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划视域下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保护研究

2020-03-25厉泽萍李锋陈露

艺术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非遗保护

厉泽萍 李锋 陈露

摘 要: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传承有其深远的文化意义,作为全球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陶瓷类项目,在当代的保护与发展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从规划视域出发,分析龙泉青瓷的当代价值和面临的挑战,并从龙泉青瓷的生产性保护、古窑遗址保护、文化习俗保护、青瓷文化保护以及瓷土资源保护五个方面提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保护的策略。

关键词:龙泉青瓷 非遗保护 规划视域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人类非遗名录,代表了龙泉青瓷文化得到了全球的欣赏和认同,其经济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也为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发展赢得了更好的环境和机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龙泉青瓷的未来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在市场发展的大环境下,龙泉青瓷的发展也面临着产业化中传统烧制技艺的缺失、旅游化中产品质量的下降等问题,以及市场多元化需求的挑战,龙泉青瓷产业的发展往往在迎合市场需求的过程中放弃了自身工艺的完整性。目前,对于非遗传统技艺档案化的保护积极开展,也提出了数字记忆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而当前的非遗保护多停留在非遗产业发展的纵深上,以“非遗+”为着手点展开。龙泉青瓷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人们对其展开了纹饰风格、数字化烧制技术以及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而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作为非遗项目,对其生长环境的保护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将从规划视域出发,讨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并结合文化的延续,分析龙泉青瓷的当代价值和面临的挑战,并对其传统烧制技艺的保护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承载的重要意义

陶瓷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自新时期时代,人类创造了陶瓷,并赋予了陶瓷独特的文化意义,例如对物质的敬畏,或是对丰收的渴望。陶瓷工艺经历了一个由原始瓷到青瓷,再到单色釉瓷,最后到彩绘瓷的发展历程,而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在陶瓷的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展现了陶瓷工艺史、艺术史和科技史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龙泉青瓷因其独特的釉色广受世人追捧,其色彩含蓄淡雅、温润如玉,文人雅士将其比德尚玉、以天人合一的内涵视为自身生活的美学追求,同时将其以圆满中和的形象视为自身的精神追求,龙泉青瓷已然成为中华文明中的代表性符号之一,体现了中国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性情志趣,同时也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物质载体。

龙泉青瓷的制瓷技艺中兼具中国南北方制瓷技艺之长处,其作品也兼具“官窑”和“民窑”属性,龙泉青瓷的发展将青瓷技艺推向历史的巅峰[7]。在人类“非遗”背景下的龙泉青瓷犹如一个包容世界的窗口,向世界展现了民族自身的文化内涵,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实现了从商品到文化的真正意义上的走向世界。同时,龙泉青瓷作为龙泉的经典文化资源,其传承发展影响和带动了龙泉市当地的经济,提升了龙泉人民的文化认同。

二、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面临的挑战

青瓷的釉色特別,是让人喜爱的青绿色,青瓷的成功烧制取决于原料和烧制的工艺,据明朝陆容的《菽园杂记》记载,“青瓷初出于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他处皆不及。”由此可见,青瓷的窑址选择主要是在崇山峻岭之间沿山而建,工匠沿窑筑坊,同时,烧制的燃料来源、技术设备与乡土地形条件密切相关。

当前,龙泉青瓷的发展紧紧依托于龙泉乡土环境,而其发展的走向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产业发展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龙泉青瓷的发展之路也必然面临这一问题,大量日用瓷的产出,随之而来的便是龙泉青瓷产业化和旅游化过程中青瓷烧制技艺如何保护和产品质量如何保证的问题。龙泉的陶瓷产业逐渐由乡镇向城市转移,乡镇手工艺逐渐没落,企业按产业化模式进行青瓷生产放弃了核心技艺和原材料的真实性以及传统工艺的完整性,而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文化价值不仅仅是青瓷本身,更是青瓷与龙泉一同成长的千年积淀,这其中有其背后的精神文化,这必然离不开其本身的成长环境,而目前的龙泉青瓷发展则是青瓷与其成长环境的逐渐脱离,而这深层的原因则是乡镇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有限,区位交通不便,公共服务落后等等,经济吸引力的缺乏导致了当地青瓷发展动力不足,只能逐渐转向城市。再者,从青瓷成长地的乡土风貌来说,地方的建设发展缺乏乡土意识,原本的古建筑马头墙起伏错落,木雕精美,多采用砖木和夯土墙结合的结构被现代的建筑风貌取代,古乡镇原有的乡土风貌和历史特色渐趋式微,青瓷文化在乡镇风貌中缺少体现,发展旅游的文化引力不足。最后,龙泉市乡镇地方性产业链过于单一,无法形成引领作用和规模效应,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较弱,未能为龙泉青瓷发展提供良好的温床。

