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环境评价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0-03-24姚美晶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新时期教学改革

姚美晶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的新时期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高校环境评价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本文列举广东省某地方高校实施教改的成功案例,为其他高校同类课程教改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新时期;环境评价学;教学改革

1.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二十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层出不穷。为寻求解决办法,世界各国相继提出了适应各自国情的环境保护战略。自1970年以来,瑞典、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相继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973年,随着我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引入我国,1979年正式确立。在之后的四十余年中,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逐步得到了强化、完善和进一步深化改革。2016年,《“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措施方案》中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融合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放、管、服”思想。此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等先后做出深度修订。2018年修订后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取消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许可事项,强化了新时期“放、管、服”思想。2019年1月1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施行。可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经历了全面的深化改革。

2.环境评价学课程分析及改革措施

环境评价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所开设的必修课之一。在以往的环境评价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如何合理选用教材、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进行课程考核、如何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等,因此,环境评价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1教学内容分析及改革措施

环境评价学是一门极具时效性的课程,其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传统过度依赖教材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内容陈旧从而出现错误引导,既不符合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也使得教学内容无法满足课程需要。通过使用时效性较强的参考书,结合实时更新的生态环境部网站、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等网络资料可以避免以上問题。因此,当前环境评价学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托于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所设的四个科目的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然而,四个科目所用教材页数多达1458页,字数共计183万字,对于32课时的环境评价学课程,存在内容过多,重点不清的问题。因此,任课教师需要通过精简教学内容,以编写讲义的方式规避此问题。

2.2教学模式分析及改革措施

传统的讲授模式以教师单方面信息输出为主,属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教”,还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要调动学生对知识摄取的主观能动性。以“课前提问(问题引导)—课程教学(传授知识)—课堂讨论(开拓思维)—课后答疑(巩固反刍)”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全方位理解和把握。

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可以实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管理和监督,但无法让课程内容填充到课余零碎时间,学生课程学习时间不连贯,有问题无法及时提出并获得反馈。通过诸如学习通、雨课堂等APP的加持,构建教师与学生的云端联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任课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APP构建网络课程,方便学生在课后随时随地进行课程内容的巩固复习。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和具体章节内容,以及相关资料可以在网络学生端完整呈现,不仅从时间上扩大了教学范围,也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小组案例分析专题汇报构建翻转课堂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将同学们分为几个组,每组4-5位同学,从选题、资料搜集、PPT制作、汇报到讨论,进行分工协作,不仅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反馈到教学过程,任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讲解疑难点。

2.3考核形式分析及改革措施

传统的考核形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考勤、作业为辅,这样的考核模式容易促成学生考试前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的局面,不利于培养具有环境影响评价从业能力的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强考核形式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的方式不仅包括考试、考勤和作业,还需包含课堂讨论、专题汇报和环评报告书编制,调整不同考核形式的权重占比,以成绩激励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通过课堂讨论来评价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以案例分析专题报告情况检验学生对所选专题的分析判定能力,此外,考察学生对环评报告书编制的效果也可反应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综合运用的能力。通过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全方面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即实现了考核的公平性,也促进了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性,联动“教”与“学”共同促成理想的课程效果。

3.环境评价学课程改革措施的实施

以广东省某地方高校为例,任课教师通过实施上文所述环境评价学课程改革方案,让学生体验到了新时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现状,将极具时效性的知识传播到课堂,积极训练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的环评技能和专业素养。在教学内容方面,该校环境评价学任课教师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科目进行精简,自编了《环境评价学》讲义,自编讲义分为八个章节,分别为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第三章:项目工程分析;第四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第五章: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第七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第八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教学模式方面,以“课前提问—课程教学—课堂讨论—课后答疑”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借助学习通APP构建师生云端联系,加强教学交流。通过专题分组讨论汇报构建翻转课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考核形式方面,实施多样化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考勤、作业、课堂讨论、专题汇报和环评报告书编制,用成绩分配机制激励学生主观能动性。经过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环境类专业学生在环境评价学课程中取得的成绩教往届学生有所提升。同时,期末学生评教表明,同学们对环境评价学课程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得到了提升,可见,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

4.环境评价学课程改革的意义与展望

在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新时期,环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想要成为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需要与时俱进,掌握现行的政策法律法规、环评内容和技术方法,掌握编制环评报告书的技能。这不仅要求高校教师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体系,跟随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改革发展的步伐,也需要高校教师具有教学思变能力,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加强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晶,刘际洲,史永纯.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改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

[2]石兆勇.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环境评价》课程的教改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

[3]邓琳,罗伟.培养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为导向的环评课程教改[J].高教学刊,2020.

[4]田利,王菲,王美艳,等.新形势下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20.

嘉应学院 化学与环境学院    广东梅州    514000

猜你喜欢

新时期教学改革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