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综合素质培养

2020-03-24平文语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科学素养美育

平文语

2019年6月19日正式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明确的第一个方面的重大改革任务是“构建全面培养体系”;而在“构建全面培养体系”这一重大改革任务的确定中,《指导意见》尤为强调“综合”性要求,也就是,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具体来说,“强化综合素质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其是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总体要求之下予以明确的。

其一,改进科学文化教育,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强化实验操作,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这里讲的,在根本上是希望通过科学文化教育的改进和提高,以必要的方式与途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终极愿望或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在这里,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并置鲜明地彰显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这一根本要求及价值取向。学生理应同时具备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或者说,人文态度与科学理性。

其二,强化体育锻炼,修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评价办法,丰富运动项目和校园体育活动,培养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使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强化体育锻炼是一个一以贯之的总体要求,使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则明确提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量化意义上的达标尺度。这其中的关节点当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评价办法的修订问题,无疑,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撬动”和推进学生体育活动的有效“杠杆”。

其三,加强美育工作,积极开展舞蹈、戏剧、影视与数字媒体艺术等活动,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美育是关于人,尤其是关于中小学生的整体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是教育主张,也是我们的理论共识,我们的学校教育更需要在科学、合理的育人理念的引領下,通过丰富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达成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

其四,重视劳动教育,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统筹开展好生产性、服务性和创造性劳动,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在基础教育阶段,在非义务教育的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理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锤炼学生的劳动品质,增强其劳动能力。

可以明确的是,以上谈及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我们需要确立明朗的综合性思维、系统化思维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在落实“构建全面培养体系”这一重大改革任务的过程中实质性强化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这是一项时代性的重大工程,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科学素养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