三、规划视域下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保护策略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意义与面临的挑战,需要相应的保护策略。就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意义而言,树立龙泉青瓷文化生态保护理念,从而构建一个涉及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和价值观念的互动体系(图2),该体系的保护内容涉及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技艺保存和活态传承、传统核心技艺与现代创意产业三个层面的内容,为实现这三个内容,本文提出了青瓷生产性保护、古窑遗址保护、文化习俗保护、青瓷文化保护以及瓷土资源保护五项保护策略,形成一个整体性的传承发展格局,实现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在当代的经济文化大背景下的保存与延续。

1.生产性保护

传承是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的重要环节,如今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传承是根本性问题,传统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而这些传承方式需要有物质实体承载,因此,需要构建“基地+传承人”的保护模式(图3)。

龙泉青瓷传统手工艺发源于乡土,带有乡土特色,但是生活环境的落后必然会影响到传统技艺的传承,一些传统手艺的生存地较为偏远,处于崇山峻岭之间,发展空间较小,并且散点分布,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从而加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传承面临挑战。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主要以散点式基地建设为主。其中,基地建设要尊重工艺流程,重视历史场景的保护,所以基地的建设要基于场地本生的文化肌底,选在文化保存良好,有历史遗存的地点。由于青瓷生产依赖独特的瓷土资源,基地可依山沿窑而建。在基地内恢复古龙窑烧制技艺,将其生产的技艺按时间轴线一一呈现出来,展现出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和保持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对散布的一些小型龙窑进行二次开发,统筹进行,将其规划为一条“青瓷文化带”,实现“1+1>2”的效果,提升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传承活力与社会影响力。

2.古窑遗址保护

古窑遗址的保护是依托于古窑遗址,通过文博展示、收藏鉴赏、推广交流、观光游览四个方面的建设打造古窑遗址保护的生态圈,实现古窑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良性互动(图4)。例如,建设龙泉青瓷文化展示馆进行龙泉青瓷的展示,保护青瓷老艺人的故居,通过对艺人生活的真实场景再现,增强感染力,最后可以建设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展示基地,将烧制技艺真实、完整的展现出来。青瓷的保护不仅要着眼于历史的保护,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转化成经济效应,实现龙泉青瓷产业的生态发展。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在保护、传承和宣传过程中,精品艺术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精品艺术瓷的销售与传统市场中日用瓷的产业化销售相比对外销售能力过弱,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所认知。而传承人与基地结合的旅游地开发可以带动龙窑所烧制的精品艺术瓷的生产和销售,青瓷生产有关的历史遗址保护可为旅游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在遗产保护规划中要对龙泉地区制瓷艺人的民居建筑进行保留,在地方建设的过程中采用本地夯土墙和竹构方式建造。民居与作坊使用匣钵(烧制瓷器时保护瓷器的陶土器皿)和山上的毛石等做建造材料凸显地域特色。

依托当地古窑遗址,结合地方的文化挖掘,谋划经典景区,发展青瓷文化旅游。一是探古游:龙泉境内三百多处青瓷古窑址、青瓷文化村等青瓷文化遗迹。二是鉴赏游:以青瓷博物馆、大师个人及民间收藏馆等丰富的馆藏资源,让游客感受龙泉青瓷的发展与历史、技术与工艺。三是体验游:让游客体验青瓷制作,包括拉坯、绞胎、等多道工艺,在增强游客的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的同时,丰富龙泉生态旅游的内涵。例如上垟镇的青瓷产业规划以原青瓷国营龙泉瓷厂遗址(现为批云青瓷文化园)为中心,将百年龙窑、青瓷一条街和源底古村落进行有机的融合,以龙泉青瓷品牌为平台,打造集青瓷文化传承、文博展示、收藏鉴赏、推广交流、观光游览等诸多内容的龙泉青瓷体验区、休闲旅游度假区以及产业规模大、社会贡献率高的瓷产品商贸集聚区。

