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现代新诗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地位和价值
2020-03-25刘欣欣王余
刘欣欣 王余
【摘要】文章梳理了几十年来中国现代新诗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状,认为中国现代新诗是在“五四”特殊时期形成的文化产物,其工具性、人文性、教育性、思想性等特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通过中国现代新诗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高尚的爱国情操以及培养敢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应高度重视中国现代新诗的教学。
【关键词】中国现代新诗;语文教材;现状;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7-0005-03
【本文著录格式】刘欣欣,王余.浅析中国现代新诗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地位和价值——以郭沫若新诗为例[J].课外语文,2020,19(07):5-7.
一、中国现代新诗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状
纵观1990年以来的中学语文教材发展史不难发现,国家几乎每十年就会对教材所选篇目进行微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中国现代新诗作品因符合上述要求而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但它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和內容也随着语文教材的发展进行了微调。语文教材承载着文学、历史、思想的力量,它的变化对学生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三个代表性的版本,分别为1990年版、2003年版以及2005年版,而在这三个版本中新诗的数量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在1990年版中学语文教材中,中国现代新诗总共入选了8首,在2003年版教材中,新诗共入选24首,而在人教版2005年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新诗共入选37首。在2005年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现代新诗作品入选了10篇,分别是《在山的那边》(王家新)、《理想》(流沙河)、《天上的街市》(郭沫若)、《静夜》(郭沫若)、《雨说》(郑愁予)、《星星变奏曲》(江河)、《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但在2013年新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这些入选的篇目又发生了细微变化,教材中将郭沫若的两首诗《天上的街市》《静夜》以及流沙河的《理想》删除了。与此同时,从2005年版高中语文教材开始,在必修教材中保留的现代新诗作品共有三首,分别是《雨巷》(戴望舒)、《再别康桥》(徐志摩)、《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这三首现代新诗作为专门的新诗单元集中安排在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一单元,这样的安排也能够让刚上高一的学生适应高中教学,在品味诗歌语言的基础上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而在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中还设有专门的现代诗歌板块,里面选取了《天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24篇现代诗歌作品,新诗数量占该教材课文总数的60%,这些风格迥异的作品出现在选修教材中也充分体现出教材选篇的时代性与广泛性。由此可见,中国现代新诗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教材改革过程中所删除的作品并非不突出,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对作家及作品的解读存在一定争议。例如中国现代新诗奠基人郭沫若,他在文学和政治层面的双重身份以及他的性格、生活作风等让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饱受争议,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其作品被世人接受的程度,从而最终导致了“郭诗”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越来越边缘化。像是其作品《静夜》和《天上的街市》,作品本身选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完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正确引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有些语文教参上引导师生从创作背景和作家个人生活等方面对文本进行过度解读,导致教学往政治角度偏移,这样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成长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学术界和教育界也对此产生争议,这种争议不利于课堂教学,所以在综合考虑下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新的整合。
现阶段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中国现代诗歌作品如表1。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材中删除了与时代主流思想不符、带有严重政治色彩、备受学术界和教育界争议的一些中国现代新诗作品,虽说中国现代新诗在语文教材上的篇目有所变化,但编者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向学生归纳整理了新诗中文质兼美的代表作品作为学生的课程资源。由此可见,中国现代新诗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二、中国现代新诗在语文教材中的价值和作用
语文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怎么让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选用什么样的文本进入语文教材,成为教育学生的利器,这是顶层设计者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格局和境界问题。1949年以后,中国现代新诗的经典作品陆续进入小学、中学教材,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在浅显通俗的白话新诗韵律中,接受反帝爱国主义教育、接受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的滋养。由此可见,中国现代新诗在语文教材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和作用。
(一)中国现代新诗独特的工具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而中国现代新诗独特的工具性体现在它不同于古体诗的形式结构上,古体诗盛行于唐代,大致可以分为五言古体、七言古体、杂言体。五言古体的特点是通篇以五言为主(一句五个字),七言古体的特点是通篇以七言为主(一句七个字),杂言体的每一句字数长短不一,多数诗词讲求押韵对仗,而现代新诗则在形式和结构上更加自由,韵律更为灵活,并且在语言表达方面抽象凝练,借助现代白话文表达,整体更趋于散文化、口语化。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极具想象力和感染力的,现代新诗在意象、写作手法的运用上能够极大限度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能够从作品的解读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创新精神,例如“死水”“清风”这两个意象,前者象征着腐败黑暗的旧中国,后者暗指新的思想和力量。语文课堂不仅要教文字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而现代新诗之所以在中学语文教材上存在,也印证了它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工具性作用。
(二)中国现代诗歌鲜明的人文性
十九大报告指出,当今教育要落实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一要求在语文新课标中体现得更为细致。新课标要求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出发,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那么学生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最基础的就是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
