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3-24黄莹

健康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X线

黄莹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使用X线、CT和MRI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间,68例在我院确诊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使用X线、CT和MRI进行诊断,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X线、CT在0~Ⅱ级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明显低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Ⅱ级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X线的检出率低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的检出率,三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使用X线、CT和MRI进行诊断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MRI对该病的分级检出率更高,其应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X线;CT;MRI;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中图分类号】R593.23;R445.2;R81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104-01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自身慢性免疫性疾病,该病可以对患者脊柱和骶髂关节造成严重影响,在青壮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发病原因可能是由遗传、环境以及饮食等因素引起。相关研究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病理特征为脊柱附着点和骶髂关节炎症,患者临床表现多为骶髂关节病变以及下肢肿痛,无法运动,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该病早期表现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忽视,但其病程较长,致残率较高。因此,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进行影像学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X线、CT和MRI三种诊断方式对该疾病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间,68例在我院确诊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其中,35例为男性,33例为女性,年龄在3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65±5.94)岁;观察组,20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患者病程在0.5~2年之间,平均病程(1.2±0.3)年。患者在年龄、病史等方面基线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满足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②患者无意识障碍;③患者知情,并自愿签订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参试人员均进行X线、CT以及MRI三类影像学检查,具体内容为:①X射线检测。患者平躺在检测仪器上,X线在耻骨上方位置,对患者的对骶髂关节以及腰椎盆骨进行扫描。②CT检测。使用螺旋CT扫描仪,电压120kv,电流300mA,对患者骶髂和髋关节进行常规扫描。③MRI检测。使用1.5T的MRI设备进行扫描检查。

1.3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每位患者使用不同影像学检测方法,对疾病进行检查的检出率。

AS分级标准:0类患者骶髂关节活动不受疾病影响,完全正常;Ⅰ类患者关节可能遭受侵蚀或硬化;Ⅱ类患者骶关节有中度异常,侵蚀明显,但关节间隙无异常;Ⅲ类患者关节严重异常,侵蚀特别明显,关节间隙明显异常;Ⅳ类患者骶髂关节重度异常,存在完全强直。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软件用于统计分析。用均值偏差(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比值以(%)表示,使用卡方(X2)检测,并在各组之间进行对比。P< 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种检测方式病变检出率对比

X线、CT在0~Ⅱ级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關节病变检出率明显低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Ⅱ级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X线的检出率低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的检出率,三者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三种检测方式病变检出率对比(n,%)

2.2强直性脊柱炎分级检查比较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分级检查中,MRI检测方式优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强直性脊柱炎分级检查比较(%)

3讨论

临床医学将强直性脊柱炎归类为风湿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较高,通常发生在20至60岁的男性群体中。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有一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说法认为,这种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与Hla-B27等原始基因有关,是一种自身慢性免疫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早期临床症状是下肢麻木僵直,在简单活动后,僵硬症状会有所减轻。该疾病还常常伴有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身体消瘦等症状。强直性脊柱炎造成患者残疾的可能性也很高,症状较轻的情况下可引起患者的脊柱出现异常,症状严重的可直接引起脊柱重度残疾或者死亡。因此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在临床治疗中有重大意义。

在影像学中,X线与CT是检查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最常用的检测方式,原因是其价格低廉,操纵方便。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8名该疾病患者,分别使用三种方式进行检查发现,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使用MRI进行诊断效果最优,通过对X线与CT检出率对比发现,CT的早期诊断效果比X线诊断效果要好。针对上述结果,其原因可能是早期骶髂关节滑膜的软骨组织发生病变,MRI检测有较高的分辨率,所以检测结果最佳。同时X线可能会受到关节面重叠以及外部因素影响,所以其早期检测应用价值较低。

综上所述,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使用X线、CT和MRI进行诊断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MRI效果最好,所以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X线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X线下输卵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合并不孕症中的应用
X线和核磁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分析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X线特点与发病年龄和HLA—B27的关系
关于益赛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