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的西洋管乐教学研究
2020-03-24马金龙
马金龙
[摘 要]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改革也被推到一线,西洋管乐专业进入教育体系的时间短,还一直存在着底子薄和就业困难的问题,专业发展尤其缓慢。基于此,对在西洋管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和教学模式纳入高校的西洋管乐专业中,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力。
[关 键 词] 应用型音乐人才;西洋管乐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0224-02
西洋管弦乐合奏是以“管乐”为主,其中管乐器可以分为“木管”和“铜管”两种。管乐合奏是一种极富音乐感染力的表演形式,其可以在表演的过程中融合多重文化含义,杂糅不同的民族风格,是一种集体合奏表演的形式,可以给欣赏者以心灵的震撼。学校开展西洋管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合作意识。由此可见,西洋管乐教学对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一、西洋管乐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西洋管樂最早是在17世纪由葡萄牙人带入澳门后,又以管乐团的演奏形式传入中国大陆,在19世纪70年代,位于上海租界的娱乐基金会成立了管乐队。之后随着管乐团的不断发展,以及影响力与感染力的扩大,20世纪初盛兴的“学堂乐歌”的出现,使西洋管乐受到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并且出现在了学院音乐教育的课程系统中。而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院的创办,让西洋管乐逐步迈上更加专业和严谨的学术发展之路。
近些年来,学校将美育作为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各音乐院校的科系均按照各校的情况自主设定课程体系,其中多数的科系课程设计都参考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系统,采用学分制的形式,主要的专业课程包括:声乐、钢琴、乐理、中外管弦乐器等。从西洋管乐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可以发现,西洋管乐专业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且处于边缘化的境地。由于西洋管乐长期以来都不是音乐院校的重点专业,致使专业水平高的教师紧缺现象一直存在,音乐院校西洋管乐专业基础薄弱的现象十分清晰。
二、西洋管乐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我国西洋管乐的进一步发展
管乐气势宏大,具有较强的震撼力。部分学校在开展校庆活动、升旗仪式时往往会组织管乐队进行演奏。管乐队可以适当增强集体活动的规范性,学生通过练习不同的管乐器,可以拓宽自身的音乐视野,学习到更多的乐理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管乐表演作为一种集体性表演活动,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管乐是一种极富魅力的演奏形式,在国家交流层面也具有一定的地位。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合作意识
西洋管乐是需要多人参与和合作的团体音乐表现形式。而乐器合奏的成败就在于合作能否有效实现,在合作中,需要不同声部的互相配合,甚至有时根据具体情况还要弱化某种乐器的声音,最终才能达到整体浑然一体的最佳效果。而教师在这一教学进程中,要针对学生的长板,逐步弥补学生的短板和不足,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同时提升管乐演奏的团体观念和合作的意识。
三、高校西洋管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制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明确贴合学生具体需求的培养目的。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针对人才培养有以下书面陈述:目标是培养各类型管弦乐器,包括中国传统管弦乐器演奏的专门型人才。从上述文件的具体就业方向描述可以发现,最高音乐学府将音乐人才分为两类:分别为表演型的专业人才和教学型的专业人才。而高校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专业设置就可见一斑,分为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专业,其制定模式与最高音乐学府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这也可以说明,不论是专科院校还是高校,针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定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
自1999年以来,全国的高校都进入扩大规模、快速发展的时期,而高校与市场脱离,按照以往经验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参照基础,从文字条款出发设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已完全不能满足现如今社会快速变化的就业形势。为了打破毕业即失业的不利局面,专业办学必须差异化、特色化,而人才培养的目标也需要及时升级更新。因此,高校西洋管乐专业为了进一步的持续发展,务必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纳入现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的社会就业形势下,将教育部倡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方针思路,通过对专业和表演技能的提升、教学水平和组织策划活动能力的提升等一系列强化学习,全力培养学生成为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和与社会就业岗位职责要求相匹配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西洋管乐囊括了长笛、双簧管等诸多专业,又可细分为木管和铜管两种。由此可见西洋管乐的乐器种类繁多,许多专业都面临缺乏专业教师的现象。从西洋管乐进入中国以来短暂的发展历史来看,一方面由于专业小众,符合要求的高素质教育人才本身十分紧缺,再加上高校对于专业轻视和边缘化的态度从另一方面直接导致了教师的缺位。致力培养高校西洋管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强化师资团队的建设将是第一要务。
