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肢涡流水疗法治疗上肢烧伤术后疤痕增生的回顾性研究

2020-03-26陈雪英王和强钟锡波李锦嫦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2期
关键词:水疗涡流患肢

陈雪英,陈 国,王和强,钟锡波,李锦嫦

(东莞市康复医院,广东 东莞,523119)

上肢烧伤后往往遗留疤痕增生,进而导致肘关节挛缩,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造成生活不便[1]。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压力疗法及超声波等,其中压力疗法是通过关节挤压负重的方式改善患者肌肉痉挛症状,而超声波则是通过双频超声输出脉冲,进而对患者患肢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2-3]。但以上传统治疗方法均属于被动疗法,患者患肢治疗过程中处于僵硬状态,较易引发损伤部位肌腱粘连,不利于病情恢复[4]。上肢涡流水疗法则是利用水疗的温热效应及涡流浴的冲击作用,达到促进淋巴循环的效果,且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可抑制瘢痕增生的同时降低关节僵硬风险[5]。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旨在探究上肢涡流水疗法治疗上肢烧伤术后疤痕增生的效果,取得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98例上肢烧伤术后疤痕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8例予以压力疗法、超声波等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上肢涡流水疗法进行治疗。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会员会批准。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7.52±2.17)岁,瘢痕形成时间1-5个月,平均时间(3.04±0.86)个月,瘢痕厚度4-6mm,平均厚度(5.21±0.37)mm;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8.21±3.14)岁,瘢痕形成时间2-5个月,平均时间(3.14±0.91)个月,瘢痕厚度4-6mm,平均厚度(5.32±0.41)mm。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烧伤部位为上肢各部位者;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烧伤分级为Ⅱ~Ⅲ级者;④意识及沟通无障碍者。

排除标准:①上肢烧伤部位伤口未完全愈合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上肢合并有神经、肌腱严重损伤或骨折;④烧伤面积较大且肘关节不能弯曲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压力疗法、超声波治疗等,其中压力疗法是指使用疤痕舒+弹力绷带治疗的方式,将药物均匀涂抹在瘢痕增生处,并使用弹力绷带将其包扎,初始压力较小,待患者逐渐适应后可增加压力,以1.33kPa-2kPa为宜,具体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每天除洗澡外其余时间均需持续加压,且脱下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超声波疗法:使用US-751日本伊藤双频超声波治疗仪(上海名元实业有限公司)对患者瘢痕处进行移动脉冲,频率3MHz,速度2cm/s-3cm/s,使用1.5W/cm2的剂量为5min/次,1次/1d的治疗。常规水疗:使用1%的盐水浸泡患肢,水温控制在40~45℃,1h/次,1次/1d。日常进行功能锻炼,包括泥胶、穿串珠等活动,并配合日常穿衣、洗漱等促进恢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上肢涡流水疗法治疗:采用XY-SL-BI型上肢漩涡水疗机(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可在浴槽内加入过滤后的中药透骨草治疗,其配方为桑寄生及牛膝各30g,当归、骨碎补、黄芪、钩藤、透骨草、党参、五加皮各15g,鸡血藤、制川乌、威灵仙各12g,三七、乳香、甘草各6g,设置水温为38℃,开启涡流气泡浴,辅助患者将患肢浸入浴槽内,使瘢痕完全浸没在水中,帮助其进行关节松动等疗法,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及疼痛情况,给予不同级别的关节松动手法按摩,若疼痛明显,则给予Ⅰ-Ⅱ级,针对存在关节粘连的患者给予Ⅲ-Ⅳ级手法,并鼓励患者尝试旋臂或屈伸肘关节等主动运动,20min/次,qd。两组患者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位医师进行。

1.3 评估标准

1.3.1 瘢痕状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6]评估,该量表包括皮肤柔软度、血管分布、色泽、瘢痕厚度等项目,总分15分,得分越高,瘢痕恢复越差。

