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2020-03-24乔波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6期
关键词:重点难点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

乔波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教学已经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密不可分,信息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给当前教育教学带来了许多有利的变化,并注入了新活力.在这种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辅助数学教学,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表现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是教学手段的创新,不是教学目的本身,它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以便更有效地掌握和运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对融合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重点难点

高中数学课程涉及抽象的集合、逻辑运算以及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与初中阶段相比在思维方法和形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抽象化的数学语言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从经验性抽象思维向理论性抽象思维发展,形成初步辩证性思维.高中数学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且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本文首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意义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数学教学资源等五个方面,就融合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意义分析

(一)调动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高中数学课程涉及大量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等方面的知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把信息技术融合到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能够为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高中生挖掘与探索数学的规律和本质.把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也是为了顺应新时期高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在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也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的工具.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可以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新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有效获取数学知识,还能促进他们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变化,也对教师的教学有深远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出发,借助信息技术创建一个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学习情境,立体形象地呈现出复杂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采用信息技术创新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引导学生在思想轻松的状态下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掌握并加以实践应用.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还能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比如,传统的教学方式遇到重点和难点知识时,主要依靠的是板书和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有的学生反应慢,思维跟不上,导致无法准确理解和掌握,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借助信息技术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提前制作成课件,然后拿到课堂上直接展示给学生,一目了然,大大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还能帮助学生进行深度理解.

二、融合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制作课件

信息技術可以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很多变化,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抽象为形象,由繁入简.而在融合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运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数学教师应结合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制作课件,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防止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脱离课堂实际.

首先,课件制作上追求实用.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没有必要过多地开发多媒体的功能,把课件制作得多么独特、华丽.信息技术辅助高中数学教学,主角是数学教学,而不是信息技术、功能演示课.教师要把数学教学放到第一位,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要精炼、实用.如果课件过于复杂和新颖,反而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打乱他们学习的正常思维.其次,制作的课件内容要符合数学教学实际情况.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要充分结合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以及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把传授知识、解释数学知识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放在首位.教师一定要避免制作的课件“重演示,轻内容”,脱离教学实际.此外,教师还要控制好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使用的时间和频率,并不是信息技术使用得越多越好,不能让信息技术取代教师授课,否则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二)融合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高中数学课程与初中数学课程相比,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加,涉及的概念、定理、规律都较多,知识结构也比较复杂,学习这些知识不能依靠死记硬背,需要学生进行认真观察、思考、推导和分析.如果在教学中,数学教师直接把知识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往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理解上产生许多困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学生需要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去推导数学公式、定理,发现数学规律,这样掌握的知识才牢固且记忆深刻,并能够提高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的学习能力.而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他们获取数学知识不只是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很多学生喜欢自主探究进行学习.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可以为高中生提供丰富的数学资源和课题,突破课堂学习的局限,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改变以往数学教师向学生单方面强制灌输的方式,学生学习数学也会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自己去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数学概念,观察空间图形,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还具有方式灵活的优势特点,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可以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三)融合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高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复杂的逻辑性,需要学生运用归纳抽象、空间想象、演绎证明、运算求解、构建模式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重点、难点知识难以突破,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可以把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化繁为简,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还可以从课堂上反复的说明讲解中脱身出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帮助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分析上,有效突破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比如,“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节,主要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含义、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经过的特殊点,会画有关指数函数的图像,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其中,让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及其简单变形,能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解决基本问题,弄清楚底数a对函数图像的影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些重点、难点知识,可以融合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出“指数函数的图像模型”动态演示课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这样,“指数函数的图像”的变化由静变动,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指数函数的图像”的平移过程,深入透彻地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以及平移问题、函数值的大小,准确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和底数a对函数图像的影响.

(四)融合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这门课程对很多学生来说,抽象生涩,难懂难记.面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化复杂的函数知识、形式多样的立体几何图形以及解析几何,许多学生经常是一筹莫展.虽然数学教师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一遍又一遍进行口头讲解,并做深入剖析,但是仍然有学生理解不透,记忆不准,运用不灵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感觉到高中数学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往往知难而退,信心不足,逐渐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光一体、灵活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融合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促使教学过程发生新的改变,把数学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由平面变得立体,由平淡无奇变得生动活泼,迅速激活数学教学课堂,使数学知识化繁为简,由难变易,学习的难度将有效降低,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节的内容是高中立体几何的起点,是“空间与图形”课程的延续,学生通过学习可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这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柱、锥等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认识空间图形,通过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把握,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我们就可以融合信息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使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演示,把空间几何体模型的结构形象地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入手,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思考几何体结构的生成规律,认识棱柱、棱锥、棱台以及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并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中简单物体的结构.在融合信息技术演示模拟的辅助下,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感知的方式,认识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进而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五)融合信息技术丰富数学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具有开放性、多元化、迅捷性的特点,信息量巨大,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可以通过链接互联网络,突破数学课堂教学局限性的束缚,获取更多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和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补充数学课程优势教学资源,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体验.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从网络上广泛搜集有关教学资料,学习和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让教学手段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把课堂教学由静变动,活灵活现地展示数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持续的学习关注度.

以高中数学复习教学为例,数学复习题题型多,题目杂,知识也比较分散,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往往抓不住重点,有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为了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高考题型练习资源,并抓住数学高考的重点题型、典型例题、重点知识,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广泛收集、下载历年的数学高考试卷,整理高考真题、模拟题,让学生进行有目标、有方向的练习,提高数学复习的针对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平时在学習中遇到的难题或者理解困难的知识点提交到网络,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高学习的效率.

结 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着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融合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教学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拓展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有效突破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强化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萍.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J].学周刊,2019(32):134.

[2]李萍.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06):215-216.

[3]张志恒.多媒体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研究[J].成才之路,2020(06):110-111.

[4]马宝炜.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03):147-148.

[5]刘润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2020(04):112,114.

[6]赵国宏.应用信息技术助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5):22.

[7]赵秀梅.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7):73.

猜你喜欢

重点难点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大型引水隧洞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应对策略
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的反思性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第5讲 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