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助沟通系统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0-03-24王晓艳

科技风 2020年9期
关键词:沟通能力特殊教育

摘要:特殊教育由于其面向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开展特殊教育的风险和难度,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孤独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一受试实验对被试儿童进行辅助沟通系统训练,结果发现在该实验过程中通过引入辅助沟通系统,被试儿童的沟通次数和沟通意愿有了明显提高,语言、认知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辅助沟通系统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和教育中有效可行,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特殊教育;辅助沟通系统;沟通训练;沟通能力

特殊教育面向的是肢体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等类型的特殊儿童群体,一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生理或心理障碍,身心发展都受到限制,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教育方面往往有着特殊需求,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和治疗,将不利于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并诊断,进行特殊教育,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制订IEP,实施个别化支持服务。

特殊教育最早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18世纪在欧洲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下,崇尚科学、提倡民主自由等观念深入人心,特殊人群的生存和教育问题也获得了较大地关注。20世纪特殊教育逐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并且由于其本身行业性质的特殊性,对从事教育人员所具备的知识理论和专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了该领域的学科和理论体系的建立。1994年6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组织召开了“世界特殊教育大会”,在此大会上颁布了《萨拉曼卡宣言》,并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思想,该《宣言》中提到:“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根据每个儿童的特性和差异,有针对性的制订IEP方案,是每个进行特殊教育的教师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领域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2010年7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提到要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1]2012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该意见中指出要坚持“特教特办”,开展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项培训,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2]据统计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7%,目前已有约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万,并且以每年接近20万的速度递增。[3]由于特殊教育面向对象的复杂性导致特殊教育工作不能像普通教育那样开展和进行,着重需要培育开发特殊儿童的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因此引入并运用辅助沟通系统(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AAC)在特殊教育中就尤为重要。

一、辅助沟通系统概述

美国语言与听力协会(American SpeechLanguage and Hearing Association,简称ASHA)指出AAC是对暂时性或永久性的障碍进行补偿、改善或替代的方法,补偿方式包含沟通即自然言语表达或书写表达的形式,包含沟通符号、沟通辅具、沟通策略和沟通技术四项基本元素。AAC可应用于具有交流障碍的群体,使用者通常需要在帮助下进行说或写的表达方式,如自闭症等先天性交流障碍者,因脑卒中、脑外伤等造成的后天性交流障碍者,由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引起的交流障碍等。此外还包括因喉部手术等造成的暂时性交流障碍者。该类群体的共同点是都有不同程度的交流障碍,可通过应用AAC来改善并提高沟通能力,帮助他们与家人或社会进行交流。

AAC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最早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语言治疗师为了对认知、语言能力出现障碍的病人进行治疗,使用幕板、扩音设备、实物图片等作为残疾人沟通障碍的替代方式。70年代以后AAC在自闭症治疗和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Sigafoos[4](2004)等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时通过引入AAC,发现可以有效地增加他们主动沟通的意愿。陈冠铭(2010)通过使用微电脑语音沟通板进行辅助治疗,发现可以有效增加孤独症儿童的主动沟通次数,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这是由于辅助沟通系统作为一种替代性和扩大性的沟通辅具,不仅能够解决特殊儿童的语言沟通障碍问题,同时还可以在进行沟通学习的过程中强化他们主动沟通交流的动机和意愿,因此AAC在未来特殊教育和医疗领域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21世纪以来随着新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各类新技术、新方法被大量运用到改造传统教育的进程当中,有力的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从事特殊教育行业人员也得以有针对性的对特殊群体进行康复训练和教育,以帮助他们克服自身障碍,充分发挥潜能,学习生活技能,逐步融入社会。McNaughton[5](2013)等研究发现通过使用现代话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利用它们在捕捉、存储、显示以及共享信息方面的優势,可以促进视觉图像支持的沟通交互作用的提高。王献娜[6](2015)等观察将iPad支持的“语你同行”软件运用到孤独症儿童的治疗过程当中,发现他们语言能力、行为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意识以及目光交流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认为iPad支持的“语你同行”软件可以作为沟通媒介尝试应用于孤独症儿童的日常康复训练中。近年来新信息技术、新思维方式层出不穷方兴未艾,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不断改造、颠覆传统的社会结构,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逐步应用到特殊教育当中,成为新的沟通辅具载体,AAC(辅助沟通系统)与移动互联网深度结合并向高科技方向发展将成为特殊教育领域的新趋势。[7]

