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3-24樊婷婷

健康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抑郁生活质量

樊婷婷

【摘要】目的:探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后,可进一步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抑郁;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011-01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現主要有肾功能损害、肝硬化、角膜色素环等症状,同时伴有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还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中,一定要加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以此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现对6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 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中女14例,男16例,年龄20~45(31.23±3.15)岁。干预组中女15例,男15例,年龄20~44( 31.11±3.1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即严格遵照医嘱执行护理工作,给予患者简单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及家庭社会支持。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即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在患者出现抑郁情绪后,应及时进行疏导,给予针对性心理安慰与支持,必要时给予恰当的药物治疗。②角色转换干预:在患者刚得知自己病情时,经常不愿接受,加之伴有肢体震颤、发音障碍等症状,导致易出现抑郁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和患者沟通,转换角色,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进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配合积极性。③认知行为干预:主动和患者沟通,详细向患者说明有关疾病的知识,并满心解答患者疑问,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同时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抑郁情绪,分值越低,抑郁情绪越轻;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数据录入专业处理软件SPSS 20.0中进行统计分析,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用x2值检验数据差异性,(x±s)表示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数据差异性,P<0.05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抑郁评分

干预组抑郁评分为(33.25±4.57)分,对照组为(41.25±4.36)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t=6.84,P<0.05)。

2.2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x±s,分)

3讨论

对于多数患者来说,经常因为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导致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应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中实施恰当护理干预,以此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目标的护理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可显著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从而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此外,综合心理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在心理障碍性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显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实,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加确切。

综上所述,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后,可进一步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与借鉴应用的护理方式。

猜你喜欢

抑郁生活质量
过半帕金森病会和“抑郁”相伴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