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3-25姜亚龙马莹
姜亚龙,马莹
(宁城县中心医院,内蒙古 赤峰)
0 引言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也是衡量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胸痛是临床医学上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引发胸痛的疾病多种多样,比如心肌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1]。胸痛患者接受急诊治疗的过程中,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后期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就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研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到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胸痛患者134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符合胸痛的诊断标准。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史、血液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不愿签署知情书的患者。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男30例,女37例;年龄20~77岁,平均(61.59±5.25)岁;发病到医院就诊时间0.2~9.3 h,平均(3.62±2.51)h;心绞痛27例,急性心肌梗死17例,心肌炎11例,夹层动脉瘤9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31例,女36例;年龄21~78岁,平均(63.29±4.24)岁;发病到医院就诊时间0.3~9.8 h,平均(3.73±2.69)h;心绞痛26例,急性心肌梗死18例,心肌炎10例,夹层动脉瘤9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做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准备急救药物、进行常规检查、遵照医嘱用药等;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护理前期准备:制定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以及系统化的定期培训,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急救治疗的相关法律知识,护士长要做好监督工作,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模拟训练,提高护理技能。(2)接诊流程:接到急救电话后必须2 min内出诊,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指导其帮忙进行简单的急救;到达现场后对患者实施吸氧、输液等常规急救治疗,并快速返回医院;根据患者的病情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心电图检测等。(3)急救流程:对于候诊区留置的胸痛患者,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优先抢救病情较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收集好患者的年龄、胸痛发作时间、治病原因等临床资料,并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根据患者胸痛的不同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及护理,并提醒患者治疗过程中遵医嘱。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急诊停留时间、急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
3 讨论
胸痛是急诊科中各类疾病较为常见临床症状之一,根据疼痛程度,常常分为针刺样痛、闷痛以及烧灼样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2]。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急诊科的治疗过程也在不断优化。急诊科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患者的抢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患者病情的稳定提供了保障。有研究表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胸痛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
本文针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研和分析,护理前期准备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业务水平,还能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防止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接诊流程可有效减缓患者病情的进展速度,降低医治难度,同时开设绿色通道可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治疗,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间;急救流程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稳定患者的病情[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胸痛患者抢救的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缩短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使患者可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