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2020-03-24杨培根邓伟艳周奕
杨培根 邓伟艳 周奕
[摘 要] “原理”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干课程,因此,提高“原理”课堂教学效果,由传授知识到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0008-02
一、问题的提出:知识不是信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作为一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干课程。然而,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断断续续学过“原理”的相关内容,特别是选修文科的学生,为应对高考,对许多知识点都背诵过。学生对“原理”课存在本能的排斥心理。那么,如何帮助学生从学习马克思主义知识转变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成为每一位“原理”课教师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提高“原理”课堂教学实效的视角进行探讨,为学生搭建一座“知识”与“信仰”的桥梁,进而引导大学生真正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实现“原理”教学的真正使命。
二、对“原理”课教学内容的审视
要提高“原理”课的教学实效,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研究。本文只从内容方面着手,寻找影响教学实效的本源性原因。“原理”课的教学内容究竟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其他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存在什么样的不同呢?本文通过比较,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加以对照,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形成对“原理”课教学内容的认识。
(一)从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比较中检视“原理”课教学内容
通过对“原理”课的内容与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对比可知,除了哲学中的“认识论”部分内容外,马克思主义的三部分知识基本上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材中都有涉及。不过通过比较也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思想政治课对“原理”内容的编排打破了其内在逻辑。很显然,高中的思想政治将马克思主义体系肢解成了三个部分,并且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里面的内容也分解了。将政治经济学归于经济学常识类,哲学与生活归一类,科学社会主义归于科学社会主义常识。其编排的顺序是高中第一学期学习经济常识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第四个学期学习生活与哲学,第五个学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而“原理”教材的编排是:第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部分是政治经济学,第三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教材体系完全不一样。
2.思想政治课将“原理”的相关知识定位为常识,不是科学。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名称分别是:经济常识、生活与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何谓常识,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1)常识是人们生活中直接获得的,是粗糙的、肤浅的、非批判的、未经逻辑加工的。(2)常识十分广泛,不仅是关于动植物的知识,还有关于生活、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1]常识不等于科学。因此,这也决定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知。
3.从教与学的目的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与学目的是为了获取高分。鉴于我国将思想政治课纳入高考的范围,计入高考成绩,高考成绩直接影响学生对大学的选择,也影响着任课教师的声誉和工资收入。所以当前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就在所难免,这种目的决定了教与学的模式。教与学的过程就变味了,成为教知识点、背诵知识点、验证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的三部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原理”课的教学不仅仅告诉学生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众多马克思主义者为解救人类、为实现人类社会解放所作出的艰辛探索。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理论的魅力感召学生,以伟大的胸襟感动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与敬仰。
(二)从与其他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的比较中审视“原理”课教学内容
与大学生学习的专业课教学内容相比,“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更具抽象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好像又都不在其中。每个人是人类社会的一份子,但是却无法感知这一份子的发展。为什么是这样,究其原因,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字面上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类社会。每个人都是现实的人,我们看到的是形形色色且各具特色的具体的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外貌体相、性格特征。每个人自身的经历也会影响对他人的看法。这就更会使整个人类社会体现出千姿百态的样态。所以,要认识人类社会,就必须实现从具体的人过渡到抽象的“人类”,即实现从“人”到“类”的抽象。二是社会的发展。这是一个时间序列问题,不及空间序列可感可知,需要从历史的维度来把握社会的发展。由于大学生掌握的历史资料有限,乃至老师所知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料也很有限,在这样的状态下,要求我们理解社会的发展,要求在思维中完成对人类发展的比较,这本身是很难做到的。而大学生几乎没有社会阅历,感知社会的发展也就短短的十来年,感知的对象也是具体的,比如吃、穿、住、用等方面。这让他们如何观照社会,如何观照人類的历史?因此,要提高“原理”课的教学实效,必须实现“原理”课教学内容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变。
其他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比如会计学,其是在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又比如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专业课的教学内容都是比较具体的,研究的对象具有现实可感性。哪怕抽象如语言学,其研究对象语言也是学生能够感知到的。
三、提高“原理”教学实效路径分析:从知识到信仰
通过对“原理”课教学内容的审视,若想提高教学实效,进而帮助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师必须做到“两破”与“两立”。一是打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常识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地位;二是打破抽象的理论口号,构建理论的具体形象。
(一)对现实问题的求解:思想的批判与修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发展过程中的人。”而这种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构成了人的本体存在。大学生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他们与父母、老师、同学、其他社会中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形成了他们对世界、人生、自然、社会的看法与观点。因此,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自己的观点就成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障碍。所以,引导大学生对自我思想清理和批判,成为接受正确认知的前提。
父母观、学校观、社会观对学生认知的影响形成了学生的世界观,进而影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认知。一方面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观照,比如学生会将对立统一规律理解为一分为二,抑或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另一方面学生将其当成物理、化学的公式,考试拿来做题目。比如,将马克思主义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试答题时分三步,第一步先陈述辩证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内容;第二步分析材料;第三步依据原理得出结论。这些思想一经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就成为进一步学习“原理”的障碍。因此“原理”课的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对头脑中的经验主义思想进行批判。
通过对学生思想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上,哪怕是用来分析现实的问题,也依然停留在“理”上。他们只是用这个“理”在解释世界。然而,马克思认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原理”课的教学不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更要从实践出发,引导学生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或途径。这也是“原理”课的教学重点,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讲授与现实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明白将对立统一规律理解为一分为二,这种认知对解决现实问题毫无意义,要端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
(二)从历史中寻找规律:化抽象为具象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另一困局是马克思主义的口号化、庸俗化,这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从而降低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热情,更难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理论源于实践。若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正内涵,必须从历史中寻找。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恩格斯的这个命题是说,理论的逻辑起点和进程应当与客观历史现实的发展进程一致,思想意识总归是存在的反映。因此,若要理解思想就必须从历史进程中去寻找。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必须通多对历史进程的探索,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抽象的思想。因此,由于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一般学说,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就必须从自然、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考察。
然而,历史发展的过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常常包含着无数细节和偶然因素,甚至是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来展现其规律性的。思维的任务在于对历史作出理论的概括和总结,是历史规律的理论形态。这种概括和总结的逻辑起点是和客观历史的发展一致、统一的。但不是亦步亦趋的一致、统一,而是在总的发展趋势上的统一。因而在把握规律时,必须摈弃这些细节和偶然因素,否则使科学研究工作漫无边际,难以达到揭示历史发展規律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既要回归到历史中探寻理论赖以形成的事实,化抽象为具象,同时也要明白思维对事实抽象规律。只有这样,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才不会流于形式,变成口号;才能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蕴含的深刻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和敬仰。
参考文献:
何萍.生存与评价[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