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视域下扎坝走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及其策略

2020-03-24胡元惠西日卓玛

山东青年 2020年1期
关键词:旅游开发可行性策略

胡元惠 西日卓玛

摘要:

扎巴地区的走婚习俗,是继摩梭后发现的另一处母系制婚姻遗留,是扎坝人千百年来积淀和延续的文化资源,对人类婚姻文化发展史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由于扎坝地区比较闭塞,受现代文明的冲击侵蚀较晚,扎坝人的母系制被称为“人类社会进化的活化石”,是旅游开发的宝贵人文资源。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探究了扎坝走婚文化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从选建生态村、建立民俗体验中心、开发旅游纪念品等方面提出扎坝走婚文化旅游开发的具体策略,以期能进一步推进扎坝走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扎坝走婚文化;旅游开发;可行性;策略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只注重物质生活的享乐,他们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享受,旅游则能为现代人缓解压力和带来愉悦,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则非常受游客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民族文化旅游,而走婚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婚配形式,对游客具有十分大的吸引力。然而国内之前一直认为摩梭是唯一的母系制婚姻遗留地,而扎坝则是学者在研究扎坝语时偶然发现的,国内外学者对扎坝走婚文化的研究相对于摩梭就少得多,把扎坝走婚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能改善甘孜藏区长久以来依赖自然风光观光旅游的固有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走婚文化是民族习俗文化之一,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等特征,把扎坝走婚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能让更多异域和异族人民了解藏区文化,减少跨文化冲突,实现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环境。

一、 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社会。和谐是人类几千年来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大同社会”体现出中国的先哲们对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而“理想国”是西方的哲学家们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构想。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更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视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中共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费孝通先生曾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告诉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我们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于自身的文化,要相信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要学会把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

二、扎壩走婚概况

扎坝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扎坝居住地在清代属康定明正土司管辖。习惯上将扎坝人在道孚县居住的区域称为“扎坝区”,在雅江县居住的区域称为“扎麦区”,而两个区的民族民俗是大致相同的,因此称这两个地区的人为扎坝人。关于扎坝人的族源在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学者林俊华教授在其《扎坝“走婚部落”的历史与文化》一文中介绍到扎坝人被中央人民政府认定为是藏族,然而它在语言、习俗和民族服饰方面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与康巴其它藏族区别较大[1]。目前,整个人类文化学界并没有找到充分的文字材料和考古证明。所以,人们对扎坝的历史及他们的源流是处于一个模糊不清的状态。有些学者在扎坝语的基本生活词汇研究中发现了西夏语的痕迹,并由此推断扎坝人是西夏王朝的后裔。但是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任新建却不认同这个观点,他的理由就是西夏王朝不是母系社会,他根据扎坝人的黑色服饰和他们居住的碉楼来推断扎坝人是历史上东女国的后裔[2]。

走婚,是他称,是其他人对这种关系的称谓。扎巴人在扎语中称之为“热作依兹”。“热”,意为女孩子;“作”,意为在女孩子那里住;“衣兹”,意为“去”。合起来的意思是“到女孩子那里去住”。对大多数扎巴人来说,到了一定年纪都会给自己找一个关系比较固定的“呷依”,他们之间拥有共同的孩子,在经济上和生活上会有或多或少的互助。比如农忙时,家里有大事时会相互帮忙,在养育孩子方面虽说是女方负责,但男方也会尽力所能及的义务。走婚的双方称“呷依”。“呷”,意为“爱”;“依”,指对象。合意为“所爱的人”。只有建立了性爱关系,才能称呼对方为“呷依”。如果是一般男女朋友,而无性爱关系,都不能叫“呷依”[3]。扎坝男子成年后(扎坝男子16岁被视为成年)便开始找“呷依”。对大多数的扎坝人来说到一定的年龄后,他们都会找到固定的“呷依”。将走婚行为与走婚对象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得出走婚的含义:走婚是指男女之间建立了感情并有性行为的双方。

