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研究

2020-03-26孙绍洪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颌面革兰外科手术

孙绍洪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云南玉溪 653100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将对患者唾液分泌产生影响,导致唾液分泌量下降, 从而损害口腔内环境的生态平衡[1]。其次,口腔颌面的生理学结构比较复杂,存在许多沟壑结构,使得手术清洁消毒不彻底,因此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也对患者造成了新的生理损害[2]。 要有效地减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口腔感染风险, 就必须明确其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于围术期进行有效的控制[3]。文章将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回顾了2015 年1 月—2019 年1 月8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80 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患者进行了分析,回顾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年龄在34~7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6±1.3)岁,包含女性患者35 例,男性患者45 例,其中骨折手术患者9 例,清创缝合患者17 例,涎腺手术患者8 例,唇腭裂正畸患者6 例,瘢痕修复手术患者8 例,牙龈与拔牙等牙科手术患者20 例,口腔肿瘤切除术患者3 例,其它口腔颌面手术患者9 例。 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细菌鉴定,设备使用phoenix100 细菌鉴定仪, 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即可, 革兰阳性菌与真菌超过104 CFU/mL 代表阳性,革兰阴性菌超过105 CFU/mL 代表阴性,同时剔除相同部位重复菌株。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的口腔感染类型,主要有真菌感染、革兰阳性细菌感染、革兰阴性细菌、混合感染。 同时对患者口腔感染进行单因素分析,主要因素包括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糖尿病、围术期预防用药、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性质。

1.4 统计方法

研究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感染类型及分布情况分析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以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最为常见,为43 例(53.75%),其次为革兰阴性细菌,为31 例(38.75%),混合感染患35 例(43.75%),真菌感染较为少见,为6 例(7.50%)。 见表1。

2.2 患者口腔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导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糖尿病、围术期预防用药、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性质, 单因素分析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患者的感染类型及分布情况统计Table 1 Statistics of patients' infection types and distribution

表2 患者口腔感染的单因素分析Table 2 Univariate analysis of or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3 讨论

颌面部外科手术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由于颌面部生理学结构比较复杂,因此术后感染的风险比较高[4]。 颌面部手术后患者并发口腔感染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疾病,对患者造成损害,延长手术时间。 要想有效地控制颌面部手术口腔感染,必须明确其感染类型和危险因素,在围术期给与有效的控制[5-6]。

从该次研究结果来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以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最为常见,为43 例(53.75%),其次为革兰阴性细菌,为31 例(38.75%),混合感染患35 例(43.75%),真菌感染较为少见,为6 例(7.50%)。 而在革兰阳性细菌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生率最高,在革兰阴性细菌感染中,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率最高。 那么,在明确常见感染类型后,可以通过在术前进行预防性用药,有效地控制感染情况。 黄先菊[7]等在其研究中提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以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最为常见, 占比为48.99%, 其次为革兰阴性细菌, 占比为40.21%,混合感染患者占比37.88%,真菌感染较为少见,占比10.80%。其研究与该研究论证的观点基本一致,均认为革兰阳性细菌感染、革兰阴性细菌为常见类型,但存在一定的数据差异, 可能是由于病例数差异和患者个体差异导致的。

从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来看导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糖尿病、围术期预防用药、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性质,单因素分析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时间越长,组织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就越长,麻醉用药更多,因此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更高;侵入性操作则会严重损害口腔黏膜,降低口腔黏膜的抵御能力,引起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因而感染风险较高;围术期用药后,可以预防性控制感染发生率,因此也是引起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住院时间越长,患者术后恢复越慢,术后感染风险也就更高;急诊手术时,患者躯体准备不充分,可能存在不达标指标,因而也是引起口腔感染的一个危险因素[8-9]。

那么,在颌面部手术围术期,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口腔感染风险。 例如在术前,需要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手术认知度,同时合理地制定手术方案,有效地降低手术时间;其次,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无法避免地侵入性操作时,必须尽可能减少操作面,并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其次,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加强关注,并尽可能地选择择期手术,在确保患者血糖指标稳定后,展开手术,术后,也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其次,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口腔感染风险,针对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 应当在围术期用药, 预防感染;术后,可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感染风险;其次,结合患者病情,对于条件允许的,可给予择期手术,无法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则需要合理地制定手术方案,并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配合度[10]。

此外,一些医学研究还指出清创手术、口腔恶性肿瘤手术以及牙科手术后,患者口腔感染的发生率更高。 但在该次研究中,并未予以论证。在实际的颌面部口腔手术中,建议通过手术方案的合理化、科学化处理,以及围术期护理方案的使用,确保各方面的医疗配合,有效地减少感染风险,避免对患者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同时降低患者医疗负担,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改善手术的预后疗效。

综上所述,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患者常见类型为革兰阳性细菌感染、 革兰阴性细菌以及混合感染,导致患者感染的因素比较多样化,如手术因素、用药因素、 患者合并疾病等, 临床中需要实施合理的干预手段,减少手术感染风险。

猜你喜欢

颌面革兰外科手术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1 年第31 卷1~6 期关键词索引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稿约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降钙素原水平在早期细菌感染患者中的病原菌种属鉴别价值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