,女性2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1~69 岁,平均年龄(5.13±0.42)岁,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5.23±0.39)年,共51 例,男性30 例,女性31 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先对患者行基础治疗,指导患者在硬板床上平卧休息,避免弯腰持物,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行电动伸缩牵引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控制为30 min,每天行1 次治疗,首次牵引重量从30 kg 开始,以患者可以承受为度,每日牵引重量在原先基础上逐步增加1 kg,连续治疗2 周。 再将治疗频率改为2~3 次/周, 连续行6 周治疗,与此同时,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行Tergumed 系统训练,主要对等长肌力、腰背肌后伸活动度进行锻炼,每次锻炼时间控制为20 min, 每天行1 次锻炼, 2 次/周,共锻炼2 周。 与此同时,对患者行夹脊穴深刺治疗,选取腰部夹脊穴,即病变椎间盘相应节段棘突下两侧旁开0.5~1寸,常规消毒后,用0.3 mm×75 mm 一次性毫针,垂直进针,使针尖到达椎板骨面,有明显触及硬物的阻力感,轻提插不捻转,患者自觉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甚至触电样反应,接达佳805-D 型电针仪,采用连续波,频率1.2~1.6 Hz,留针时间30 min,每天行1 次治疗,每周共治疗5 次,2 个月为1 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药物罐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中药包括两面针30 g,宽筋藤20 g,四方藤30 g,红花30 g,艾叶25 g,生川乌20 g,苏木20 g,川椒30 g,透骨草30 g,将以上所有药物浸泡在3500 ml 水中,时间控制为1~2 h,将其煮沸之后,在药液中放置拔罐用的竹罐,一起煮10 min,指导患者采用俯卧位接受治疗,用长镊子将罐口朝下夹出,迅速用干毛巾捂紧罐口,待罐口温度冷却至人体接受的程度后, 将罐拔于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二侧线,留罐10~15 min。每周行3 次治疗,2 个月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下肢放射痛、腰腿痛等症状均没有任何好转,甚至进一步加重,则为无效;各种症状有所缓解,正常工作与生活受到轻微影响, 直腿抬高试验显示接近60°,则为有效;症状基本上消失,日常工作生活完全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试验(-)则为治愈[5-6]。 总有效=有效+治愈。

腰腿痛评定标准:治疗前后,采用VAS 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腰腿痛程度进行评价,0 分表示无疼痛,10 分表示出现剧烈疼痛感[7]。

腰椎功能与病情严重程度: 采用ODI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价,指数越高,提示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采用M-JOA 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总评分为29 分,病情严重程度与得分成正比[8]。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 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37,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腰腿痛程度对比

对比两组治疗前VAS 评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腿痛程度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lumbar and leg pa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point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腿痛程度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lumbar and leg pa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points]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1)观察组(n=51)t 值P 值6.85±0.28 6.89±0.22 0.802 0.424 2.52±0.22 0.85±0.12 47.591 0.000

2.3 ODI 与M-JOA 评分对比

对比两组治疗前ODI、M-JOA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ODI 更低,JOA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临床常见病,是因慢性劳损或者外力作用,促使椎间盘退变,纤维环出现破裂情况,髓核突出之后对脊神经根或者脊髓进行压迫[9-10]。腰痛与下肢感觉异常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同时还有部分患者会有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伴随出现,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11-12]。 我国中医将该疾病归为“腰腿痛”“痹证”范畴,认为该疾病的主要病机为外感风寒湿邪,或者慢性劳损之后,风寒湿乘虚而入,阻塞脉络,进而促使经气不通,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所以治疗上应该严格遵循活血化瘀、温经通脉、散寒祛瘀的原则[1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DI 与M-JOA 评分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ODI and M-JOA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DI 与M-JOA 评分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ODI and M-JOA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分]

组别ODI(%)治疗前 治疗后M-JOA 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1)观察组(n=51)t 值P 值43.25±2.52 43.29±2.49 0.083 0.336 23.69±1.88 17.02±0.28 12.632 0.000 7.52±0.23 7.49±0.26 0.066 0.772 18.02±1.22 22.36±1.28 9.669 0.000

该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为(0.85±0.12)分,低于对照组,ODI 为(17.02±0.28)%,低于对照组,M-JOA 评分为(22.36±1.28)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夹脊穴深刺联合药物罐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利于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疼痛度,改善腰椎功能。 究其原因,深刺夹脊穴,从生理解剖上来说,针刺使针尖到达椎板或横突,无比接近脊神经根,电针刺激松弛肌肉、关节、韧带,分解黏连,消炎镇痛。 从经络学说上讲,针刺夹脊穴可强腰健脊,活血行气,疏经通络。 针刺之后加用药罐疗法,操作简单,通过竹罐吸拔,能够形成局部温热刺激,对局部炎症水肿吸收进行促进,促使微循环改善。 中药方中两面针化瘀活血, 艾叶具有温经止血作用,四方藤能祛风除湿,红花止痛散瘀,苏木活血祛瘀,生川乌止痛散寒,川椒温中止痛,透骨草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具有舒筋活络、活血祛瘀功效。 三者联合,能促使下肢血管扩张,对局部代谢进行促进,促使神经根炎症水肿程度减轻,促使微循环得到改善,减轻下肢麻木症状。 葛明富[14]等学者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为(2.37±1.29)分,低于对照组,ODI 为(19.89±10.34)%,低于对照组,M-JOA 评分为(12.52±2.04)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该研究结果高度相似。

综上所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夹脊穴深刺联合药物罐深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夹脊腰腿痛腰椎间盘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中药熏蒸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51例临床观察
只有做手术才能缓解腰腿痛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
健身气功与“夹脊”
颈夹脊穴注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