三、扎坝走婚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客观原因,扎坝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扎坝走婚文化旅游开发可以适当增加当地人的财富和经济收入,这种开发是民族文化的展示,投入的物质性成本会比其他类型的旅游业低。旅游业不像农业,它可以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相对轻松地取得收入。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当地居民通过建立民居民宿,把家中闲置的空房设计成标准的民宿提供给游客居住,让游客充分体验当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当地居民也可以向游客销售民族服装和当地特产,并与他们合影留念,通过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当地居民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收入。

(二)扩大扎坝走婚文化外宣

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摩梭是唯一的母系制婚姻遗留地,国内外学者对扎坝走婚文化的研究就相对少得多。通过发展旅游业,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扎坝的走婚文化,增进民族间文化交流[4]。中国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都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如果我们不促进文化交流,势必会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出现跨文化冲突,进而出现民族矛盾,影响民族关系。旅游业为人们提供了文化交融的渠道,使游客有机会深入了解和体验异域不同文化,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共生的和平夙愿。随着经济的大发展,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如果不对该地文化进行宣传和保护,扎坝地区独特的走婚文化则可能会逐渐消亡和失传。在不破坏本土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通过政府、商人、当地民众等多方共同努力开发走婚文化旅游资源,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走婚文化,也能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融,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

(三)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渠道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呈现精简从业人员的趋势,但是旅游行业是需要人来参与的活动,是人与人互动的一个行业,所以需要的人力资源会逐年增加。扎坝地区山多地贫,交通滞后,当地人的经济收入主要靠捡松茸或挖蟲草,而松茸、虫草等收成极易受到气候等影响,因此居民的收入极不稳定,而且收入也很低。在扎坝地区发展旅游业能让扎坝地区的人民在家里干活就能获得一定的收入,是相对轻松的工作途径。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扎坝地区的大学生也可以在当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比如当导游。

四、扎坝走婚文化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一)走婚文化自身的独特性

民族文化旅游业之所以能得到大量游客的青睐,主要在于在旅游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每一次旅行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能满足游客们的求知心理。而走婚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会更加吸引游客去了解这种文化。加之扎坝地区的语言和生活习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色彩,学者更是对他们的族源众说纷纭。首先,它产生于母系社会;其次,暮聚朝离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引起游客的疑问;再次,走婚所生孩子随母亲,由舅舅抚养等特征也是不同于一般婚姻家庭的。可以说,走婚在各个方面都是不同于其他婚俗文化的。走婚文化的种种特征必然会成为游客前来游玩的主要因素。

(二)基础设施完善

经济论坛 和谐社会视域下扎坝走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及其策略

在旅游业中,基础设施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能给旅游业带来新的生机。在各类基础设施中,交通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扎坝,每天早上都会有一趟班车从县城通往扎坝,而且近年来,又一条通往扎坝地区的公路正在修建,交通条件将会越来越完善。2019年,甘孜县修建的机场开始运行,这对扎坝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扎坝离甘孜县较近,游客可以通过坐飞机来扎坝。文化旅游的开发首先要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为基础,在不破坏本土文化的同时,再开发旅游资源,因此在扎坝地区开发旅游资源,不应破坏扎坝居民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居住习惯,扎坝旅游开发中有关游客住宿的解决办法最好是把当地居民家中多余空房稍微进行整改后为游客提供民宿,并且让他们体验当地文化。同时,游客也可以在居民家里品尝扎坝地区特有的“臭猪肉”。

