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3-25张颖惠
张颖惠
摘要:经济是带动世界各国发展的命脉,市场经济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而不断变化和总结的结果。在当前市场经济特征的背景下,各个学术领域的观点不断融合,在我国的法学界中对经济法的探讨一直进行。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经济法发展的特点;其次,研究了当前市场经济下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最后,针对经济法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希望为今后的经济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场经济;稳定;经济法;应用
引言:
经济法价值系统是我国法律价值系统的一部分,在我国的法律价值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经济法涵盖的内容复杂又全面,但是也能明确凸显出经济法价值的多元化[1]。我国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可有效保证整个市场经济的稳健运行,也能为各企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因此,只有更全面的了解经济法的价值,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2]。
一、我国经济法发展的特点
(一)是我国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产物
经济法是政府根据我国特有的经济形式,并对经济发展的形式和经济体系进行分析、调查、統计而制定的[3]。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参与制定出经济法,通过经济法对市场经济进行控制与引导,使我国经济市场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依据市场经济制定
市场经济是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所在,市场经济的诞生为经济法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目的是为了促进其实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进行调整,保证其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4]。
(三)单行法规较多
我国在市场经济中产生的各种经济行为都离不开经济法,经济法的适用范围广泛的特点使得我国经济法有很多单行法规。我国经济法单行法规多、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经济法涉及我们生活的各种领域并对我们的生活进行调整,因而对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力。
(四)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
我国的经济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在经济法中,不仅说明了执行者的权利、义务,还对法律条例进行了解释说明,规定了责任、调节及仲裁。
二、当前市场经济下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经济学专家在研究经济法效益时就将其效益与企业的各部分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在经济法中,效益主要是对企业的实际实施成本与完成后所获得的社会效益进行对比[5]。但是传统的法律学家在研究社会效益时,主要以获得的效益与相关的法律体系进行研究,没有将涉及到的经济法融入进去,直到最近几年经济学家才开始从法律经济学角度,研究经济法的效益价值。经济学家通过近些年对经济法效益的不断研究,将其划分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有效实现了法律体系的扩展延伸。另外,在对经济效益进行整体分析前必须要了解个体和整体间的关系,经济学家也明确强调过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是相互依附的关系,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公众民反而只关心个体利益,从而导致市场出现“失灵”问题,使市场经济资源遭到了极大的损害。因此,为了有效减轻市场失灵问题,我国必须突破传统的市场运作模式,找到有效应对市场失灵的方法,例如:当公众的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体利益必须要无条件服务于社会利益,从而为我国社会效益的提高做出贡献。
三、经济法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作用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赋予了经济法新的任务,如何控制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内容并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市场经济对经济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保障社会公平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之间经常会因为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导致许多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这种不公平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领域的发展,对社会、文化方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为了改变我国当前存在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国家出台了经济法,经济法的开展有效保障了我国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减少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情况,在我国的社会公平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时经济法主要体现在竞争立法的完善和经济的宏观调控上。在完善竞争立法方面,经济法主要是为各企业之间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有效抵制大企业对市场的垄断,保证了各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在宏观调控方面,经济法可以有效调控市场的发展状态,通过有效地政策制约来保证各企业间的竞争公平。
(二)控制市场经济中的自由程度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自由交易、自由定价为形式并在交易过程中以公平为原则的经济,又称自由经济。自由经济的自由、开放性,使得在交易过程中产生风险的几率很大,对我国的金融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经济法的制定,使之对风险进行控制,防止经济自由发展,降低了金融业的风险性,促进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有效解决市场“失灵”现象
我国目前的市场结构中各企业的资源是通过公平竞争得来的,市场的自我调节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效果的。市场的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市场自身的控制,其没有考虑到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市场经济的盲目发展、市场经济的落后等,这些问题是导致我国市场出现“失灵”现象的重要原因。对此,我国政府就提出利用宏观调控对市场私权进行科学的制约。此时的经济法价值就体现在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制约企业对市场的破坏行为,从而保证市场的稳定运行。不仅如此,经济法的价值还可表现为制约地方政府对市场的有效干预上,只有削弱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才能有效避免因政府过度放权出现的市场混乱现象。
(四)保障经济行为合法性
经济法能够控制我国各行业中的行为并保证其合法性,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经济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对经济运作者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还能保证交易的成功率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经济法在执行中可以有效的对一些不法商人和不法行为通过法律的手段对其进行惩戒,减少了经济开展中的不良经营现象,促进了我国经济顺利开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五)促进市场经济中的信息互动
经济的开展离不开有效信息的传递,经济信息与经济行为的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经济运作的成功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经济法的制定对经济活动提供了合理、合法的交易前提,并指导经济活动的经营方向。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营者只有通过紧密合作、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不断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经济互动传递信息,尤其是重视经济法传递的信息,才能有效提高经济,促进我国经济朝着合理、合法、良好的方向发展。
(六)稳定了市场经济开展
稳定、高效的经济发展,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最根本条件,也是实现小康社会人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保障,稳定、优越的生存环境离不开经济的稳定,经济法的实施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降低了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性,稳定了经济步伐,使经济发展速度与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保证了经济的正确、高效发展。
结束语:
经济法对控制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和谐建设与保护市场竞争自由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与保障,为市场经济提供了自由、安全的发展环境。因而,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应不断加强对经济法的完善,重视经济法的社会地位,共同实现建设幸福、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俊杰.社会转型视阈下经济法价值的实现理路研究[J].法制博览,2018(36):232.
[2]杨三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经济法理论研究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01):132-137.
[3]刘頔.经济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价值[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2):110-111.
[4]张送.社会转型视阈下经济法价值的实现理路研究[J].法制博览,2018(31):276.
[5]武存广,霍晓芝,霍晓敏.经济法视域下的依法行政——以行政垄断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8(10):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