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想有个好睡眠哪些常识该了解

2020-03-25范士忠

养生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瞌睡虫晒太阳激素

范士忠

究竟什么是好睡眠?躺睡了8 小时就算好吗?所谓好睡眠不在睡了多久,而是能否睡出好质量。

睡眠的质量和规律性,对人的工作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整,让肝脏自我修复,让免疫系统更加强悍。其实,入睡后,身体还会发生一些神奇的变化。

大脑的某些中枢预告大脑皮质细胞的衰竭,敦促人们及时睡觉。但位于皮质下层的许多细胞在睡眠时也在继续工作,其中一部分保持皮质中的抑制状态,另一部分则保证机体中诸如心脏跳动、呼吸、代谢这样一些至关重要的过程。

睡眠的过程是在正常睡眠(熟睡)和反常睡眠(梦睡)的周期性交替中进行的。熟睡称为“慢波睡眠”,因为在脑电图上皮质生物电强度是以慢波(低频率)表示的。梦睡称为“快波睡眠”,其特征是以脑电图的高频波表示。慢波睡眠是高质量睡眠的前提,通常占整个睡眠持续时间的20%~30%,第一次出现在入睡后的40~90 分钟的时候(每次延续5~20 分钟)。此后间隔重复4~6 次。

睡眠与不眠的交替是昼夜节奏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在负荷十分沉重的情况下,人甚至在走路时也能睡着。

睡眠期间,大脑会整理白天的信息,并将信息产生的代谢废物消除掉。因此,专家建议:高质量的睡眠可有效消除大脑废物,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睡眠不足更易消极。研究人员发现,与作息时间规律的人相比,睡眠不足的人更易产生消极思想,有紧张无助和无所适从感觉的概率比其他人要高80%。

总睡懒觉,寿命越短。研究表明,过多的床上休息会产生严重消耗体的后果。睡6 小时后,心脏的跳动降至基本心率,新陈代谢减慢,肌肉松弛,整个身体开始松松垮垮。睡懒觉会使睡眠中枢发生疲劳,其他神经中枢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起来后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而每天睡10 小时的人比只睡7 小时的人,发生心脏病的比例高1 倍,因中风死亡的比例高3.5 倍。这是因为睡眠时血流缓慢,从而增加了心脑血管形成血栓的危险性。

长期睡眠不足可导致皮肤黯淡,出现皱纹,还会带来黑眼圈。当人不能获得充足的睡眠时,身体会释放出更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过量的皮质醇会分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而这种蛋白质可保持皮肤光滑而有弹性。深度睡眠可修复皮肤组织。

睡眠障碍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失眠与抑郁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一项对1 万人的调查显示,那些患有失眠的人发展成为抑郁症的几率比那些没有失眠的人高5 倍之多。实际上,失眠往往是抑郁症的先兆之一。研究还表明,那些睡眠从7 小时减至5 小时甚至更少的人,其患病致死的风险会增加1 倍。

人体生物钟在形成和维持着生理节奏。生理节奏会影响体温、血压、睡眠状况、智力水平和激素的合成。在错误的生理周期中要想睡觉,通常会难以入睡。如坐飞机导致的时差和倒班工作,都会造成这样的影响。

嗜睡这种症状比较罕见,此症患者总是像两天没睡觉一样。他们在吃饭、开车和谈话的时候,可能就会犯困。据研究者认为,这是免疫系统紊乱造成的,影响了和睡眠有关的激素的产生。因为嗜睡可能会带来超重和肥胖,给心脏增加额外的负担。

人在睡着后,胃肠道的蠕动速度会慢下来,但也在“值夜班”。研究发现,吃的玉米在胃内会停留3.48 小时,在小肠的吸收停留5 小时,在结肠内停留16.24 小时,再经过2.2 小时后由直肠排出。也就是说,消化系统的“夜班工人”每晚都在对前一天的食物做处理。这提示我们:晚餐少吃,不要吃夜宵,以免让胃肠道更劳累。

眼球会在睡眠的某个特殊时段快速跳动,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要想提升睡眠质量,一定要注意规律作息,别熬夜。睡眠要守时,按时上床,一定不要赖床和“恶补”睡眠,尤其是双休日和休假时最不可做的是整天补觉,因为这样不仅不会改善睡眠,而且还会让自己更加疲劳,也会打乱睡眠习惯。

人在睡觉时身体要长2 公分,这是因为我们在睡觉时,身体的每一次转动都会向椎间盘之间输进液体(一个人一夜大约要进行40 次翻身)。这样身体就长了2 公分。到了白天时,身体站立的时候就又会萎缩到原来的形状。重要保健常识是:谁睡的床过软,翻转身体的机会少,他就会常常感到脊背痛。

掌握“瞌睡虫”3 次来临的规律,有助于把握睡眠节奏。第1次困意来临的时间是晚上9 时至10 时,这是入睡的黄金时间,这个时间入睡最有利于身心健康。第2 次的时间是晚上12 时左右,12 时是重要的时间分界点,12 时前入睡可以保证精力和体力更好地修复,而12 时后入睡达不到12 时前入睡的效果。第3 次“瞌睡虫”来临的时间是12 时之后,若再想睡则要等凌晨3 时左右。如果经常是被第3 次“瞌睡虫”带入睡眠的,则会头昏脑胀、全身乏力、心神不定,还很容易发脾气。

人脑中的睡眠因子,就隐藏在人脑睡眠中枢,是一种肽类化学物质,结构甚为奇特,包含4~5种氨基酸,末端还附有一种被称为胞壁的糖,截然不同于人体其他物质结构。动物实验表明,只需将1 微克的睡眠因子注射到试验鼠、兔、猫的脑中,便能迅速地使它们进入深度的自然睡眠,持续时间可达5~6 小时。

梦是发生在睡眠时的生理现象,并不会影响到大脑的休息,不必为多梦而忧患。专家认为,梦可以锻炼脑的功能,不仅对健康无害,而且是人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内容之一。之所以有的人觉得梦多,有的人觉得梦少,主要取决于在哪个睡眠时相醒来,如果在快波睡眠相醒时心跳比较快,就觉得梦多;如果在慢波睡眠相醒来,就很少记得有梦。每个人夜里要做4~5 次梦(10~60 分钟),1 分钟的梦有时好像是1 个小时发生的事情,我们虽然是闭着眼睛,但是眼睑后面的眼珠却是在来回地转动。

白天多晒太阳有助于睡眠,这是因为晒太阳能保证褪黑激素的正常分泌,而褪黑激素是调整人体生物钟的关键激素,它有将人体调整到夜晚的模式,从而在夜晚产生困境的作用,其分泌量,受晒太阳时间长短的影响,至少要晒太阳30 分钟,理想的时间应更多一些。

睡眠专家提醒:躺在床上30分钟,如果睡不着,就不要再躺着,最好起床做些温和的事,或坐在黑暗中,闭上眼睛。只在真正有睡意时再上床。上床后如果还是不能迅速入睡,要再次起床,等再有睡意才回来。假如始终没有睡意那就干脆不睡了。

影响睡眠的环境因素不容忽视,如光线、声音、温度、湿度、空间气息等。安静的环境、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柔和的光线,这些都很重要,还有亲肤的睡衣、贴合的枕头、轻盈的被子、软硬适中的床垫等。注意睡前忌饮茶、酒、咖啡,不要在床上看书、看电视、吃东西等。

猜你喜欢

瞌睡虫晒太阳激素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研究马铃薯激素配比 为品种选育提供支持
瞌睡虫
瞌睡虫的奇妙之旅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大战“瞌睡虫”
为什么蜗牛走得慢?
瞌睡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