需要注意的是人在儿童时期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也是辅助治疗和康复训练引入的最佳时期,很多治疗师或教师认为孩童时期自身具有一定的语言潜力,希望在不借助外力的条件引导激发特殊儿童的语言能力,然而结果往往会因为错失了最佳治疗期而事与愿违。特别是在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下,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引入通信显示、电子化音像输出设备等辅助沟通设备,对特殊儿童早期获得语言、认知和沟通能力至关重要。引入辅助沟通系统可以在特殊教育初期帮助孩童与家庭、社会平稳建立信任关系,较好地表达沟通意愿和需求,既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又可以把握住语言和认知能力习得的关键时期。[8]

二、辅助沟通系统的应用案例

AAC(辅助沟通系统)综合了科学研究、临床医疗及教育实践等多个方面,以特殊儿童的主要特征为实施依据,根据儿童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流障碍等单独制订了符合其自身情况的AAC训练计划,以实现儿童可对简单句子进行理解和表达,进而实现学生与家长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关系,得到健康全面的关心照顾的目的,由于对AAC训练的研究采用的是单一被试实验法,对测试者的数量要求并不高,因此本文选择以北京郊区一名孤独症儿童的AAC训练计划在日常教育训练中的应用为例进行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学生基本情况

孙××,男,汉族,20××年××月××日出生,现年×岁,身体状况良好,母亲在受孕、怀孕期间基本正常,生产过程为剖腹产,父亲无吸烟、饮酒等习惯,十三号染色体异常,无家族遗传病史,在9个月时做过舌系带手术,其发育史为6个月会认母,1岁会坐,2岁零4个月时会说话,2岁半会跑,4岁半会跳。2岁半左右发现孩子有智力问题,20××年8月转入学校接受教育。

2.家庭基本情况

家庭关系和睦,从小与父母等家人生活在一起,家人对孩子的态度是理智、激励型,与家人的互动中通过会用口头表扬、击掌等方式鼓励孩子,对孩子的期望是希望可以健健康康成长,表现越来越好。

3.生活健康情况

视力、听力方面无医疗诊断,观察基本正常,注意力方面不够集中,缺乏应有的生活经历和系统学习,看电视、卡通图片时较为集中,但是测试观察物从面前移走时不会寻找,记忆力、思维能力等都需要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大量练习,对生活中常见用品已有初步认识。语言方面对日常生活用语的理解能力较弱,发音器官功能需要进一步练习,舌部、口部、唇齿等方面的协调性需要练习,对指令性语言理解一般,在认知方面有待强化。在课堂学习时发现该生学习动机较为强烈,特别表现出了对儿歌等方面的兴趣,但课堂意识较弱,注意力较为分散,与玩伴或同学等缺乏合作、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实施和教育安排

结合前期观察到的基本情况将该生目前在语言、认知方面的发展周期进行汇总,如表1所示:

(三)AAC训练过程

通过AAC训练以达到使该生可模仿相关发音及叠词,模仿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拍手、跺脚等),遵循简单的指令做出相应动作等,在此基礎上获得听说能力和常见生活用品及熟悉人物的辨别、记忆能力等,AAC训练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内在语言的激发

主要进行注意力练习、模仿练习和口腔练习等,在此阶段刚开始时该生情绪较差,经常会有焦虑、苦恼等紧张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到教育学习的意愿和主动性,随着教师与儿童接触时间久了之后,可在课堂学习前进行较为轻松的游戏项目,并将训练目标加入到游戏当中,有效地缓解了该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课堂中的注意力也有较大改观,模仿能力也不断增强,课堂上也可根据教师语言、手势等做出相应的反应,进而融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当中。

第二阶段:练习说的基本能力

在前一阶段练习的基础上增加指令练习和发音练习,在此过程中哭闹等现象渐渐消除,对发音的抵触心理开始削弱,可配合教师、家长模仿完成口部训练,如张口、闭口、舌舔上下唇、伸缩舌等动作;在发音训练中能够模仿发出韵母等,并在指导下完成叠词、简单词汇等的发音练习,在教学状态较好时还可适当增加发音练习的词汇量。

第三阶段:激发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

在前一阶段练习的基础上增加语言表达练习和认知练习,此过程中该生课堂上注意力比较集中,静坐等待能力也得到提高,学习和训练中与教师配合的积极性也有显著提高,并在训练的过程中的大部分情况下都可完成口腔动作,在进行认知能力训练时可以较好的指认出常见的水果和熟悉的人物。语言方面也有很大地改善,能够识别并说出约20张图片上的物品名称,并可对简单的疑问句进行回答,在平时生活中也逐渐开始与身边的认进行简单对话和互动。

(四)结果

经过4个月的训练后,该生通过的次数逐步提高,在语言和认知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包括注意力有了较大提高;静坐等待能力明显改善;可遵循简单指令完成起立、坐下、拍手、拍腿、点头、摇头等动作;可模仿完成张口、闭口、伸缩舌等动作;模仿发音声母、韵母及简单词汇;可正确指认常见水果及熟悉的人等,具体改善情况如表3所示:

