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班专业英语听说训练教学模式的有效探讨
2020-03-24孙萍
孙萍
[摘 要] 国际班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研究视野、研究专长的双语人才。为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通过实际教学经验,从专业特色出发,提出“听说”要与“读写”均衡发展的教学理念,即加强听说训练,尤其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改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弱的普遍现状。以此教学理念为前提,采用学生、老师双向探讨等多手段教学方法,提高授课完成效果,并采用多考查体系全面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专长英语应用人才的培养。
[關 键 词] 环境科学;生态学;专业英语;听说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0160-02
近年来,环境和生态类问题是全球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许多高校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专业均开设了环境科学、生态学专业英语课程,旨在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实现所学专业知识与国际接轨,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在专业英语听说训练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弱的普遍现状,本文提出了“输入”与“输出”平衡的教学理念,并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与总结。
一、教学理念——“听、说”要与“读、写”均衡发展,尤其着重于“说”的训练
众所周知,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知识输入、输出的过程,能否有效输出是检验输入知识是否已经掌握的有效方式,比如,物理学家费曼所提出的费曼学习法就是以能否有效输出来作为对输入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标准。在专业英语听说训练的教学中,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同样存在知识的“输入”与“输出”过程。知识的输入主要是通过“听”并辅以“读”的训练来完成。学生通过课上听老师用英文讲授专业知识、查阅英文专业材料,来实现专业英语知识的输入。知识的输出主要通过“说”并辅以“写”的训练来完成。学生通过课上用英文与老师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互动,就某一主题进行专业口头报告的制作与讲解,来实现专业英语知识的输出。在此“输入”与“输出”过程中,学生提高了以英语作为工具来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运用英文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能力、信息共享的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传统专业英语教学大都遵循“专业词汇讲解”“专业文献资料阅读与翻译”这样的模式[1]。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大都通过高考和四、六级英语考试等一系列的入学与等级考试[2]。这类考试多以书面形式来考查学生英语知识的“输出”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英语表达能力,但由于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考查较少,即缺少口头输出过程的训练,学生普遍表现出读、写、听优于说,这在学生国际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造成不便,难以实现所学专业知识与国际接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专业英语听说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输入”,即通过“听”辅以“读”的训练来实现专业英语知识的输入,更重视“输出”,即通过“说”辅以“写”的训练来实现专业英语知识的输出。如围绕特定的话题、就某科研热点的兴趣想法,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探讨,改变学生害怕出错、怕被嘲笑的畏缩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增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口头表达与交流自信心与能力。此外,可鼓励学生参与院系、学校组织的外文学术讲座、参加国际专业学术交流会议等多种方法来进一步提高专业英语表达的流利程度。
二、教学模式的探讨——双语教学、任务教学、多教学手段、教学沟通的联合应用
(一)双语教学
专业英语听说训练是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来作为沟通、交流的方式来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具有双重教学目的:一是使学生掌握专业学科的知识,二是增强学生外语能力[3-4]。讲授可使用纯英文,营造英文授课环境,但往往会因环境科学、生态学本身的专业性,造成一些英语基础薄弱学生课堂上呈现“听天书”的状态,无法有效理解讲授的知识点,跟不上预定的教学进度。纯中文教学,一方面无法锻炼学生用英文思维方式来思考专业问题,另一方面无法达到培养、提高学生以英语进行专业知识交流、合作的目的。双语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纯英文、纯中文授课的弊端,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用英文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交流,重点与难点适当地用中文进行详细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可营造一个英文教学的环境,培养学生用英语去汲取知识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步熟悉用英文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口头表达方式与技巧。此外,原版教材用标准、地道的英文来呈现所有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建立准确的专业英语知识表述方式。
(二)任务教学
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大都遵循“老师‘一言堂‘学生静默听的教学模式,学生缺少自我表达的机会,口头英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专业英语听说训练讲授中,老师绝对主导地位被淡化,教学主体进行了转移,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充分贯彻了互动式、任务式教学原则,全面地调动学生用英文进行专业知识交流与表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扮演引导的角色,吸引学生投入学习,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提高用英文进行专业知识交流的兴趣。另外,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知识吸纳者,更利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在此过程中,老师应把握好方向,控制好学生、老师课堂时间的分配比例,及时修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专业英语听说训练的教学注重实战性与任务性,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选择当下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在课堂上以正反方辩论的形式就某一具有争论性的专业话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提高用英文进行专业知识交流的流利程度。该教学模式需学生在课下查找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提供学生“表演的舞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话题、任务的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估者[5],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使用较为单一的黑板表述。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大量的图片、影像资源可以纳入教学中,丰富教学手段,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环境科学、生态学专业为综合性的跨多学科专业,部分专业知识复杂、难懂,且难以表述,可使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使复杂的专业知识更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理解。这类影像資料在视觉与听觉两大真实的视听环境中,增加了教学素材的真实性与趣味性,一方面,利于学生对专业学科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专业知识输入方式的多样化,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建立网络课堂也是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以互联网为媒介,在网络上完成作业的发布、上传和批改的过程。网络课堂的运用,不仅能明显地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动态信息,从而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良好的教学沟通
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只有短短90分钟,有限的课堂提问、口头汇报、辩论等交流方式无法解决学生所有的疑惑与问题,这时建立一个有效的课下沟通渠道就显得尤为必要[6]。现今互联网上社交软件繁多,可为课下互动提供很好的交流平台[7]。比如,建立微信公众号、QQ群,上传课后相关的听力、观看和阅读的资料等,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学生可以在平台上留言,老师针对问题及时进行讨论沟通,也可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以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多元化考核模式助力全面测评
制订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可助力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面测评。传统考核模式中,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据绝对优势。该考核模式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靠突击”的不良习惯。众所周知,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注重学生平时表现,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考核比重,改变期末测评占据绝对权重的考核方式,可更为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输出效果,而且有效地提高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表现欲,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专业英语听说训练考查的是学生专业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其不适合采用传统的英语闭卷考试的考查方式,可采取小组或团队为单位完成专业主题报告的考核模式。在此过程中,老师可通过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储备、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能力、口头英语传递信息的准确性与流利性、小组或团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等多方面来进行综合测评。此外,在一定比例范围内,还可采取学生互相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较全面地完成对学生期末考核的测评。多元化考核与测评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可多方面展现自我,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输出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科学、生态学是综合性较强、涉及领域广、交叉内容多的学科,大学二年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储备有限、英语水平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在专业英语听与说的训练教学中存在一些困难。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熟练使用英语工具进行交流、具有国际研究视野的专业人才,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平衡学生专业英语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在教学中改变以往“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教学沟通,建立多元化考核与测评体系,提高学生用专业英语进行交流的水平,为学生专业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取生,尹华.关于本科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9(4):160-162.
[2]丁双红,张学辉.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特点及改革意见[J].理工高教研究,2004(2):114-115.
[3]吴福勇.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7):145-146.
[4]陈峰.综合性大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5):157-159.
[5]丁颖,张杭君,沈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创新策略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3-45.
[6]刘蕊,罗绪强.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改进探讨[J].山东化工,2014,43(11):165-166.
[7]何晓曼.互联网+背景下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8,45(10)246,252.
编辑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