首先,专业教师在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的进程中,不单纯是教授专业的知识而已,其对于学生而言还是积极正面的领路人。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提高的要求,校方对于教师的考察不仅局限于专业能力,还对与其品行道德与对工作的热爱程度上都需严格把关。管乐教师应逐步提升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以及责任心,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热爱管乐学习,深入了解管乐的发展历史,逐步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和审美素养。
其次,应用型人才由于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时刻与市场与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高校西洋管乐专业教师既需具备较高的学历,还需要在工作期间继续学习钻研。因为教师开阔性的远见和精湛的学术视野都将成为学生未来个性化发展道路的灯塔。
最后,强化团队的建设,高校西洋管乐专业基础薄弱。学校应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西洋管乐教师是高校开展管乐教育的引导者以及组织者,也是提升管乐教学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区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全面的西洋管乐教师队伍,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日常的培训过程中,注重教师的职业能力以及演奏技巧的提升,由此来提高西洋管乐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同时,广大管乐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形式的创新,丰富自身的教学引导技巧,将先进的教学经验引入实践教学当中,打造高品质的管乐教学课堂。
(三)加强实践教学的应用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就是要重视实操教学。高校西洋管樂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从观念上转变,将以往的注重技能学习升华为关注学生在西洋管乐专业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水平。时刻以市场就业岗位的具体需求为方向,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的教学方案,把学生的具体实践技能与创造性开拓思维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在西洋管乐的教学过程中,扎实的基本功是学生管乐学习成绩的关键决定因素。倘若学生的西洋管乐基本功不够扎实,则无法在今后的练习当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将基本功的教学练习放在重要位置。教师要加强学生的音节气息练习,学生通常的气息练习方法为腹部呼吸法以及胸腔呼吸法,教师可以为学生深度剖析这两种呼吸方法,使学生细致观察不同的呼吸方法所形成的不同音色、音质以及音域。在音节练习的过程中,西洋管乐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西洋管乐的历史背景、音乐风格向学生进行系统的介绍,使学生在详细了解音乐背景之后进行吹奏练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四、优化和调整课程设置
我国高校的课程搭建以学分制为基础,而学分制又是将选课作为重点内容,教师课堂教授和指导,课下答疑,而最终的学习成果以成绩和学分呈现出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围绕学分制展开的课程设计,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进而高校西洋管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也以这种模式改革,必修课程应该以实践模块中应用最广泛的四大技能为重点课程,而选修课程,学生则依据教师给予的各项学习效果反馈作为参考选择课程。
为实现高校西洋管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量体裁衣,对课程设置的占比进行优化改良是较为现实的做法。其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课程调整的具体方式应在完成对学生的实践评价后,由专业教师慎重提出。如此一来,每学期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对课程类型的把握和学完每门课程应具备的技能都能了然于心。不同课程的占比调整模式如下:(1)对特别精通的科目可提前申请考核通过后即可免修;(2)对于高校西洋管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无明显关联的必修课可降低考核要求;(3)对促进高校西洋管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科目,务必严格界定考核要求和标准;(4)顺应时代发展引入新的科目课程,根据新科目在培养目标中的占比,设置成为选修课或必修课。学分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为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好各类必备的知识技能,还要打破局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总之,高校西洋管乐专业应该保持在改变和革新过程中不断学习,全力探寻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观念,从思想上树立目标,高校西洋管乐专业应该加大尝试力度,大胆迈出步伐,通过对现实形势的仔细探究和权衡,针对性地制定本专业的具体课程,细化打造本专业的未来发展框架。另外,再从微观层面继续进行深入的剖析探究,提出下一阶段科学合理的具体参照指标,富有成效地完成后续的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陈霄虹.西洋管乐音乐表演教学模式的改革[J].当代音乐,2020(1):48-49.
[2]王海兰.基于舞台演奏能力培养的西洋管乐教学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2(2):110-112.
[3]鲁玢珏.论小学西洋管乐队组织与建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4]李炳帅.对管乐法教学三个基本概念的思考:以西洋乐器教学为实践对象[J].艺术科技,2016,29(10):348,38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