在该实验过程当中通过引入辅助沟通系统,发现被试儿童在经过训练后的沟通次数和沟通意愿有了明显提高,语言、认知方面在训练介入干预后相比未干预时的基线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在后续治疗中发现在撤去介入干预时训练效果仍可继续保持,表明辅助沟通系统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和教育中有效可行。由于特殊教育对象本身的特殊性,要求在进行AAC训练时需要根据每个儿童自身情况单独制订训练计划,并且康复训练过程漫长、艰难,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双方以互相信任为基础建立良好沟通,形成有效配合,共同解决困难,以充分的耐心和信心为孩子制订IEP,进行AAC训练,以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将学习和训练目标融入到日常教育当中,并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进行重复练习和巩固强化,进而帮助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三、问题和建议

特殊教育由于其面向对象的身心特点和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等决定了进行教育时的特殊性。特殊儿童本身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生理或心理障碍,不仅增加了教育和康复训练的风险和难度,还要考虑与家庭和社会的适应、融入程度,避免出现因过度追求效果而影响特殊儿童接受教育和治疗的积极性,特别是特殊儿童群体相比于正常儿童往往更加内向和敏感,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恐惧或抵触情绪,因此从事特殊教育人员尤其需要思考如何与特殊儿童建立信任关系,打消抵触情绪,提高沟通意愿,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科学选择治疗方案

开展特殊教育需要尊重特殊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其由于先天或后天导致的永久或暂时性沟通障碍选择不同的教育治疗方案。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了辅助沟通系统在特殊教育中的产生效果,发现辅助沟通系统应用在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和日常教育中有效可行,在进一步研究中需要根据治疗方案在每个特殊儿童身上所起到的实际效果改进和优化治疗方案。传统治疗中通常在方案确定后缺乏定期评估和结果反馈,忽略了特殊儿童在接受治疗时身心状况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仍采取原治疗方案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定期收集治疗数据和结果,制订科学的训练评估标准,建立“评估—训练—评估”的动态康复训练模式。

(二)打造专业指导团队,量身制订训练计划

在使用辅助沟通系统进行教育时应该抓住特殊儿童早期语言、认知习得的关键期,重视语言潜力的培养开发,根据儿童自身实际情况制订IEP,开展个别化教育,充分发挥各类新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建立高质量的康复场地和教育环境。对于AAC的研究设计需要进一步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特别是近年来区别于传统AAC采取的单一被试实验设计的改良形式不断出现,如倒返设计、跨被试多基线设计、跨情境多基线设计、跨行为多基线设计、跨被试多探试设计、跨情境多探试设计以及跨行为多探试设计等[9],使得从事特殊教育人员难以选择,这就需要加强与语言学专家、AAC专家、课程专家等多专业、多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的合作,共同着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评估标准,形成跨专业合作研究团队,提高AAC实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重视人文价值关怀,强调主流回归意识

开展特殊教育的根本应着眼于强化各类特殊儿童的社会融入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不仅在身心上需要得到恢复,还应该注重学习生活知识,获取生活技能,最终回归到主流社会当中。中国古代儒家学者就曾倡导“仁者爱人”,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一直重视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尊重、关爱特殊群体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特殊教育仍是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群体需要这样的方式獲得教育机会,首先从立法上支持和保障,完善特殊教育的法制建设,充分保障特殊儿童权利;其次教育政策和经费上的倾斜,提高特殊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保证特殊儿童获得均等化的受教育机会;最后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加大对特殊教育的社会宣传力度,呼吁更多民众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领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教育部.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2012.

[3]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1904/12/content_74673984.htm.

[4]Jeff sigafoos,Mark O Reilly,et al.Teaching students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to locate their AAC device.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2004,25(4):371383.

[5]McNaughto,David,Light,Janice.The iPad and Mobile Technology Revolution:Benefits and Challenges for Individuals who require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J].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2013,29(2):107116.

[6]王献娜,刘文慧,骆维维.iPad及软件对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效果:4例报道[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8):973976.

[7]刘亚楠,刘建军.辅助沟通系统在孤独症儿童交流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410414.

[8]王庭照,许琦,赵微.虚拟现实技术在特殊儿童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1(3):3340.

[9]尤丽娜.辅助沟通系统(AAC)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沟通训练的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5(4):8388.

作者简介:王晓艳(198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校外教育、青少年心理教育。

猜你喜欢

沟通能力特殊教育
如何提高中职护生人际交往和沟通交流能力?
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沟通与语言能力的培养
浅议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沟通能力调查研究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困生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