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语文教材的人文性体现在它选择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具有人性的、文化的、审美的,而中国现代新诗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是因为新诗里饱含了诗人对下层群众的关注,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及敢于反抗黑暗世界的优秀品质。例如郭沫若《骆驼》一诗中的“骆驼,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导引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他不是简单地写现实生活中的骆驼,而是借物抒怀,借骆驼这一护卫者形象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坚韧不拔、引领人们走向胜利的讴歌。又例如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写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诗人借助文字将“寒冷的中国”、被压迫的中国、催人心碎的场景描绘了出来,诗人面对残忍的现实世界无能为力,只能将自己的同情、关爱、愤怒、寄寓在纸笔之上,希望能够给那些身处“寒冷中的人们”带去些许希望,更是愤怒地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新诗中作者把情感寄寓文字之上,在作品的字里行间让人们去感受悲伤、痛苦、希望,从而唤醒人们的良知和爱国热情。现代新诗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在选文时根据学生年龄的变化、人生阅历的深浅和知识积累的角度做了细致的安排,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养料,只有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去吸收,才能构架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
(三)中国现代新诗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价值
美国学者阿姆斯特朗说:“能够传授的内容浩如烟海,而应该传播的内容却需要切实地甄选,在这两者之间达到一个理性的平衡,是当下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之一。”以郭沫若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新诗人在“五四”时期这一特殊的大环境里生成了一种具有历史和思想的文学作品,以其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狂飙突进精神和天马行空的汪洋恣肆的浪漫主义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教育性,其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典范。这些作品所具有的价值与魅力在于它所代表的中国新诗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学魅力与精神力量,当时的中国,人们的麻木与懦弱迫使那些具有新思想的青年通过文字、文学等途径向广大人民群众揭露现实世界的中国,从而唤醒人们的良知。无论是从高尚的爱国层面出发,还是就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语言魅力、文化魅力来看,这些优秀的中国现代新诗是语文教育中极好的经典文本。
例如以往教材中入选过的作品《天上的街市》《天狗》等。初读《天狗》时学生可能不大理解这首作品的内涵,但结合郭沫若的创作背景就会发现,作者在《天狗》中宣泄着强烈的能够消灭一切的狂躁气势,在狂飙突进的五四时期,“天狗”代表着能够与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旧思想进行对抗的追求个性解放的新思想。而在《天上的街市》中作者又换成了稍显浪漫与清新的风格,采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将“明星”“街灯”这样的意象赋予了生命力,將天上的街市与现实生活中的街市进行对比,天上的繁华与现实的苦闷相对照,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极具代表性的现代新诗作品极好地表达了在当时中国那些具有新思想的青年通过自己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来表达他们浓厚的爱国情怀。
在特殊的时代,文学作品也会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风骨,现代新诗亦是如此。时代在发展,但历史不能被遗忘,语文课堂是向新一代学生传递历史和情怀的最有效方式,这也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由此来反思香港的冲突事件,那些有着不正确思想的香港年轻人缺少了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他们向往“自由和独立”,却用了十分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从教育方面来看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无论是从教材的设置还是课程的安排等方面,香港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高尚的民族认同感的培养。由此可见,教育及教材的设置尤其是语文课本中那些文学作品所展现的深厚的凝聚力和思想性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容忽视的教育作用。
三、对现代新诗在语文教学上的思考
(一)走进书本,跳出课堂
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很多,但课本的承载力、学生的接受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有效的时间里更加高效地教学,对学生进行文化输出、价值引导,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从实用性角度来讲,新诗之所以能够被热爱的原因之一在于它字词句的表达、修辞手法、结构的安排上,而中国现代新诗中优秀的作品远不止课本上所选取的。时代在发展,文本解读的角度也会发生细微变化,学生更是不能与时代脱节。如果要学生更好地掌握新诗就需要教师通过课本向学生架构一座知识桥梁,走进书本,跳出课堂,拓展更多相关的作品,举一反三,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雨巷》时,教师在拓展提升环节将《再别康桥》与其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用这堂课学到的新诗中物象——意象——情感的分析方法去自主赏析《再别康桥》,该环节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和资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自主积累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不拘泥于课堂方能创造新知,更是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或者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行创作,多读多写多积累才能够做到有感而发,从而提高文字表达力。当然,在新诗拓展环节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的文本和方法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懂得历史,明白事理
教材改革依据时代发展进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教材选择的首要之义。语文教材作为我国主流文化载体,它的变化和安排映射着我国的教育走向。通过教育的改革发现,如今的语文教材是文学性、时代性与经典性并驾齐驱,新诗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和极强的示范性,它处处彰显着浓浓的爱国情怀。学习中国现代新诗不仅是学习它的文字、写作手法,其更深的意义在于,借助新诗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在前辈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他们的力量。
四、结语
中国现代新诗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其在形式、内容、思想上具有独特的魅力,随着教改的深入开展,新诗在中学教材中的地位更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梳理了几十年来中国现代新诗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状,以具体作品为切入点,分析了新诗具有人文性、思想性、教育性等价值,以此来强调即使是在教材和课堂承载力有限的情况下,也要高度重视该板块在语文教材和学习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新诗教育最大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高尚的爱国情操以及培养敢于创新的精神。新诗的价值被不断发掘出来,相信它在未来的语文教育中能够传递给大家更多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申佳平.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新诗教学的策略研究[M].四川:四川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张杰.中学语文教材中郭沫若作品的选用与阅读研究[J].郭沫若学刊,2003(2).
[5]姜亚楠.中学语文现代诗歌选编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刘欣欣,女,1995年生,陕西安康人,研究生,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王余,女,1963年生,四川自贡人,教授,文学学士,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附 注
本论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项目(项目名称:郭沫若诗歌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GY2019C1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