(三)政府的支持

近年来,文化和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旅游模式在全国各地悄然盛行,这种旅游模式不仅能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对本地传统特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把扎坝地区独具特色的走婚文化和风景秀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进行旅游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要正视扎坝地区偏僻的地理位置和相对落后的交通现实,同时扎坝地区多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多以种植和放牧为生,既没有旅游管理知识,更没旅游管理经验,因而仅仅依靠当地民族是无法对扎坝走婚文化旅游资源展开充分开发。在扎坝走婚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政府在政策和经济上加以规划和扶持才能最终落实该地的旅游方案。政府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对扎坝走婚文化民俗体验中心进行规划和设计,拍摄扎坝走婚文化宣传片等,这样才能对扎坝走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做出精确的定位与有效宣传。

(四)当地民众参与度高

发展旅游业只有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和参与,才能使旅游资源永续利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旅游业既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又能提升当地居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再认识。扎坝周围,有的地区已经通过发展旅游业富裕起来了,扎坝地区的民众同样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提升当地经济水平[5]。在经济层面,当地居民提出出售纪念品或当地特产的主意,他们也愿意为游客提供住宿或餐饮服务,还有村民愿意担任当地导游。在社会文化层面,当地居民提出表演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舞蹈,他们也愿意旅游接待技能的培训。在环境层面,村民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村容村貌。

五、扎坝走婚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

(一)选建生态村

根据扎坝地区大峡谷的地理位置,和扎巴村寨分散的特点,搞集中性旅游开发点比较困难。可选择风景优美,民居特色浓郁并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寨,作为民族生态旅游村。其特点是:聚落整体具有文化特性或意蕴,也就是说,扎巴母系文化氛围浓厚,例如,有三四代同堂的母系亲族家庭;母系婚姻家庭形态集中的村落;兼有各种婚姻家庭齐全的自然村落,作为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开发对象。选建走婚文化氛围浓厚的生态村,一方面可以更加吸引游客,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当地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使传统文化在开发中得以保护和传承。在选择村寨的过程中,村寨中是否具有高文化水平的农民或能干的组织者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6]。

由于扎巴人居住分散,山高坡陡,游客在短时间来往十分不便,影响旅游情绪。为了方便游客,游客在村寨中旅游时的吃住必须妥善解决,村民可办家庭接待小旅馆,这样,不需大量资金投入,只需在当地民居的基础上略加改造,如在卫生上加以改进,增加厕所设施,在房屋的透光透气上加以处理等,但是不能大动,须保持民居的传统本色,即增加一些必要的接待设施。另一方面要对村民进行简单的旅游接待培训,使他们具备旅游接待能力。让游客“参与式”旅游,游客亲历扎巴人生活、生产,目睹扎巴大家庭的温暖,感受扎巴母系文化,无疑具有旅游特色。扎巴文化传统的血脉和精髓蕴积在扎巴人的生活中,建立“零”距离民宿,可以直接感受扎巴母系文化,感受这种活的文化应是旅游的一大看点。

(二)建立民俗体验中心

1.让游客体验“抢东西”

在扎坝走婚文化中,“抢东西”是走婚文化的重要特征和步骤之一,是建立走婚关系的第一步和前提。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可以在选建的生态旅游村中举行篝火晚会或者举行一些节日庆典的派对活动,让游客在活动中体验“抢东西”的环节,这大大提高了旅客的参与度,让他们深入了解走婚文化的过程。

2.让游客体验走婚中的爬房子

在旅游开发中,人们常常会充分利用本地民族文化中的有趣的、可演示的部分,作为旅游观赏亮点,我们可以将“爬房子”这项活动作为一种竞赛展现出来,甚至可以让游客参与其中,以增加热烈气氛与欢乐情趣,让游客进一步了解走婚文化的全貌。“爬房子”这项活动在旅游开发中,具有强烈的可观性、娱乐性与可参与性。在这项活动里,可以将爬房子与攀岩运动相结合,也就是民俗与体育运动于一体,这无疑对具有挑战精神的年轻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在这个活动中,一定要有安全措施。

(三)开发旅游纪念品

纪念品应是当地民族文化的展现,能充分体现其民族特征。纪念品就是无形的广告,它是旅游地的代言品。扎坝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可以让更多人知道扎坝文化,同时当地居民也可以通过销售纪念品来获得一定收入。根据扎坝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我们可以从房屋模型、服饰、陶器等方面入手开发旅游纪念品。

