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
2020-03-25沈世科
沈世科
【摘要】 目的:分析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22例创伤骨科患者,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规定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损伤对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乳酸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创伤骨科修复中应用外固定支架损伤控制疗法,可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损伤控制性治疗;创伤骨科修复;应用
与传统骨折不同,创伤性骨折具有自身较强的创伤特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胸部创伤,导致患者生理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创伤骨科的治疗修复难度相对于普通骨折来说更大,治疗不当将创伤部位恢复不佳,必将会对患者未来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创伤骨科修复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本文尝试对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法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其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8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22例创伤骨科患者,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11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年龄在20-7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首先需对其伤情进行评估,做好常规处理治疗工作,然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下行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则使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治疗期间先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患者的患处,做好止血工作,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其感染发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确保其水电解质平衡处于正常水平,提升患者凝血功能,如果患者胸部其他器官受到伤害,则需尽早采取措施,防止生理功能紊乱,保证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实施切开复位治疗。
3、观察指标
研究期间需观察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等。
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X?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一段时间之后均康复出院,但是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来说,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加具有优势,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也比较大,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1 两组患者各项情况比较
表 2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三、讨论
在临床上损伤控制性治疗主要针对的就是有严重创伤的患者,该治疗方法在维持患者生命体、止血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创伤骨科患者来说,在术前做好损伤控制工作,防止患者伤口出现严重感染,及时纠正患者酸碱平衡,避免患者体温过度下降,其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在患者术后康复阶段,使用该治疗方法则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凝血功能,提高患者电解质平衡,避免生理功能紊亂的现象出现。而外固定支架则具有可塑性强,性能高,旋转比较灵活,不容易脱落,稳定性强的优点,使用外固定支架对患者患处进行固定,可以有效的减少新的创伤,降低出血量,促使患者体内血液更好的循环,这样对于患者的康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
结合本研究的情况来看,在使用了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后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其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低于对照组,实验组11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但对照组中却有5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可以发现外固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应用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来说,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患者在应用该治疗方法之后,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疼痛感轻,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也因此大幅度降低。所以说,针对创伤骨科修复实施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还是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的[2]。
【参考文献】
[1]张强,王金山,张镇江,李强.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8):185-186.
[2]陈宇斐.外固定支架进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4):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