3.文化习俗保护

依托独特的文化习俗,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规划全季旅游。每年举办多次烧龙窑活动,依据烧窑的流程,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吸引当地人和游客参与到拜祖师爷、祭窑、窑场用膳、入窑、做窑福等民间制瓷习俗中来,烧龙窑的活动有助于龙泉青瓷传统手工制作与传统烧制技艺的完整流程整体、真实地展示出来。

开发古龙窑群,以青瓷文化旅游为依托,将龙窑烧制技艺活动包含在当地旅游项目中,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吸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回归,开展龙窑点火、开窑等活动,进行自媒体宣传,吸引相关人士或游客,加入更多创客为文化创新注入新的血液,这是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开展文化习俗的保护,保护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

4.青瓷文化保护

对于青瓷文化的保护可以通过学术交流实现文化遗存保护,深化青瓷文化传播,不断加大青瓷文化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深度。目前,龙泉市成立了龙泉青瓷苑、青瓷大师园、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青瓷企业创业园等龙泉青瓷传统技艺传承创作基地,此外,龙泉市建设并免费开放龙泉青瓷博物馆作为龙泉青瓷技艺文博展示基地,在龙泉中职校、龙泉青瓷素质教育中心设立了龙泉青瓷技艺传承教育教学基地。但基地之间的联系缺乏,空间结构缺乏整体性,在城乡功能规划中要实现功能结构多元,实现乡镇对城市的文化输出,城市成为乡镇文化和产业输出的核心窗口。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需要突出青瓷元素的运用与展示,制作青瓷烧制大师的形象名片、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宣传画、大型青瓷雕塑等宣传品用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上,进行形象展示与宣传,同时要加强文化创新保护,在城市形象的建设中增加文化创新植入,规划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基地,实现基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功能区规划中强调各功能元素的相互联系性。

5.瓷土资源保护

龙泉瓷土主要分布于上垟瓷土矿区,至2005年底查明保有资源储量82.1万吨,面积约3.11km2,目前已对个别瓷土矿区地段分别设置采矿权。在乡镇的规划建设中可以对具有历史意义的矿区进行分级保护,实现“一二三”级保护,对“一级保护区”域严格控制乱采乱挖,在矿区周边范围内规划“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所谓“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護区”就是适当减少建设用地比例,从而实现采矿区的生态保护,实现瓷土开采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此外,在离瓷土资源较近的地方修缮和保护一些比较古老的手工制作瓷器的场所,加大对于这些古老的手工制作瓷器场所的保护和整理,减弱对瓷土的资源性经济价值的消耗,转而增加文化价值的挖掘,发展文化性经济价值。

结语

龙泉青瓷产业化、旅游化的发展道路是时代发展推动下的必然结果,但是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需要在技艺保护与自身生存间寻求平衡。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保护要坚持协调发展、共同演进的原则,实现龙泉青瓷的社会价值、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发挥生态优势和凸显文化特色,从规划视域来看,需要从空间形态、社会形态、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入手,将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从空间形态而言,建立古窑遗址保护生态圈,同时对瓷土资源建立“一二三”级保护;就社会形态而言,构建“基地+传承人”的保护模式,提升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传承活力与社会影响力;就文化形态而言,通过学术交流实现文化遗存保护,深化青瓷文化传播,不断加大青瓷文化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深度,以创新的方式开展文化习俗的保护;就经济形态而言,加强文化创新保护,规划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基地,实现基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通过“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叠加和“生产、生活、生态”高度融合来实现区域供给方式创新,在功能区规划中强调各功能元素的相互联系性,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系统的产业规划也是实现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保护的良策,延长青瓷产业链,激发青瓷产业活力,实现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加小双,李宜芳,谭悦.数字记忆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山西档案.

[2]邓飞.基于“非遗+”动漫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探索[J].传播与版权,2019(7).

[3]李学忠,李强,郑维凯.龙泉青瓷数字化烧制技术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8(1).

[4]陶燎亮.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与应用——以龙泉青瓷为例[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3).

[5]徐雯.宋代龙泉窑纹样装饰的绘画性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

[6]李锋,祁正道,郑艺璇.新技术背景下的龙泉青瓷产品设计研究[J].设计,2019,32(14).

猜你喜欢

非遗保护
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实施路径探究
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实施路径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析
浅析“非遗”保护与创新
“非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后非遗时代民族医药跨界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
三大战略中的豫文化产业发展与非遗保护研究
家族传承保护“非遗”的职教路径研究
江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现状及障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