1.扎巴房屋模型

扎坝人可以设计扎坝房屋的模具。扎壩人的房屋有别于其他藏区的房屋模式,扎坝房子是碉楼和房子的结合体,它通常有4层或5层。通常情况下,第一层是喂养牲畜的地方,第二层是厨房,而第三层是经堂,其他几层则会根据各人的意愿来使用。房子的墙体完全是用形状不规则的片石砌成的[7]。扎巴房屋独具特色,外观壮美,是扎巴人世代栖息之所,与扎巴人的走婚文化紧密相连。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和婚姻文化的载体,制作为旅游纪念品,可以使游客回忆起在大峡谷中的旅游经历及扎巴人的走婚习俗。

2.扎坝服饰模具

扎巴男女服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扎坝人的传统服装是用羊毛织成的黑色毛质裙,和其他藏区是不一样的。扎坝人头上戴的银饰代表日月星辰,代表着扎坝人对万物的崇拜。小巧玲珑、独具特色的头饰、服饰和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模具是令游客喜爱并便于携带的旅游纪念物。民族形象模具可以更直观地让其它族人认识这个民族。精致小巧的模具也会更加吸引游客,从而引起他们的购买欲。

3.扎巴陶器

陶器是扎坝地区的传统手工业,是当地较有特色的工艺品。“扎”在藏语中有“制陶人”的意思,因此,扎坝人与陶器有着密切的关系。黑陶在扎坝最为常见。黑陶是中国古代陶器,也是扎坝的传统工艺品。陶器已成为扎坝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扎坝,炊具、餐具、火盆和宗教祭祀用具基本上都是自制的陶器。黑陶记录了这个神秘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扎坝人可以与厂家合作生产缩小版的炊具或宗教用具。他们可以聘请专门的人来设计陶器纪念品,再让会制作陶器的人来指导制作流程,并与陶器厂合作的方式来批量生产。通过制作陶器纪念品,扎坝地区传统手工业不仅具有了传承模式,同时也能利用这一特色增加当地人的收入。

总结

一个民族只有通过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在民族之林中保持自己的文化独特性。由于受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相对于周围其他地区,扎坝经济仍处于较落后状态。走婚作为一种文化中的他者,带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外界常常会因为受到各种网络媒体的影响,产生对走婚文化的偏见,认为这是一种开放的性文化。而这完全是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误解,需要人们更多地去了解这种文化。本文就如何利用现有的良好婚俗资源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一些思考。本文提出的些构思和具体设想,目的在于通过发展这种文化,让人们了解这种文化,以一种文化相对性的态度对待它。同时,通过发展这种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让人们过上富足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林俊华. 扎坝“走婚部落”的历史与文化[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p6-9.

[2]中华网. 扎坝走婚[EB/OL]. https://baike. baidu. com/ item /% E6% 89% 8E% E5% 9D% 9 D%E8%B5%B0%E5%A9%9A最后访问时间:2019年3月1日.

[3]袁旭川. 鲜水河谷扎巴藏族走婚制度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p197-200.

[4]郭琴. 旅游发展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摩梭人走婚习俗为例[J].报刊荟萃,(2018),p276.

[5]彭宗兰. 乡村民俗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策略——以扎坝走婚大峡谷为例[J].农业经济,(2017),p70-71.

[6]刘勇,冯敏,奔嘉,刘辉强等. 《鲜水河畔的道孚藏族多元文化》[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p160.

[7]董静. 扎坝峡谷探碉房[J].室内装修与设计, (2011),p127.

基金项目:甘孜州2019年社科理论研究课题——“和谐社会视域下扎坝走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gzsk201902。

(作者单位:1四川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2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610041)

猜你喜欢

旅游开发可行性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Passage Four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