1.3.2 患肢功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7]与运动力指数(MI)[8]评估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其中FMA上肢评分法包括肩、手等33项,按1-3级评分,总分0-66分,得分越高表明上肢功能越好;而MI包括手指抓力、屈肘、肩关节活动3项,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运动力越好。

1.3.3 生活质量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中文版精简烧伤健康量表(BSHS-B)[9]对两组患者一般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及躯体功能进行评估,总分为360分,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瘢痕状况(VSS量表)、上肢功能(FMA量表、MI)及生活质量(BSHS-B量表)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瘢痕状况比较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柔软度、血管分布、厚度、色泽得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肢体功能比较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肢FMA及MI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2。

2.3 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压力疗法、超声波等,但无单一特效措施,因此,现阶段常使用多模式治疗的方式,提高临床疗效[10]。其中压力疗法是将药物涂抹于瘢痕增生部位后再用弹力绷带或弹力套进行加压的方式,旨在通过加压使瘢痕内血管官腔变窄,局部血流速度减慢,进而有促使瘢痕软化萎缩[11]。研究发现,该方法的使用较适和早期预防,伤口愈合半年内是瘢痕增生的主要阶段,在此阶段使用压力疗法效果最佳,且考虑到该方法治疗需要患者每天佩戴弹力绷带23h以上,对治疗时间要求较为严格,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12]。超声波治疗则是根据超声高频的机械振动对患者患肢产生微细的按摩作用,可改善其局部血流循环及淋巴循环,进而增强组织营养,且还可促进半透膜的弥散,进而提高瘢痕组织再生能力[13]。超声治疗可产生机械作用的同时,还可发挥其热效应,通过组织吸收声能,进而转变为热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周期性紧缩,可渗透入深层组织,有效治疗瘢痕、关节囊等疾病[14]。但值得注意的是,治疗时选取的频率较低,患者对治疗无明显反应,增加医师对治疗剂量把控的难度。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SS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SS量表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ΔP<0.05。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上肢FMA、MI评分比较(±s,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上肢FMA、MI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Δ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SHS-B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SHS-B量表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ΔP<0.05。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上肢涡流水疗法联合治疗,该方法在传统水疗的基础上添加了涡流元素,对患肢瘢痕的治疗不再仅限于温热作用及静水压作用等,还结合了涡流对瘢痕的冲击效果,弥补传统水疗应治疗时缺乏主动运动,导致血液循环输出与回流平衡失调,增加局部水肿风险的问题[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瘢痕状况、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均较对照组更优,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在上肢涡流水疗法中通过水疗的温热效应及浮力作用,可一定程度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而涡流作用则可进一步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加大静水压,对瘢痕处血管及淋巴管产生一定的压力作用,加速淋巴循环及体液分布,有利于预防水肿,再者在治疗过程中还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可有效利用肌肉主动收缩时产生的“唧筒效应”,发挥其促进组织间液回流,预防肌腱粘连的理想效果。且考虑该治疗方法中中药配方以桑寄生及牛膝为君药,具有强健筋骨,祛湿通络之效;而当归行血活血,为血虚诸证之要药;骨碎补补肾强骨,活血止痛;黄芪为补气良药;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透骨草温胜寒湿,舒经活络,且与威灵仙配伍,可奏祛风通络之效,与鸡血藤合用可活血止痛;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五加皮补肝益肾、散风驱寒;鸡血藤补血行血;制川乌温经止痛;三七可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诸药合用,共奏强筋健骨,活血通络之效,提高治疗效果,较常规水疗中的盐水更有利于患者患肢恢复。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上肢涡流水疗法可有效促进上肢烧伤术后疤痕增生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还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瘢痕改善。

猜你喜欢

水疗涡流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基于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查数据的堵管准则研究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一种单机式涡流探伤仪电性能校准装置
水疗在美国日渐流行
涡流温度分离技术在天然气行业的应用
涡流问题的剖析与探究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
厦门朗豪酒店“川”水疗中心推出每周一女士专享特惠
厦门朗豪酒店「川」水疗中心获最佳酒店水疗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